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系统时间偏差是在多模卫星导航接收机中兼容和互操作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方法在多模接收机主Kalman滤波器中增加一个时间偏差状态量,数据融合的同时解决系统时间偏差问题.这种处理方法需要在主Kalman滤波器中对不同系统的测量值分别处理.考虑到卫星系统时间差和信号硬件延迟相对缓变这一事实,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时间互操作方法.利用一个独立运作的Kalman滤波器实时估计系统时差,这样接收机的主滤波器不需要增加新状态,测量矩阵构建时可以对不同系统测量值同样对待.经过GPS/BD多模接收机实际信号的对比测试验证,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2.
多模光纤模式群分集复用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晋飞  胡贵军  曲仁慧  何晓东 《中国激光》2008,35(12):1966-1969
多模光纤(MMF)已成为"最后一千米"短距离通信的理想介质,但多模光纤的模间色散限制了其传输能力.模式群分集复用(MGDM)是种光路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该技术利用多模光纤中不同的模式群作为相互独立的信道来传输多路信号,极大地提升了多模光纤的传输能力.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75 m梯度型多模光纤(GIMMF)直接检测的两路MGDM通信系统,不同模式群的激发利用选择模式激发实现,利用偏置连接器和多模耦合器实现模式群的复用及解复用,并利用该系统实现了模拟视频信号和非归零码(NRZ)数字信号的传输.  相似文献   

3.
单北斗或GPS导航接收机以及传统整体式的设计已不能满足当前导航接收机在不同领域的深入应用,具有高效、可靠、可控的深度开发能力的多模导航接收机设计是推进北斗导航应用的重要因素.以自主研发的多模导航为核心,结合未来导航终端发展技术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组件设计方法的开放式多模导航接收机,对多模兼容及开放式设计方法展开研究并建立接收机开发流程.内容包括:首先,分析多模导航SoC及接收机开发原理;其次,阐述基于组件的开放式多模导航接收机设计,并提出针对不同硬件平台的多层次软件开发流程;然后详细介绍以算法为核心的组件设计关键技术及可配置开发方法;最后,总结并验证实现该开放式多模导航接收机,提出下一步研制重点.  相似文献   

4.
ZEMAX在多模光纤准直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ZEMAX软件进行多模光纤准直器的设计.在ZEMAX开发环境下建立多模光纤准直器光路系统的理论模型,通过人工优化的方法,设计并制作了可调焦的多模光纤准直器.仿真结果与实际结果相一致,证实了利用ZEMAX进行多模光纤准直器设计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光纤准直器耦合效率和准直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状态开关型多模态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抑振原理和实现方法.搭建了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为主体的状态开关型多模态压电分流电路,设计出一种频率自适应控制器,能跟随结构振动频率变化而实时改变脉冲控制信号的输出时刻和持续时间,使该状态开关型压电分流电路对结构各阶模态的振动响应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应用该状态开关型压电分流电路,进行了一个柔性悬臂梁的多模态振动响应抑制实验,使悬臂梁的前5阶弯曲模态的稳态响应幅值分别降低了7.72 dB、3.97 dB、1.23 dB、5.03 dB和4.14 dB,验证了所研制的状态开关型压电分流阻尼系统的自适应多模态抑振性能.  相似文献   

6.
多模渐变光纤数值孔径测试系统TheMeasurementSystemofNumericalApertureforGraded-IndexMultimodeFiber¥//(电子工业部第四十一研究所,蚌埠233006)数值孔径是多模光纤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多模光纤高频带通区域的传输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载波复用的多模光纤通信系统.对该系统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所用载波数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选取合适载波数,该系统可将10.2Gb/s的数据传输1km、将2.5Gb/s的数据传输4.2km;增大激光器的发送功率可以显著增加系统的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8.
馈电网络是短波多模多馈天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馈电网络的设计是多模多馈天线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互联网络子结构分析理论以网络参数数据化后形成的矩阵数据库为基础,利用矩阵数据库方法表示非均匀性子结构网络单元的网络参数.文中基于互联网络子结构分析方法,利用数据插值算法对馈电网络的传输线变压器S参数测量数据库进行了无缝化处理.插值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满足一定的插值精度和插值效率的条件下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插值处理.  相似文献   

