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引言目前,电导率仪的检定一般采用标准氯化钾溶液测定。然而,标准氯化钾溶液受温度的影响致使电导率的变化很大,JJG376-2007《电导率仪》检定规程中4种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如表1所示。在配置上述溶液进行检定时,必须考虑温度测量误差、称重误差、水溶液吸收CO2等诸多影响标准电导值的不确定度因素。为了解决标准溶液不易调制、受环境条件要求限  相似文献   

2.
关于电导率仪中温度补偿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城 《中国计量》2010,(1):114-116
<正>一、前言众所周知,溶液的电导率与温度密切相关,因为温度发生变化时,电解质的电离度、溶解度、离子迁移速度、溶液黏度等都会发生变化,电导率也会变化。温度升高,电导率增大。电导率仪的温度补偿就是为了克  相似文献   

3.
电气石晶体微粉对酸溶液pH值和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杰  张兴祥 《材料导报》2005,19(12):132-135
系统地研究了电气石晶体微粉的粒度、质量分数及环境条件(pH值、温度、搅拌情况)对盐酸溶液pH值、电导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仪分析了电气石的作用原理.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电气石微粉没有发生晶型变化,利用其永久极化、表面吸附和离子交换来调节溶液pH值和电导率.本文的实验结果为电气石晶体微粉在水处理、保健纺织品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磁场对NaCl溶液电导率的影响。将NaCl溶液置于磁场中作用1h,测试磁场作用前后NaCl溶液电导率的变化。研究了不同磁场幅值作用时NaCl溶液电导率的变化规律,比较了恒定磁场和交变磁场作用下NaCl溶液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对比了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在同一磁场作用下电导率的变化趋势。对磁场作用下NaCl溶液电导率变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磁场促使水分子的磁矩偏转,使其电子云发生极化,破坏了离子水化层,削弱了电解质溶液的电泳效应,使其电导率升高。  相似文献   

5.
黄燕  黄苗 《化工新型材料》2013,41(3):91-93,135
采用二溴丁烷和3-甲基吡啶(物质的量之比为1.0∶2.2)为原料,以异丙醇为溶剂,温度控制在70~80℃,反应4~6h,得到吡啶溴盐离子液体。用吡啶溴盐与六氟磷酸盐发生置换反应,搅拌反应4h,得到六氟磷酸盐吡啶离子液体。测定了[C4(MPy)2][PF6]2离子液体在有机溶剂中的电导率;及离子液体在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结果表明:溶液的电导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温度、浓度下,乙腈的电导率最大;环丁砜的电导率最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以黑铅硅矿石为主要填料的新型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正负温度系数特性。分析了黑铅硅石填充量和电导率的关系以及温度变化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黑铅硅石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电导率逐渐增加,在黑铅硅石含量为55%(质量分数)时电导率出现极大值后开始下降。电导率随温度变化在低于140℃时呈现NTC效应,超过后呈现PTC效应。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从长期实践经验出发,对电导率仪的温度补偿功能以及日常使用校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大家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电导率的测量原理,溶液的电导率与温度密切相关。当温度升高时,两极板间离子定向运动速度加快,电导率增大;反之,电导率减小。为方便比较,工业上一般以溶液温度25℃时的电导率作为该溶液的电导率,其他温度下所测得的值必须转换为25℃时的值。因此,在电导率的测量中就引入了温度补偿功能。  相似文献   

