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全氟丙氧基丙酰氟(六氟环氧丙烷二聚体)与丙烯胺酰胺化反应制得2-全氟丙氧基丙酰烯丙基胺(PFPAA),并进一步以SDS/OP-10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连续滴加法制备了该单体和丙烯酸甲酯的共聚乳液,得到了预期的稳定性良好的产品,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乳液中含氟单体添加量对转化率,乳液粒径以及胶膜接触角的影响。随着含氟单体添加量的增多,乳液的转化率降低,乳液粒径减小,胶膜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液晶聚合物的中间体4-(4-丁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的合成。将1-溴丁烷与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反应,然后水解,得到4-丁氧基苯甲酸,接着将4-丁氧基苯甲酸与二氯亚砜反应,得到4-丁氧基苯甲酰氯,再将4-丁氧基苯甲酰氯与对羟基苯甲酸反应,最后得到4-(4-丁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同时,对其合成的中间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以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为主单体,引入乙烯基三丁氧基硅烷(VTBS),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聚合工艺,制备了高稳定性的硅氧烷改性醋丙乳液.探讨了配方中BA和VTBS加入量对单体转化率和涂膜吸水率等的影响.通过粒度仪、红外光谱仪等对乳液结构、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分析仪器...  相似文献   

4.
新型支化有机硅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乳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TR IS)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了乳液共聚合,研究乳化剂的用量和配比、反应时间、单体的配比等对乳液稳定性,凝胶率,转化率的影响,用透射电镜测试了乳液的粒径。结果表明用有机硅改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1-丙烯基-2-羟基烷机磺酸钠(COPS-1)为复配乳化剂,在适宜条件下,可使有机硅共聚乳液胶粒达到纳米级分散,得到高硅含量的稳定乳液。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丁氧基铝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其中包括丁氧基铝的合成,丁氧基铝乙酰乙酸乙酯螯合物的合成,并对丁氧基铝改性醇酸树脂的合成条件及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刘芳  冯东  贾德民 《弹性体》2005,15(6):10-14
以聚氧化丙烯二醇(PP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主要原料,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有机硅改性剂,制备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KH-560的添加量和添加次序对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H-560的添加量直接影响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当KH-560质量分数小于8%时,制备的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继续增大KH-560的用量。聚氨酯乳液的稳定性显著下降,而且KH-560的添加量和添加次序对聚氨酯乳液的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影响显著,当TDI中-NCO的物质的量与PPG中-OH的物质的量和由KH-560生成的-OH的物质的量总和的比值[”(-NCO)/”(-OH)]不变时,随着KH-560用量增大,胶膜的硬度、拉伸强度、100%定伸强度、表面接触角以及耐介质能力明显提高,断裂伸长率显著减小,并且化学改性的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异戊氧基乙烯丙为例,报道烃氧基乙酸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的催化合成。研究了各种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共合成了十二种酯。  相似文献   

8.
刘巧云  席海涛  孙小强 《江苏化工》2004,32(4):34-35,49
以对硝基苯酚与1,2-二溴乙烷反应,合成了有机中间体1-溴-2-对硝基苯氧基乙烷,同时得到另一副产物1,2-二对硝基苯氧基乙烷。对两者的溶解性能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并选用石油醚作溶剂,较好地分离并提纯了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有机硅材料》2003,17(3):49-49
华南理工大学的周新华等人采用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A - 1 74)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 ,得到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DSC、粒径及其分布、混合溶剂不溶解率等测试 ,证实了交联结构的存在。涂膜性能测试表明 ,A - 1 74极大地提高了聚丙烯酸酯的硬度、抗冲击性、耐水性、耐溶剂性和拉伸强度交联型硅丙共聚乳液  相似文献   

10.
通过 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KH-5 70 )与三甲基氯硅烷共水解 ,进一步发生缩合反应 ,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 (三甲基硅氧基 )硅烷。并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该单体的自聚乳液 ,对聚合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 ,用红外光谱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 ,研究了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发现采用有机硅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复配的乳化体系 ,可得到稳定性强、粒度适中的自聚乳液。  相似文献   

