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熙隆 《中国包装》2005,25(5):40-44
一、过度包装与适度包装过度包装的表现形式如下:层次过多、材料过当、结构设计过当、表面装潢过度、包装功能过剩、包装成本过高、用高档的生活日用品进行包装等。(一)过分包装过分包装通常是指用于包装的材料及材料的价值与商品本身相比太高或过分。目前发达国家为解决包装污染,节约资源,把改革过分包装作为通向绿色包装的一个途径。英国开展“包装是剥掉的东西”的活动,号召不再追求过分包装;日本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国家,目前也开始时兴简易包装,以节约包装的材料和费用;美国、加拿大等国认为“过分包装就是污染环境”,在过度消耗资源…  相似文献   

2.
“过度包装”的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度包装”由来已久,并非是我国的独有。虽然我国古时有“买椟还珠”传说,突出的“过度包装”例证。与现代的“过度包装”不能相提并论。早在五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先是要求所有商品都必须有包装,继而在商品市场激烈竞争情况下,急剧出现商品包装严重过度且有不断升温情况。于是引起社会广泛的重视,纷纷发出要求整治“过度包装”的呼声,也提出一些限制“过度包装”的治理措施。但时至今日,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3.
李慧 《湖南包装》2013,(2):3-4,17
商品包装不仅要满足商品的贮存、运输等基本要求,也应起到装饰、宣传商品的作用。而精美的商品包装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因此也就有更多的商品出现过度豪华包装的问题,而这些额外的价值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并且造成极大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甚至助长了一些不正之风。过度包装现象屡禁不止,不仅因为商品种类繁多,难监管、  相似文献   

4.
1、对于过度包装的基本观点最近社会上有些人士反映的一些商品(如月饼)的过度包装现象,在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过度包装一是浪费资源,二是污染环境,造成不合理的过度消费。毫无疑问,过度包装对个人、对国家都不利。2、对于包装功能的基本认识众所周知,包装有7大功能:保护商品、美化商品、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5.
正引言商品本身需要包装,包装的作用,就是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最简约的包装就是很恰当的包装了。调研发现,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商品过度包装现象。每当逢年过节,市场上总会涌现一大批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商品,从茶叶、酒类、保健品、食品到化妆品、电子产品、玩具和礼品等,凡是可以打包送人的商品,在传统"礼仪"被物化为"礼品"的今天,都渐渐成为过度包装的重灾区。过度包装产生的原因,从市场角度看,由于有着强大的市场需求,才  相似文献   

6.
《中国包装》2014,(7):81-81
近期,广西忻城县质监局组织开展商品包装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活动。此次行动主要检查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消费量比较大的定量包装商品,对这些产品的净含量标注与实际值是否相符、是否存在过度包装等情况进行查验。  相似文献   

7.
最近国家发改委、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六部委,联合签发了反对过度包装的通知,要求对包装层次过多、结构材料过当、包装功能过剩、表面装潢过度、包装成本过高等现象,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遏止。过度包装浪费资源、危害环境保护工作,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上海包装》2008,(2):12-13
国家标准委公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及商务部制订《食品包装规范》征求意见稿,国家强制性标准及行业包装规范的出台,无疑将成为一把遏制过度包装的利器,不仅表明了国家反对过度包装的决心,更为今后的执法操作提供了依据。这二文件对过度包装的定义做出了解释,规定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一般原则和部分商品销售包装的限量要求,并对商品包装的减量、简化、环保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款,有一条关于“过度包装”问题,作为一个包装工作者,自然会联想到商品包装的主要功能;商品包装与消费者权益。这里既有对“过度包装”的界定,又会涉及到包装行业的发展,也要考虑到我国商品包装的现状,与国际包装的差距,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研究商品包装的机构,从科学角度来把握这些尺度,提出理论依据,已经摆到了包装行业协会面前,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0.
《广东包装》2007,(5):I0017-I0017
中秋,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佳节。这一天,月圆人圆,其乐融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秋月饼的包装也越来越精美。豪华的过度包装,除了少数人别有用心,大部分消费者并不接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