8.
李靖  方鲲  邱宏  毛卫民  吴其晔 《材料工程》2006,(Z1):117-119,123
溶液聚合合成的盐酸掺杂的聚苯胺(Doped-PANI)粉末压制成圆片样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形态结构;用四探针法测量样品的室温电导率,并在80~280K温度区间内测量样品的电导率随温度变化关系.掺杂态聚苯胺(Doped-PANI)由粒径在100~500nm圆形颗粒组成,表现出良好的导电特性,其室温电导率为1.70S/cm,且电导率-温度变化关系可以用一维和三维变程跳跃(1D/3D-VRH)混合模型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水灰比为0.50~0.65的水泥砂浆分别经烘干、纯水饱和及5%NaCl溶液饱和后在-21~12 ℃之间的电导率。结果表明,经60 ℃烘干的水泥砂浆的电导率随原始砂浆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电导率的对数与绝对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成型水灰比不同的烘干水泥砂浆的离子迁移表观活化能差别较小;纯水饱和砂浆电导率的对数随绝对温度的倒数变化曲线在1/T=3.72×10-3 K-1(即约-4 ℃)附近存在一个明显的转折点,用5% NaCl溶液饱和的水泥砂浆的电导率显著高于纯水饱和砂浆,且电导率的对数随绝对温度的倒数变化曲线上的转折点降低到-7 ℃左右。  相似文献   

10.
康希 《包装学报》2017,9(1):72-78
通过改进石墨烯/银制备过程中的制备温度、pH值以及不同还原剂的选择,研究了反应条件对石墨烯/银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石墨烯制备过程中,实验温度对石墨的剥落起到了关键作用,相对于一步法,多步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层数更低、纯度更高、导电性能更好;复合过程中pH值的调节能够改变银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沉降率,当pH值为12时,银的沉降密度最大,产物的电导率更高,达5.3×10~2 S/m;在进行氧化石墨烯材料的还原时,同等条件下,NaBH_4的还原效果要优于柠檬酸三钠和Vc的还原效果,经NaBH_4还原的r GO和rGO/Ag的电导率分别为0.46×10~4,7.32×10~4 S/m,且经NaBH_4还原的rGO/Ag制备的导电油墨,具有与商业导电银浆相媲美的电阻值。  相似文献   

11.
聚吡咯导电薄膜原位聚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吡咯单体的水溶液为原料,氯化铁为引发剂,利用原位聚合法在玻璃纤维板表面生成一层聚吡咯(PPy)薄膜。探讨了吡咯单体浓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聚合pH值、引发剂用量5个工艺条件对PPy膜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高电导率的工艺条件为:吡咯单体浓度0.041mol·L-1,温度20℃,FeCl3·6H2O 3.13g,pH值为2.6,聚合20min;电导率最好可达9.259S·m-1。在该工艺下得到的PPy膜的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电导率基本不变,稳定性很好。  相似文献   

12.
用直流四电极法测量了空气和氮气气氛下Ba0.5Sr0.5Co0.8Fe0.2O3-δ(BSCF)的总电导率,用电子阻塞电极法测量了空气气氛下BSCF的氧离子电导率。结果表明575℃之前,BSCF呈现p型半导体的导电特征,总电导率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氧分压降低而减小;但在575~650℃总电导率显著下降,这与BSCF材料中晶格氧的逸出有关。通过电子阻塞电极法测得的BSCF氧离子电导率σi和温度T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氧离子电导活化能Ea=140.7kJ/mol。通过透氧实验,由Wagner方程计算出来的氧离子电导率与电子阻塞电极法测量得到的值在700℃以下吻合;但700℃后,由于高氧端的气体与膜表面晶格氧的交换以及低氧端表面晶格氧与气相氧交换成为控速环节,使计算出来的氧离子电导率明显低于测量得到的值,并且二者差别随温度升高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水灰比为0.50~0.65的水泥砂浆分别经烘干、纯水饱和及5%NaCl溶液饱和后在-21~12℃之间的电导率。结果表明,经60℃烘干的水泥砂浆的电导率随原始砂浆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电导率的对数与绝对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成型水灰比不同的烘干水泥砂浆的离子迁移表观活化能差别较小;纯水饱和砂浆电导率的对数随绝对温度的倒数变化曲线在1/T=3.72×10-3 K-1(即约-4℃)附近存在一个明显的转折点,用5%NaCl溶液饱和的水泥砂浆的电导率显著高于纯水饱和砂浆,且电导率的对数随绝对温度的倒数变化曲线上的转折点降低到-7℃左右。  相似文献   

