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投影器大屏幕显示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如何实现多个投影器的精确校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反向条纹投影原理的,简单、快速、高精度的校准方法。该方法通过投影正弦条纹测量屏幕相位分布,建立投影器和摄像机像素之间的几何传递关系,然后根据期望图像为每个投影器产生各自的投影图像。该方法仅需一部摄像机,并且无须对它或投影器进行标定,屏幕也无须是平面。实验结果表明,在摄像机方向观察可以得到几何校准良好的图像,校准精度可达到亚像素级。  相似文献   

2.
郝玮  刘旭  郑臻荣 《光电工程》2007,34(2):142-144
为了实现背投影显示系统的超薄化,介绍一种新的背投影显示系统和双重功能屏幕的设计方案,利用屏幕对不同入射角的入射光线进行选择,采用高折射率的有机材料构成三棱柱屏幕微结构,设计出厚度为20cm的40寸背投影显示系统的结构.并对所设计的系统在ASAP中进行了模拟,得出了屏幕图像畸变、均匀性和像面光照度分布等性能指标,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最后提出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液晶投影显示颜色均匀性的测量及校正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颖  李海峰  刘旭 《光电工程》2004,31(12):43-45,49
根据二维面阵 CCD 能够快速采集二维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套由视频测试信号发生器、投影屏幕、CCD 摄像机和计算机组成的液晶投影显示颜色均匀性测量及校正系统。该系统利用面阵 CCD 对液晶投影图像三色分量的二维亮度分布进行分时测量,并根据测量及分析得到的校正数据对输出的三色亮度比例进行修正,实现了对液晶投影显示系统颜色均匀性的校正。实验表明,校正后屏幕上各个区域的色坐标和平均色坐标的偏差的标准差为 5.23×10-4,仅为校正前的 10.46%,色均匀度提高了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会议系统功能越来越扩展,能有效地将会议发言者声音放大,并可以支持从简单的投影屏幕到会场广播的电视多种显示媒体。  相似文献   

5.
推导出来的屏幕上点的斜面透视投影坐标式,完全满足计算机易于使用的参数方法的要求。用它编程,不但可以把正投影中点的坐标或曲线的参数方程转换成屏幕上能够直接显示点的透视投影的坐标或曲线的透视投影的参数方程,而且除了赋值不同外,对绘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都具有通用性。此法与矩阵法相比,数学知识简单,易运用,特别是完全可以直接应用曲线的参数方程,更显示其优点。  相似文献   

6.
多视点自由立体投影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崇德  王元庆 《光电工程》2006,33(4):59-62,84
利用双柱面光栅的成像原理,自由立体投影系统将具有视差的画面分别成像于不同的空间区域,在成像区域形成一系列立体图像窗口,构成多视点自由立体成像。在我们设计的自由立体投影系统中,采用了四台高分辨率投影机,通过对1.5m(60英寸)双柱面投影屏幕的设计,形成了主成像窗口与副成像窗口有机拼接的宽视角(±30°)立体投影系统。经过模拟分析在不同参数条件下投影系统的空间光照度分布情况,直观地验证了上述投影系统的成像理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上转换纳米晶体合成玻璃的空间三维投影显示,利用上转换纳米晶体合成的玻璃作为空间三维投影的承载介质,测量其受红外光激发时的荧光光谱,并分析光致发光机制,搭建合理的光路,实现空间三维悬浮显示。  相似文献   

8.
一套前投影系统,投影银幕(亦称投影屏幕)是整个投影机光学系统的一部份,它对电影投影效果影响很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少人们对投影银幕常常是一知半解,往往忽略银幕的重要性。其实,银幕对投影效果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张好的银幕能够使投影的效果增强20%左右。数字电影放映要获取好的电影投影影像,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1、投影机的档次;  相似文献   

9.
AutoCAD环境下画法几何图解与三维绘图新方法的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AutoCAD R14计算机绘图软件进行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图形的绘制与图解。如采用传统的画法几何的一些图解方法,则不便于在计算机显示屏幕上实现其图解步骤,并且存在投影民三维立体图不能同步绘制和显示的问题,以不能清楚显示空间几何元素的空间形状及其与三投影面投影关系的问题。为此,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它可以在读取已知二投影图(或视图)的同时补画出第三投影图(或视图),并同步绘制出轴测图,且可以解决工程图解的一系列画法图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镜像序列的体积显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立新 《光电工程》2007,34(10):139-144
描述了一种基于镜像序列的体积显示方法及其原理样机.该方法用基于DMD的数字光学引擎在静止的背投屏幕上生成二维图像,此图像经沿法线方向作往复运动的前表面反光镜的反射后,形成一个连续的镜像序列.当二维图像与反光镜的位置作同步刷新时,借助视觉暂留效应,该镜像序列被观察者感知为一个具有物理景深的三维图像.该三维图像由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体素构成并且没有因屏厚造成的暗影,因而适合三维工程设计对象的精确显示.较之直接移动投影屏幕的方式,该方法避免了实时调焦、放大率校正等光学成像问题,同时将机械扫描的行程缩小了一半.  相似文献   

