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对于地下水水源水质未被污染(或铁、锰超标)的地区,可采用传统水处理工艺,即砂滤(锰砂) 消毒系统。对于地表水水质达Ⅲ-Ⅳ类的水源水体标准的地区,可采用混凝沉淀 超滤膜处理 活性炭吸附处理工艺。地下水水源嗅味超标(典型污染如:硫化物、氨氮含量高或靠近污染源)的地区,可采用  相似文献   

2.
绥滨县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超标,为使水质符合国颁生活饮用水标准,水处理选用了二次喷淋曝气,二次跌水曝气、二级锰砂过滤除铁锰工艺,介绍了水厂的水源工程,供水调节及水处理工艺设备及流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锰砂/石英砂滤池与纳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含砷水,考察锰砂/石英砂、纳滤膜(NF90、HL)、锰砂/石英砂滤池与纳滤膜组合工艺对水中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三价砷(As(Ⅲ))和五价砷(As(Ⅴ))经锰砂/石英砂过滤后能得到很好的去除,原水砷浓度250 μg/L,出水砷浓度小于50μg/L;纳滤膜对五价砷(As(Ⅴ))的去除能力很高,能达到90%以上,但是对三价砷(As(Ⅲ))的去除率不理想,为40%~60%;锰砂/石英砂复合滤池与纳滤膜组合工艺对水中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砷浓度均小于10μg/L,是理想的饮用水除砷方法.  相似文献   

4.
含铁地下水深度处理工程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书郁 《给水排水》2005,31(6):60-62
某啤酒厂以地下水为水源,原水中铁含量3.5-6mg/L,侵蚀性CO2含量38mg/L,H2S含量0.2-0.26mg/L,具有侵蚀性;而酿造啤酒用水要求含铁<0.2mg/L。介绍了采用曝气-锰砂接触催化过滤-二次跌水曝气工艺处理含铁地下水工程设计主要参数和相应措施,处理后水含铁0.08-0.2mg/L,且pH略有升高,水质稳定,满足啤酒生产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5.
“曝气-石英砂过滤法除铁的调研和试验”(见给水排水1980年第2期,以下简称“试验”)作者通过现场测试,发现用曝气-石英砂过滤法除铁时,遇到两种不同的水质,第一种水质易于用曝气-石英砂过滤法去除,第二种水质则难于去除。该文对第二种水质的特征,处理条件、鉴别试验,以及形成因素等作了探讨,涉及许多除铁化学和除铁工艺问题,他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但其中有些基本论点是值得商榷的。一、关于天然含铁地下水中溶解性硅酸是不是碱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目前常用的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工艺中铁离子存在时锰离子难去除的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Fenton接触氧化法强化石英砂-锰砂滤料的除铁除锰效率和机理。结果表明:Fenton试剂+锰砂+石英砂工艺除铁锰的效果很好,影响因素的最佳值如下:加入H2O2形成Fenton试剂后可以强化石英砂-锰砂工艺除铁除锰的效果,当H2O2投加量为0.15 mg/L、滤速为8 m/h、pH为7时,铁离子的去除率可达到92%,当H2O2投加量为0.17mg/L、滤速为8 m/h、pH为7时,锰离子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7%。  相似文献   

