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油品蒸发损耗的根本原因及其危害性,提出了利用油气回收技术是降低油品蒸发损耗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冷凝法、溶剂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四种主要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从经济、环保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根据武警部队油库(站)的油气排放分析,对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在武警部队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经分析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比较适合在武警部队油库(站)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常温柴油吸收法油气回收装置运行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海霞 《河南化工》2009,26(6):33-34
采用常温吸收法进行油气回收,通过对油气回收装置标定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吸收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油气回收装置的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3.
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常用的油气回收方法: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对其工艺原理、技术要点及应用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了四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应将装置的联合应用作为今后研究和推广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那强 《江西化工》2009,(2):45-48
本文结合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的栈桥大鹤管自动计量及油气回收项目,对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进行总结,对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溶剂吸收法和膜法油气回收技术进行对比和分析,阐明膜法油气回收技术的在考虑投资和效益综合因素基础上,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实用性和生产运行可靠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装车过程中进行油气回收的必要性,重点对四种常用的油气回收技术: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分别从各个技术的性质、工艺特点、能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指出了各种油气回收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低温油品吸收技术成功应用的实例,最后对装车油气回收提出了适用性建议,为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为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比了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等四种油气回收技术的适用范围、技术难点以及应用现状,对我国油气回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油气回收的推行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己烷油装置配套的储运系统现状,综述了低温冷凝法、活性炭吸附法、溶解吸收法、膜选择渗透法以及氧化燃烧法五种油气回收技术的原理,评价对比其中四种技术的尾气排放情况、二次污染情况、安全运行状态、设备工艺复杂程度等指标,根据各单一技术的优缺点,探讨了冷凝法和吸附法相结合、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相结合的两种较为实用的油气回收复迭技术,简述了其工作原理。对己烷油装置的储运系统提出改进建议,得出增上油气回收系统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8.
成品油在储存、装卸过程中,一部分油气挥发进入大气,不但造成油品蒸发损耗和环境污染,而且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在油库推广和采用油气回收技术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介绍了4种常见的油气回收技术:活性炭吸附法、溶剂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的原理。最后,提出了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的注意事项,简述了某油库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油气回收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油气回收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某石化公司采用活性炭吸附法与吸收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回收轻油装车时产生的挥发性气体,本文针对该套油气回收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油气回收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0.
油气回收技术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油气回收技术中的吸附法、膜分离法、吸收法和冷凝法的原理和应用,论述了油气回收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趋势,指出油气回收技术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其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燕 《广东化工》2014,(18):95+111-95
阐述了汽油蒸汽回收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及膜分离法等油气回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磊  张凯  董冰  邢子文 《化工进展》2014,33(11):3112-3117
印染企业采用热泵系统回收碱液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节省能耗。本文针对碱回收热泵系统中水蒸汽压缩机温升小而造成效数不够的问题,提出采用螺杆水蒸汽压缩机替代罗茨式、离心式压缩机构成机械压缩式(MVR)系统。建立了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首先对系统工况的可行性进行核算,随后在合适的工况条件下计算了不同效数的MVR系统和蒸汽动力压缩式(TVR)系统的热力性能,并比较了各系统回收碱液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在压缩机入口为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将质量分数4%的废碱液浓缩到30%不宜采用TVR系统;同时MVR系统的理论COP均高于20,且理论COP及换热器面积随处理效数增加而增加。采用螺杆水蒸汽压缩机构成的三效系统的经济性较其他系统要高,与罗茨机构成的双效系统相比,企业一年即可收回增加的固定成本。在综合考虑压缩机耗功以及设备成本的情况下,印染企业采用螺杆压缩机进行三效处理即可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系统研究了WS柴油馏分油吸收油气的工艺条件。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拟合得到了油气吸收温度、液气比及理论板数对油气吸收影响的关联方程,求解得到了使用WS柴油馏分油吸收油气的最佳工艺条件:吸收温度10.6℃、液气比56.25 L/m^3、理论板3块,烃回收率达98.4%。油气回收模拟计算结果已应用于工业装置设计,设计装置运转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油品蒸发损耗及油气回收技术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石油及其产品在加工和储运过程中产生的蒸发损耗是困扰石油加工储运和环保行业的重要课题,推广和采用油气回收技术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介绍了常见的4种油气回收技术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薄膜选择渗透法,分析了各种油气回收方法的发展方向,特别介绍了活性碳纤维作为新型油气回收吸附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油库、加油站、油品运输车辆加装油气回收装置,是近年来我国提高油品储运环节本质安全度、减少油气挥发、改善大气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系统探讨了油气回收项目推广对健康、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并重点对企业在实施油气回收工程改造过程中遇到的6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系统规划、统筹布局,使油气回收工程更有成效、经济效益更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油气回收和达标排放的目标,采用回收与处理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优选出了基于低温吸收和蓄热氧化的油气回收技术方案。对该技术方案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并对影响回收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规律性研究。试验表明:当液气比、喷淋密度越大,吸收剂含吸收质初始浓度、煤油温度越低,以及油气中初始甲苯浓度越高时,吸收率越高;在进行油气吸收时吸收剂最好采用新鲜煤油;蓄热氧化处理过程中,洗涤气不可缺省;该技术方案油气吸收处理效果较好,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此技术具有经济和高效的优点,对今后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硫铁矿制酸干吸工段废热回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志祥 《广州化工》2014,(7):154-155
介绍一种可用于硫铁矿制酸干吸岗位废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基于高温吸收工艺,采用两台阳极保护酸冷器串联的方式对出循环酸进行冷却,同时部分回收低温位废热,用于预热锅炉用水。该系统能有效回收利用低温位废热,具有经济效益明显,投资省,安全风险低等特点,可在硫铁矿制酸企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油气回收吸附剂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等油气回收技术,重点论述了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油气回收用活性炭吸附剂的研究开发进行了分析,综述了活性炭不同指标对油气吸附的影响。分析表明,开发高性能活性炭用于油气回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氯碱蒸发工段废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氯碱生产中 ,蒸发工段尾效排放出大量的低压蒸汽 ,无法用常规方法回收再利用 ,只能用冷水吸收掉。本文的目的是设计一套吸收式热泵回收这部分热量 ,用来预热盐水 ,达到降低蒸汽消耗的目的。文中系统分析了吸收式热泵各个单元的热质传递机理 ,建立了过程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显示该吸收式热泵不但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而且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