14.
用四电极法研究了BaCo0.7Fe0.2Nb0.1O3-δ(BCFN)离子-电子混合导体的总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阻塞电极法测量了BaCo0.7Fe0.2Nb0.1O3-δ氧离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得到了电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550℃以下时,电子电导起了决定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总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均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表现为P型半导体特征;当温度在550~650℃时,由于晶格氧的脱附,消耗了自由电子,导致电子电导率略有下降,使得总电导率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得到在550℃以下BCFN混合导体的电子电导的表观活化能为0.30eV;当温度高于650℃以上时,由于氧空位增加导致氧离子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使得总电导率又呈现增加的趋势,计算得到氧离子迁移活化能为1.18eV;O2-TPD研究结果证明了在550~650℃时存在明显的晶格氧的脱附峰,晶格氧的脱附显著影响了BCFN混合导体电子电导率和总电导率。当温度低于650℃以下时,电子的迁移数接近100%,当温度高于650℃以上时,氧离子的迁移数迅速增大,900℃氧离子迁移数可达到8.97%。  相似文献   

15.
双草酸硼酸锂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锂盐双草酸硼酸锂(LiBOB)。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品纯度和结晶度的影响,由此得出,固相法制备LiBOB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保温温度为100℃,预保温时间为6h,加热温度为260℃,加热时间为2h。优化条件下所得产品的纯度高,晶格内粒子的排列紧密,结晶度达到了82.8%。通过对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定表明,优化条件下所得LiBOB的电解质溶液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16.
电导率仪是测量溶液电导率值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导率、电导、电导池常数的关系,施加稳定的电信号测量电极间溶液电导从而得到电导率。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SPSS数据处理分析了在线电导率仪电计和电极的校准,校准中温度对校准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不同电极常数对校准结果的影响,探讨了在线电导率仪校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硝酸铵水溶液浓度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含水硝酸铵炸药水相配料溶液浓度的在线实时测量,通过测量已知浓度的硝酸铵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做出硝酸铵水溶液的温度-电导率-浓度的标准曲线。测量被测硝酸铵水溶液的电导率和温度,与上述标准曲线比较,从而求得被测硝酸铵水溶液的浓度。将标准曲线数据导入作为生产在线监控系统,并且将被测硝酸铵水溶液的电导率和温度的测量信号通过传输线路与计算机相连,则可实现硝酸铵水溶液浓度的在线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Cu-3.0Ni-0.75Si合金时效过程中沉淀相的析出与长大规律,及其对合金硬度的影响,采用涡流电导仪和布氏硬度计分别测量合金的电导率和硬度,根据导电率与新相析出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合金的时效析出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350℃下时效,合金硬度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趋于平缓;在450℃、550℃下时效,合金硬度随时效时间的增加快速上升,到达峰值后缓慢下降;时效温度越高,合金硬度峰值越低,但硬度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越短.温度一定,随时效时间的增加,合金电导率在时效初期快速升高,至峰值后趋于平缓.根据Cu-3.0Ni-0.75Si合金在450℃时效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通过Avrami方程推导出相应的相变动力学方程及电导率方程分别为f=1-exp(-0.052 2t0.717 61)和σ=15.2+16.3[1-exp(-0.052 2t0.717 61)],采用相关系数检验法及F检验法对电导率方程的可信性进行检验,结果说明时效析出动力学方程和电导率方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对比由电导率经验方程得出的电导率理论值与测量得出的实验值,该理论值与实验值有良好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20.
杨琦 《中国科技博览》2011,(32):341-342
为了确定电磁流量计在聚合物溶液中测量流量的适应性,进行了聚合物溶液电导率特性测量实验研究。在实验室内对多种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中进行了的电导率特性测量实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及理论分析。实验表明,相同温度下聚合物溶液的电导率高于自来水的电导率,蒂且随着聚合物溶液浓度的升高,测量电导率升高,导电性增强。另外,对电磁流量计在聚合物溶液中测量流量的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电磁流量计适宜在聚合物溶液中测量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