11.
以工业级杨梅栲胶粗品为原料,通过环氧丙烷醚化和脂肪酸(乙酸、丁酸和油酸)直接酯化的方式,构建增塑性能高、抗迁移性能好的栲胶聚丙氧基醚酯增塑剂(TEPEA、TEPEB和TEPEO)。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栲胶聚丙氧基多元醇和栲胶聚丙氧基醚酯的分子量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栲胶聚丙氧基醚酯增塑剂增塑后聚氯乙烯(PVC)制品(PVC/TEPEA、PVC/TEPEB和PVC/TEPEO)的表观形貌、力学性能、耐低温性能、耐挥发性能和耐溶剂迁移性能进行测试。此外,通过合成低分子量栲胶聚丙氧基乙酸酯(LTEPEA),并将其增塑后的PVC制品(PVC/LTEPEA)与PVC/TEPEA、PVC/TEPEB和PVC/TEPEO进行综合性能差异比较,研究丙氧基对栲胶基增塑剂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栲胶聚丙氧基醚酯增塑后PVC制品的综合性能与其结构中丙氧基聚合度及酯基上的烷基碳链长度有关;丙氧基聚合度大且酯基上碳链最短的栲胶聚丙氧基乙酯(TEPEA)增塑后的PVC制品的增塑、耐挥发和抗迁移性能均优于传统石油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后的PVC制品(PVC/DOP),表明...  相似文献   

12.
氯苯氧基苯酚作为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防霉剂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预计随着高纯度2,4-二氯苯酚的开发成功,氯苯氧基苯酚的产量将有较大增长。  相似文献   

13.
提供了一种更温和的方法代替Williamson反应制备香料环己氧基乙酸烯丙酯和异戊氧基乙酸烯丙酯。采用重氮乙酸乙酯(EDA)分别与环己醇和异戊醇在二水杨醛铜催化作用下进行O—H插入反应合成了上述香料的前体化合物环己氧基乙酸乙酯和异戊氧基乙酸乙酯,研究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和物料比例对插入反应收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二者的反应收率分别为83%和79%。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的最佳工艺。通过考察5种大孔树脂对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的洗脱及纯化性能,确定HZ801树脂为最佳树脂,并优化了该树脂分离纯化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上样量为1g·100g^-1填料。依次用50%乙醇、80%乙醇、90%乙醇梯度洗脱,异丙醇为结晶溶荆时.可得到纯度大于90%、总收率大于60%的双脱甲氧基姜黄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活性阴离子聚合方法,以四氢呋喃(THF)/环己烷(CYX)为溶剂、正丁基锂为引发剂,苯乙烯与4-叔丁氧基苯乙烯为单体合成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并表征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78℃,THF为溶剂时,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为1.23,共聚过程中4-叔丁氧基苯乙烯活性高于苯乙烯;m(THF)∶m(CYX)=5∶5的THF/CYX为溶剂,-30℃下所得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PDI为1.1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更窄且有利于降低聚合成本;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低于4-叔丁氧基苯乙烯均聚物,4-叔丁氧基苯乙烯含量越高,4-叔丁氧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tg越高。  相似文献   

16.
以蓖麻油酸和乙二醇丁醚为原料,经酯化、酰化两步反应合成了乙酰化蓖麻油酸丁氧基乙酯。运用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实验确定酯化和酰化反应的最佳条件:酯化反应中,蓖麻油酸与乙二醇丁醚物质的量比为1∶1.15,催化剂一水合硫酸氢钠用量为蓖麻油酸质量的2%,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90℃,蓖麻油酸丁氧基乙酯的酯化率可达98.8%;酰化反应中,蓖麻油酸丁氧基乙酯与醋酐物质的量比为1∶1.2,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蓖麻油酸丁氧基乙酯质量的3%,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h,酰化率达93.2%。采用红外光谱(FTIR)、质谱(HRMS)表征并确认了合成产物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还原剂酰氧基硼氢化钠的制备方法及其对酰胺及腈的选择性还原,方法简便、条件温和、收率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探索出了较好的合成N-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TRIS)为原料、十八烷基聚醚丙烯酸酯三甲基氯化铵和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为复合乳化体系、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为引发剂,采用预乳化乳液聚合反应,制备了阳离子型聚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PTRIS)乳液。探讨了预乳化方法对单体预乳化液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其表面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搅拌辅助超声均质的方法能获得粒径为229.4 nm、放置30天不分层的单体预乳化液;其乳液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75%、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PTRIS乳液外观均匀、单体转化率达到94.8%、无凝胶生成、平均粒径357.5 nm、多分散系数0.145、Zeta电位20.2 m V、稳定性良好;经阳离子型PTRIS乳液整理的棉布对水的接触角达135°,对二碘甲烷的接触角达117°,表面能为3.82 m N/m,具有优异的疏水疏油性能。  相似文献   

20.
2,5-二丁氧基-4-吡啶基苯基重氮氯化锌复盐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感光试剂2,5-二丁氧基-4-吡啶基苯基重氮氯化锌复盐。采用Williamson反应合成了1,4-二丁氧基苯,考察了各种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并得出最佳条件。利用元素分析、IR和1HNMR对最终产物和中间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感光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