11.
投影显示技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最早的电影,幻灯就是投影显示的一种方式。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增加,特别是电视、计算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应用和普及,促使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因此带动了信息传播的工具之一的投影显示技术的发展。投影机就是其中最佳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未来 HDTV和 DVD的画面清晰度要比现有电视产品提高一倍以上 ,相应的屏幕标准尺寸应在 6 0英寸左右。要实现如此大的屏幕和高清晰度 ,传统的 CRT显像管显然已无能为力 ,必须采用新型的显示方式。正在研究的解决方案有平板显示和投影显示两类。投影显示包括 CRT投影、LCD投影、 DLP投影和 Di LA投影等 ;平板显示包括等离子显示(PDP)、液晶显示 (LCD)和场致发光显示 (ELL D)等。其中PDP是平板显示器中屏幕最大的一种 ,因而最为引人注目。进入 2 1世纪后 ,PDP的批量生产工艺逐步得到解决 ,技术指标提升 ,成本价格下降 ;故不少…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组承担了“九五”期间863课题,在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经过5年的努力工作,积极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合同中各项研究内容,研制的彩色投影电视用和彩色等离子体平板显示(PDP)用荧光粉,发光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 取得的成果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 (1)在国内首次成功地研制出彩色投影电视用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经中科院阴极射线质检中心和北京化工厂荧光粉分厂测试部检测,荧光粉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样品水平。该荧光粉由信息产业部12所、天津三津公司在7英寸投  相似文献   

14.
会议系统 大屏幕投影拼接显示 DLP 分辨率 色温 屏前亮度 对比度 标准 安装和布置  相似文献   

15.
点线面的两面投影包含其空间完整的几何信息。根据正投影的机理,建立了点线面屏幕坐标与空间关系的转换关系。基于直线与平面的两面投影、投影原理及几何定理提出直线和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及彼此间相互关系识别的几个算法,并在AutoCAD新一代开发环境ARX下用VC 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数字影像输出的第一大类领域:数字投影技术。数字投影技术属于数字图像输出软拷贝范畴。数字投影以数字投影机为典型产业技术,包括显像管CRT、液晶LCD和数字光处理器DLP技术等。扩展有数字投影电视技术,包括前投影和背投影电视两种。最后介绍了本研究组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17.
提出在YAG投影管的荧光层与YAG面板之间研制多层干涉过滤膜的原理 ,并阐述了干涉膜的设计和制作。测试结果表明 ,带有干涉膜的YAG投影管图像色纯度有所改善 ,投影屏幕图像中央白场亮度约提高了 6 0 %。  相似文献   

18.
提出在YAG投影管的荧光层与YAG面板之间研制多层干涉过程膜的原理,并阐述了干涉膜的设计和制作。测试结果表明,带有干涉膜的YAG投影管图像色纯度有所改善,投影屏幕图像中央白场亮度约提高了60%。  相似文献   

19.
动态聚焦技术是为了改善显象管或投影管的边缘聚焦质量 ,动态的对屏幕中央及四周的聚焦差异进行补偿 ,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分辨率的目的。作者针对双束投影管测试台的要求 ,设计了其中的动态聚焦电路。通过实验对比表明 ,用合适的聚焦电压 ,可以取得良好的聚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激光投影显示中二次散射散斑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学投影系统中,激光经各种元件散射后在投影屏上形成一次散射散斑,投影屏对激光的再次散射,经人眼成像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二次散射散斑.在激光投影系统的照明系统中,引入位相调制器调制照明光束,可抑制在投影屏平面上的一次散射散斑,和投影屏二次散射后在人眼视网膜上的二次散射散斑.通过简化的投影系统,对二次散射散斑形成和抑制进行了理论分析,获得了二次散射散斑抑制的条件和抑制后散斑衬度的规律,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理论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一次散射散斑与二次散射散斑的衬度变化规律相同.对简化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在投影屏上的像面散斑衬度为0.0096,在探测器平面上的二次散射散斑的衬度为0.019,表明位相板调制投影系统照明光束能抑制一次散射散斑和二次散射散斑.对理论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