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烯唑醇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和有杰  孙泽信 《农药》1991,30(1):31-32
本文论述了烯唑醇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FID,1.1米×3.2毫米玻璃柱,固定液为1.5%OV-17、2.5%OV-210,以p,p′-DDE为内标物,在柱温230℃时,p,p′-DDE保留时间为2.13分,烯唑醇为3.21分。其准确度符合要求,变异系数为1.13%。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杀菌剂烯唑醇的性质,合成原理,实验方法与三废治理.  相似文献   

3.
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烯唑醇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烯唑醇对香蕉叶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而且对香蕉生长没有抑制作用,是一个防治香蕉叶斑病的优良杀菌剂,值得在香蕉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效农用杀菌剂——烯唑醇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强 《上海化工》1997,22(4):7-10
烯唑醇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杀菌剂,并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本文介绍了以α-三唑频那酮为起始原料合成该产品的工艺路线、合成方法、影响工艺条件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5.
烯唑醇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傅定一 《农药》2002,41(2):10-12
选用氯甲特丁酮与1H-1,2,4-三唑反应,生成物再与2,4-二氯苯甲醛反应,生成Z-酮衍生物,经异构化,还原反应,即得烯唑醇(E体)。  相似文献   

6.
烯唑醇在春小麦上的残留动态及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杏云  朱九生 《农药》1993,(1):34-35
样品中的烯唑醇残留经溶剂提取和柱层析净化后,用带有FT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烯唑醇在土壤中消解较慢,而在茎杆巾消解较快。用2%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以250~375克/公斤剂量拌种,在收获期,小麦籽粒。茎杆和土壤中均未检出烯唑醇的残留。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烯唑醇及中间体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冬  刘军 《农药》1995,34(4):12-13,15
采用MICRO Si-5色谱柱,正己/异丙醇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对烯唑醇及中间体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4个组合色谱峰分离完全,分离时间不到10分钟,回收率为97.47%。  相似文献   

8.
烯唑醇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夏红英  段先志  涂远明  刘建飞 《农药》2001,40(12):12-14
本文报道烯唑醇合成工艺以α-三唑基频那酮和2,4-二氯苯甲醛为原料,按缩合、转位、还原工艺路线,通过小试,筛选出适宜的工艺条件,缩合反应率为93%,转位反应转位率达90%,还原反应收率90%,该工艺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烯唑醇对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煜昶  张玉芬 《农药》1995,34(8):11-13
本文以甜菜为试材,研究了烯唑醇对植物的生长调节活性。并以试验证明,该活性受供试药剂的施用浓度、剂量和处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田间试验证明,烯唑醇对甜菜有明显的增产和增糖作用。  相似文献   

10.
5%烯唑醇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的5%烯唑醇微乳剂制进行了研制,测定了其冷贮和热贮稳定性等理化性状及杀菌活性,对花生褐斑菌进行测试,其生物活性为可湿性剂的1.75倍,该制剂具成本低,药效好,质量稳定,市场前景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台立民  朱秀云  徐祥瑞 《农药》2007,46(7):449-452
以杀菌剂烯唑醇(Ⅰ)为底物,(-)-孟氧基乙酸为拆分试剂进行手性拆分,得到具有高杀菌活性的(R)-(E)-1-(2,4-二氯苯基)-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Ⅱ)。Ⅱ与丙烯酰氯反应生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可聚合单体(R)-(E)-1-(2,4-二氯苯基)-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丙烯酸酯(Ⅲ),Ⅲ经自聚或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制得了杀菌聚合物(Ⅳ,Ⅴ,Ⅵ),并进行聚合物活性组分的水解释放实验。总体上,在碱性介质中聚合物的活性组分水解释放速率大于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的。Ⅳ和Ⅵ活性组分水解释放速率很低,而聚合物Ⅴ,随时间的延长,有大量的活性组分释出,初始释出质量浓度也较高,符合农用杀菌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的要求,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通过先进的功能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缓控释制剂的制备,可有效解决该类农药易光解及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问题,这已经成为该类农药的研究重点。笔者综述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的开发研究现状、国内剂型登记情况、缓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释放机理及其在农药领域的应用状况,探讨了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缓控释制剂在农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及减施增效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梁润富 《广州化工》1997,25(3):9-11
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分散有机硅油制造水基隔离剂,并探讨了有机硅加入量与隔离性能的关系,催化剂加入量的影响以及防潮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A novel AMPS-based hydrogel was synthesized, characterized, and its swelling and drug-release behaviour with brufen as model drug were studied in vitro.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welling of the hydrogel is pH sensitive and follows the non-Fickian diffusion process. Swelling behaviour of brufen loaded and unloaded hydrogel was similar. The results of in-vitro drug releas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hydrogel has sustained release properties and the release rate depends on the equilibrium swelling ratio of the hydrogels, pH of the release medium, and the solubility of the drug.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hydrogel could be potentially used for localized drug delivery.  相似文献   

15.
杀菌剂烯唑醇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立民  黄宪宁  刘冬雪  徐龙鹤  司乃国 《农药》2007,46(2):92-93,104
以杀菌剂烯唑醇1为底物与丙烯酰氯2反应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可聚合单体(±)-(E)-1-(2,4-二氯苯基)-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丙烯酸酯3,以IR,MASS和1H 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该生物活性单体3与丙烯酸4共聚制得聚合物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合成的杀菌聚合物5配成18%烯唑醇高分子缓释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2、4、8 g a.i./100kg种子3个处理剂量,防效分别为56.82%、67.18%和81.00%,优于对照药剂12.5%烯唑醇WP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间隔基团将聚合物与药物结合形成的高分子前药,以其优良的缓控释性能展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间隔基团应满足一些特殊要求以保证在特定部位释放药物,因而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间隔基团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刘嘉德  蒋秀芳 《现代农药》2005,4(1):31-32,34
运用Horsfall毒力试验和菌丝生长抑制法分别测定井冈霉素、烯唑醇及其混剂对水稻稻曲病(Ustilaginoidea virens)毒力,并用Wadley方法评价所配混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当它们按3:1和5:1的比例混配时表现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包膜控释肥料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从控释和缓释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提出的和国际上公认的肥料养分释放、缓释、控释、控释肥、缓释肥和稳定性肥料的概念和定义进行了讨论和认定。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主持承担的国家“948”项目、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和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包膜控释肥研究与开发的进展情况,包括包膜控释肥的包膜材料与工艺流程的选择、研制的包膜控释肥生产设备、开发出的控释肥系列品种、控释肥的质量检测标准、控释肥在多种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了控释肥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药物控释体系的研究与控释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良  李国明 《江苏化工》2002,30(6):30-35
介绍了药物控释体系的种类、作用机理及控释技术最近进展 ,指出发展控释技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Chemically modified derivatives of the copolymeric poloxamer surfactants have been polymerised to form crosslinked, swelling hydrogels. Mixtures of derivatives of poloxamers 188 and 181 form gels which show increased swelling with increased content of the more hydrophilic poloxamer 188. The rate of release of benzoic and p-hydroxybenzoic acids also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ntent of poloxamer 188. Release rate data have been analysed in terms of the swelling controlled release model for these hydrog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