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源氏物语》是距今一千年前诞生的世界首部长篇小说。虽说日本文学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但在中国文学史上能够与其匹敌的长篇小说恐怕只有《红楼梦》了。《红楼梦》不是以传统的汉文写成,而是采用白话文的形式,这使其成为清代以后中国阅读量最大读者范围最广的一部著作。将《源氏物语》与《红楼梦》进行对比,会发现有很多相似和不同之处。本文试图就两部著作中的主人公"光源氏"和"贾宝玉"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公元754年,熏香由中国传入日本,平安时代后,熏香成为日本宫廷贵族文化的标志物之一。日本平安时代创作的宫廷文学中有不少关于熏香的记载。《源氏物语》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通过分析《源氏物语.梅枝》一节中出现的熏香,可研究与之对应的调香人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源氏物语》成书于公元1001—1008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是日本文学史上不朽的国民文学,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之一。小说以日本平安王朝为背景,以主人公光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为主线,结合女性在当时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女性在封建时代的爱情,以及女性在男性世界中的角色扮演等现实情况,分析了日本平安时代的女性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4.
根据《东京爱情故事》《爱的力量》《结婚万岁》《恋爱世纪》等日本影视剧中女性的恋爱婚姻故事,分析了日本职场女性在恋爱和婚姻观念上表现出的一些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变化促成了女性婚恋观念的变化,而女性婚恋观念的变化又将对日本的社会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林黛玉和紫姬分别是我国古典文学经典《红楼梦》和日本平安时代文学巨著《源氏物语》中塑造的最具艺术魅力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们貌美如花,博学多才,对爱情或婚姻的追求始终不渝、忠贞不贰;一个孤高傲世,追求“知己”爱情,具有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思想以及反叛精神,为封建社会所不容,终至香消玉殒;一个贞淑娴静、温柔敦厚、“众善皆备”具有真正大家风范。作为传统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追随者,最终也难脱罗网,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两人精神气质迥异,追求幸福的方式差别很大,结局却如此地相似,都如此地凄惨,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6.
《南昌水专学报》2017,(5):87-90
《日本文学史》与《日本文学史序说》是分别由西乡信纲和加藤周一编著的非常有影响力的两种日本文学史。二者对日本历史上的汉文学作出了两种不同态度的表述,而这正是日本学者们在阐述日本汉文学在文学史上地位和价值时的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表述。文章对这两种表述进行对比和解读,揭示出汉文学在日本文学历史中的地位、日本文学史的叙述传统以及日本文学史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文学研究应该把握文学的基本价值尺度,这种尺度在不同文化类型和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要求。传统的中国文学,也包括中国文化圈的诸如日本、朝鲜的文学,是以意境作为基本审美尺度;传统的欧洲文学以及与《圣经》文化有关的中东文学,则以典型作为基本审美尺度。作为对传统的超越和反拔,当今文学有着新的基本尺度,从过程的角度来审视文学,文学的话语权力或者文学的话语权力关系就是这样的新尺度。从话语权力关系来看文学史,文学史上的古今之争,雅俗之辩,继承传统与鼓励反叛、提倡标新立异的分歧,强调作者自主性和强调社会生活的重要性的差异等问题,都是由这种话语权力关系所引申的。  相似文献   