7.
周克钊 《给水排水》2003,29(2):19-23
生产性试验证实过氧化氢预氧化是替代预氯化的有效、方便、经济的办法。过氧化氢预氧化本身产生的有效氯很少 ,可以显著去除水中低分子量的溶解性有机物 ,从而减少消毒产生的有机氯。过氧化氢预氧化还能明显抑制藻类生长。试验中采用人工锰砂催化剂 ,但发现地面水水厂滤池中的石英砂经过长时间运行后 ,也会自然熟化成为催化性能良好的人工锰砂 ,所以过氧化氢预氧化可以采用普通石英砂滤池。生产性试验期间出厂水水质良好 ,主要指标皆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J市地下水无机盐污染物超标,常规工艺难以有效处理。为保障居民用水品质,开展以纳滤和反渗透为核心的膜分离技术中试和扩展小试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超滤作为预处理工艺能有效保证纳滤和反渗透工艺的进水水质;纳滤和反渗透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的TDS、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UV_(254)和DOC,除氟化物外去除率均在95%以上,且纳滤和反渗透工艺运行稳定,投加阻垢剂后无明显膜污染;为提高经济性,可将处理水与原水掺混供水,掺混比为38%,掺混后供水水质达标;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结合当地水质情况,纳滤工艺更适合作为改造的核心工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地下水铁、锰含量过高的问题,在众多研究方法中,吸附法由于具有容量大、耗能少、污染小、去除快和可循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中。重点介绍了锰砂、沸石、火山岩、生物质、活性炭和硅碳素等吸附剂的吸附原理与吸附效果,阐述了一部分吸附剂的改性效果与影响因素。指出了各种吸附剂未来的改进方法和研究方向锰砂可以通过改性来弱化pH值等影响因素对它的吸附影响,沸石和火山岩的研究重心可继续放在改性上,重点研究污染区域的生物质的吸附效果,研究硅碳素与其他吸附剂联合吸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辽河铁岭新区段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同时偏高的现象,由于传统的锰砂滤料并未起到较好的去除效果,故对其过滤工艺进行整改,使用了一种改性锰砂滤料。比较了2种传统滤料与改性锰砂滤料的处理效果,并且确定了改性滤料运行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该滤料具有稳定的处理效果,在除铁除锰等方面性能优于普通的锰砂滤料以及石英砂等等。KMnO_4最优的浸渍浓度为5%,5%KMnO_4改性锰砂滤料过滤处理含氨氮的高铁锰井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流量为35 ml/min,pH值为7.2,反冲洗周期与时长分别为18 h与5 min。在熟料运行条件下最佳DO值为10 mg/L。研究了此改性滤料不同滤层深度中溶解氧与铁锰氨氮去除效果的关系:发现铁最先在滤层上部最先去除,锰较氨氮优先使用溶解氧。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砷污染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地下水砷污染及饮用水质健康风险问题,以地下水中砷这种特征污染物的净化及安全供水为研究目标,为了寻求治理地下水砷污染途径,提出了石英砂原位改性除砷的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改性石英砂,在室内开展镀铁条件试验研究,确定注入试剂种类、注入方式、持续时间及强度等重要参数。进而,对改性石英砂进行了表面特征分析并开展了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除砷试验。研究成果旨在为我国地下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供给工程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水质形势严峻,劣质水分布面积占平原区面积近60%。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比较广泛,总硬度和矿化度成为地下水主要的超标因子。铁、锰、氟等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对地下水水质也有明显的影响,除天然因素外,地下水受人为污染的程度十分严重,全国有近25%平原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密集的流域,地下水污染已经呈现大范围扩散的态势。地下水保护形势十分迫切,指出要客观认识到地下水水质的先天因素和人为污染的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地下水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地表水锰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呈现出季节性、突发性的特点。其主要成因包括外来污染源、岩石土壤的条件、地下水补给和内源性污染。相比于地下水,地表水除锰的研究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重视.但可以借鉴鞍为成熟的地下水除锰理论和技术,主要有沉淀法、氧化法、生物法等。其中沉淀法较为简单,处理效果不佳;氧化法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生物法环保高效,但大多尚停留在实验阶段,是重点研究方向;其他诸如离子交换法、膜过滤法、吸附法在应用中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条件下土壤积盐规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分析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条件下土壤中盐分积累规律,利用室外土柱模拟试验开展了不同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30和100 g/L)、不同包气带质地(细砂和粉质黏土)和不同潜水埋深(0.5、1.0和3.0 m)的高盐度潜水蒸发条件下分层土壤盐分的监测工作。通过对各个土柱不同深度7次取样得到的土壤平均含盐量数据分析表明:高盐度潜水蒸发条件下,潜水埋深越浅,土壤剖面上相同深度范围内的含盐量就越大;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包气带质地为粉质黏土的土壤剖面含盐量大于包气带质地为细砂的土壤剖面含盐量;由于黏性土的膜效应和土壤中积盐对土壤孔隙的填充作用,导致粉质黏土土柱上层的土壤含盐量表现为潜水TDS为30 g/L的大于潜水TDS为100 g/L的,在土柱下层的土壤含盐量表现为潜水TDS为30 g/L的小于潜水TDS为100 g/L的;由于TDS升高对毛细水的重力和土体结构的改变,随着潜水TDS的升高,粉质黏土土壤剖面上出现局部积盐深度下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西南高山峡谷区,地形及地层岩性特征造就了温度、矿化度异于局部地下水流系统的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季节变动或人为因素造成地表水水位抬升甚至淹没地下水的排泄点,从而影响该系统排泄端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混合特征。为了研究该区域的地下水流和地表水的盐分混合特征,采用砂槽物理模型以及SEAWAT模块数值模型从盐分浓度分布特征方面研究排泄端混合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区域地下水流系统与地表水之间存在水头差与密度差,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淡水侵入含水层,发生水动力弥散作用,形成低矿化度淡水逐渐过渡到高矿化度咸水的混合过渡带,其边界呈抛物线形;通过模拟不同密度差条件下的混合过程,进一步表明咸淡水密度差越大,混合过渡带后退距离越远,形态越扁长。研究结果将为分析咸淡水混合过程中温度分布特征提供参考,进而为深入研究西南地区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的混合特征作铺垫。  相似文献   

16.
济南泉域地下水保护对策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济南泉域是典型的单斜构造,裂隙岩溶发育,地下水丰富,泉水众多。为保护好济南泉域地下水,保持"泉城"特色,从分析泉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提出回灌补源、分质供水、开源节流、禁采限采、经济调节、管理与监测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高铁锰氨氮伴生的地下水采用传统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时,水厂滤池出水锰严重超标,经模拟滤柱试验发现,滤层结构和溶解氧不足是高浓度Fe~(2+)、Mn~(2+)、NH_3—N同池生物净化失败的原因。根据滤柱试验结果,提出了强化曝气溶氧,无烟煤锰砂双层滤料一级生物过滤的工艺流程,实现了寒区高铁锰氨氮伴生的潜流地下水的同池深度净化。并用研究成果改造了哈尔滨市松北区前进水厂一期净水系统。出厂水总铁小于0.2 mg/L,锰小于0.05 mg/L,氨氮小于0.2 mg/L,满足国标要求,且长期高效、稳定运行,由此,创建了寒区高铁锰氨氮伴生地下水生物深度净化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8.
采集南水北调北京蓄调池附近地下砂样、地下水水样、丹江口水库水样,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含水层方法,分析不同比例的丹江口水库水、地下水与含水层介质混合后的水化学作用,探讨水化学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模拟含水层在可溶盐溶解作用、矿物溶解-沉淀作用、微生物作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等影响下,各项水质指标都发生了变化,但均符合地下水质量Ⅰ类或Ⅱ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