9.
王琼  陆绍干 《电信科学》2012,28(7):48-53
TD-LTE/TD-SCDMA系统间的小区重选是无线资源控制模块在空闲模式下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多模单待终端的必备功能之一,对系统间的互操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多模单待终端的现状,详细研究小区重选以及TD-LTE异系统重选的准则,对TD-LTE和TD-SCDMA系统间的小区重选流程进行设计,并在SDL/TTCN板级测试平台上对该流程进行了测试验证,得出MSC序列图。  相似文献   

10.
王志荣 《移动通信》2012,36(20):49-52
文章阐述了多模远端分布系统的用途、功能、特性和组网方式,并针对采用多模远端分布系统需满足“三网合一”的标准要求,详细分析了GSM、TD-SCDMA和WLAN的多模基站分布系统,提出了科学新颖的共平台多模远端基站分布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1.
自适应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光纤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短距离通信网的不断发展,多模光纤(MMF)已经成为实现高速大容量信息传输的理想介质,但多模光纤严重的模式色散限制了其传输能力.为了提高多模光纤的传输能力,设计了基于自适应调制(AM)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模光纤通信系统.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并通过仿真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自适应调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比了自适应前后不同传输速率、不同信道情况下的误码特性.结果表明,自适应调制能较好地克服深衰落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有效降低了系统误码率(BER).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了一种集蓝牙手机、蜂窝手机和车载电话于一体的多模车载免提电话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了基于PM18 GSM模块和蓝牙协议的多模车载免提电话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研制的多模车载免提电话系统已经成功联调并开始试用。  相似文献   

13.
OOFDM系统最大吞吐量自适应调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减小多模光纤(MMF)的色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基于自适应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光纤通信系统.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最大吞吐量的自适应调制算法,并针对此算法提出改进使得系统的吞吐量更大,仿真结果证明了此算法的有效性和改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滤波器概念的宽带天线设计方法.多模宽带滤波器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本质上讲,谐振天线的辐射单元也是谐振器,同样存在着多个模式.因此,多模滤波器的概念和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宽带谐振天线的设计.文中给出了所提出的多模宽带天线的原理,并通过支节加载偶极子演示了典型的设计方法.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天线在几乎不影响尺寸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了宽带特性.  相似文献   

15.
王宇东 《电视技术》2014,38(5):178-180,189
小样本问题是人脸识别系统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多模态模型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去解决小样本问题,并且已经成为模式识别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但是该模型的低精度及低效率已经成为目前的主要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模生物特征人脸及指纹识别系统,通过选择好的特征提取及识别算法来提供更高效的识别。采用生物特征识别来验证一个人的身份,相对于采用密码或口令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据的多模性,设计了一个基于小波的自适应多模数据压缩算法.在给定的相关度阈值的条件下,算法能自适应地对数据调整分类,对相关数据采用最小二乘估计进行拟合,把特征数据抽象成一个矩阵,利用小波变换去除数据的空间和时间相关性.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数据之间的多模相关性和同种数据的空间和时间相关性,新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压缩比,降低了网络的能耗.  相似文献   

17.
多模光纤的发展及应用 1971~1980年,是多模光纤的研发期。在此期间,国际上开发了MCVD、OVD、VAD、PCVD等四种化学汽相沉积预制棒新工艺;从多组分氧化物玻璃光纤转向石英玻璃光纤;研究了多模光纤传输理论与光纤设计,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开发了通过微分模时延测量结果的分析来优化预制棒工艺,提高多模光  相似文献   

18.
用于宽带光纤用户网的高速1.3μm InGaAsP/InP DH LE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并制作了带有集成透镜的高速1.3μm InGaAsP/InP DH LED.器件的调制带宽达425MHz,与梯度折射率多模光纤的耦合效率高达7.5%,适用于四次群以上的宽带光纤通讯系统,在未来的宽带ISDN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概述了多模干涉耦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光传输特性.最后,详细介绍了多模干涉耦合器在光纤通信系统的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模态传感器在智能视频监控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多模态传感器的数据特征,包括图像信息、语音信号和环境参数,并详细研究了多模态数据融合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方法,包括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和概率统计建模。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探讨了多模态传感器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具体设计,包括目标检测与识别、异常行为分析判断以及智能预警与提示等方面。通过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多模态传感器的融合应用使得监控系统更加智能化和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