8.
《新古今和歌集》作为日本古典和歌的重要典籍之一,开启了日本中世文学审美典范,承继并完善了平安时代以来日本传统的审美理念。其中的古典主义倾向是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新古今和歌集》中的古典主义产生的历史契机、古典主义的传承与转变以及通过具体的歌例分析古典主义的审美呈现来全方位、多角度地解析《新古今和歌集》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作家横光利一的文学理论作品《纯粹小说论》和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野间宏的文学理论作品《萨特论》都是在积极吸纳同时代西欧文学潮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对于文学创作方法和实践的独到思想,都为同时代的日本文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探讨两者间的传承和发展关系,从文学理论发展变化的角度展示了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从王蒙的红学研究、李商隐研究以及王蒙对古代优秀文学传统的继承和超越等方面探讨王蒙古代文学研究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创作的影响和意义。王蒙对《红楼梦》的研究强调了《红楼梦》作品的原生性,以及由原生性引发出的无限的“话题价值”,而内容的博大精深又决定了对它的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王蒙对李商隐诗歌的研究则主要表现在对《锦瑟》等无题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让人耳目一新,王蒙还阐述了李商隐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的处女作《我是猫》为长篇讽刺小说,作品打破了当时日本文坛盛行自然主义,题材仅限于男女恋爱和人情纠葛这一僵化、毫无生气的局面,给明治文坛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小说通过猫的视角,辛辣地讽刺了日本近代的文明开化,深刻地揭露了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2.
对刘勰批评体系建构的探讨,是《文心雕龙》研究中最富有成效的学术领域之一.然而,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内在连贯性或系统性出发,探讨这一系统性著作的研究却明显匮乏.用这种大视野来集中审视《文心雕龙》的文学观念,会有如下发现:从远古到汉代,中国文学批评形成了三种主要的文学观:以《尚书》为代表的宗教文学观,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的人文文学观,和以《毛诗序》为代表的教化文学观.刘勰继承了前人把文学理解为一个和谐过程的基本模式,重新认识了文学的性质、起源、思想和语言的形成及其功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综合文学观.这四种文学观之间的联系揭示了一个复杂的批评体系.这驳斥了人们普遍认为的中国传统批评没有一个连贯体系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三岛由纪夫对日本传统文学的阴柔之美的改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希腊艺术刚烈之风的吸纳,这对日本文坛传统的阴柔之美是一种疗救式的反拨。  相似文献   

14.
在《诗经》中存在着一批表达孤独情绪的人物形象群,这些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身份,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但在他们身上却同样渗透出深浓而悠远的孤独感受。具体而言,这些带着孤独情绪的人物形象群主要有如下四种基本类型,即恋爱中的孤独者、天各一方的孤独者、伤痛的孤独者、不为人理解的孤独者。对《诗经》中孤独者形象进行整理分类后,可以看出《诗经》所塑造的孤独者形象几乎涵盖了人类置身于社会所可能面临的诸种基本困境,是普世人类的生命图像。《诗经》中的孤独者形象塑造,丰富了《诗经》的艺术内涵,其孤独书写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举凡后世文学中出现的孤独者形象类型都可以追溯至此。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庄子》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格调、基本形象的分析,说明寓言是《庄子》一文最基本的文学构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庄子》在哲学和文学上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张炜的短篇小说《挖掘》被日本广播协会选定为中文讲座教材,这是张炜最早被译介到日本的作品.后来,《古船》《九月寓言》等相继被翻译成日语出版.张炜作品的日译本,翻译质量高,较好地传递了原作精神.日本研究者评价张炜,认为他是一个拒绝文学商品化的作家.对张炜文学作品的日本传播展开研究,有利于促进国内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以及翻译界的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17.
以《树叶裙》的意义内容为对象,进行了三重解读:一审视《树叶裙》的题材、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特征,这是一部很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二、将《树叶裙》放入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历史和传统中去思考,对它所负载的意义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三、把《树叶裙》中的女主人公艾伦作为当代人的一个实例,考察她大致经历的五个阶段,并从中引伸出作品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作品的叙事风格,既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也反映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以小说《儿子与情人》《虹》《公主》为例,分析了劳伦斯作品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19.
要研究日本文字的起源,首先必须研究日本古代文字与日本的源始语言的交流。日本直到公元四世纪中后期左右还只有用于交流的语言,即日本人通常的思想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唯一手段。所以,这些交流和信息传递只限于口头上的,而无文字记载。据日本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公元四世纪末与五世纪初叶,即日本的 神天皇时代,由阿直岐和王仁经朝鲜半岛前往日本,带去了中国的《论语》和《千字文》,从此,日本人不仅要阅读理解中文,而且要用汉字来表记日本语言,并由此逐步产生了训读与音读文字。当然,随着汉字传人日本之后,日本的学…  相似文献   

20.
汤亭亭的《女勇士》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的开山之作,在美国被作为教材和经典,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女勇士》的体裁、写作手法以及《女勇士》是否正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否真实代表了美国华裔移民的声音这些问题却一直处于争论中。通过文本内外的分析,认为《女勇士》属于自传文学,并以此为基础,就其创作手法和真实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