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介绍了多层多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框架的设计思路,包括预应力框架柱和梁,讨论了如何选择合理的曲线形状从而充分发挥预应力的效能以及如何保证部分预应力框架结构的延性,抗裂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多高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侧限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威  郑文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10):1538-1540,1568
多高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中框架柱侧向刚度较大时,侧向约束较为明显,张拉梁中预应力筋时,框架柱必将以预剪力的形式"吃掉"部分预加力,可引入侧限影响系数表达框架柱对预应力向框架梁中传递及设计计算的结果.以量大面广的"逐层浇筑,逐层张拉"的多高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高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侧限影响系数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与多高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预应力筋相对应的侧限影响系数的取用方法及进行框架梁设计验算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体系中拉索截面面积的取值方法,从理论上对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进行分析,推导出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计算公式.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不仅与构件的几何属性和材料属性有关,而且与预应力支撑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随着层间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基于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体系抗侧刚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出了预应力拉索截面面积设计公式,提出了一种预应力拉索截面面积设计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提出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公式的可行性,得到的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可以保证结构体系在设计的外荷载作用下,满足设计对于结构层间位移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框架次弯矩与连续梁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探讨了预应力框架等效荷载次弯矩与轴次弯矩产生的机理及其计算方法,分析了次弯矩对弯矩调幅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考虑次弯矩影响的预应力框架弯矩调幅设计建议,该建议采用总量控制的方法,并考虑了次弯矩的有利作用与不利作用,可以对预应力框架调幅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出将预应力砼框架顶层边柱设计为无粘接预应力砼柱的经济而实用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钢筋砼顶层边柱中配筋过多且施工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爱林  赵亮  刘学春  孙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40(12):1804-1809,1819
为了研究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体系中拉索初始预拉力的取值方法, 从理论上对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体系进行分析, 推导出预应力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拉索初始预拉力的取值公式, 得到预应力拉索初始预拉力与结构层间位移角之间的关系.采用反弯点法, 推导出预应力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计算公式, 得到预应力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抗侧刚度与构件的材料属性、截面属性、预应力拉索与水平面的倾角有关, 与拉索的初始预拉力无关.基于推导出的预应力拉索初始预拉力和层间位移角的关系公式, 提出一种预应力拉索初始预拉力的设计方法, 通过算例验证了提出的预应力拉索初始预拉力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保证结构体系在设计的外荷载作用下, 卸载索不退出工作, 而增载索的安全储备提高了30%左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框架-自复位墙结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将自复位墙简化成刚体,框架等效成单质点体系,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重点考察了预应力筋、阻尼器以及框架设计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框架-自复位墙结构完全卸载后是否存在残余位移与墙体自重、预应力筋初始力、阻尼器屈服力及框架屈服力的大小有关;提高阻尼器或框架的屈服力可以提高框架-自复位墙结构的耗能能力,而增加预应力筋、阻尼器或框架的弹性刚度,均会降低其耗能能力;框架-自复位墙结构的耗能能力与预应力筋初始力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可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但其对核心区抗剪强度的贡献仍存在争论。重点从平面框架节点和空间框架节点两方面对预应力混凝土(PC)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采用38组PC节点试验数据对节点现行抗剪设计公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现行设计公式均不同程度地偏于保守,且预测精度普遍较低。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框架弯矩调幅规律与连续梁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通过对柱梁线刚度比、外荷载形式、次弯矩和柱铰可行性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预应力框架弯矩调幅设计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西安市西高新区幼儿园预应力框架结构预应力梁反拱的工程实测结果,并与现行计算理论的计算结果相比较,通过对预应力框架的受力分析,提出考虑预应力框架与非预应力框架在次梁及楼板的约束下整体协同工作的结构计算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单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侧限影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采用连续通长布置、分段搭接布置及局部重叠布置三种预应力筋布置方式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考虑侧限影响的计算模型差异,建立了连续通长布置预应力筋的单层多跨框架侧限影响系数计算公式,提出了分段搭接布置预应力筋及局部重叠布置预应力筋时侧限影响的分析方法,为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经典方法和统一方法解决复杂结构的侧限影响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评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健康状态,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状态综合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层析分析法(AHP)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底层-中间层-顶层的三层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层指标状态和总体评估状态的等级划分,制定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状态评估体系中各层指标的定量指标评判标准。其次选择了梯形和半梯形的隶属函数,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模糊综合评估法的主要步骤,提出了状态评估体系中各层指标常权、变权和评判向量的计算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在钦江三桥的状态评估中。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状态评估方法可以评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状态,采用该方法评估的钦江三桥的状态为"优秀",与桥梁的荷载试验结果一致,评估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钢筋的存在改变了混混土结构的受力特点,普通混凝土结构的分析方法不能充分考虑预就风筋的影响。本文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分析预应力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模型。该模型以杆单元模型为基础,考虑箍筋和截面剪力分布,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混凝土开裂破坏,以及粘结应力。通过尖力混凝土框架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斜腿倾角对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桥受力性能的影响,结合某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桥的优化设计,分析了斜腿倾角变化对桥梁控制截面的内力、应力和位移的影响规律.从有利于桥梁承受弯矩、剪力和轴力,有利于控制最大应力和位移等不同角度,得出了适宜的斜腿倾角取值范围.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推荐该桥的斜腿倾角范围为40°50°.研究成果对类似桥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空腹楼盖结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预应力空腹楼盖1/2缩尺模型在使用荷载和承载能力限荷载下的试验观测,探讨了空腹楼盖在加载过程中的空间工作性能,包括刚度,裂缝、破坏形式、破坏荷载和预应力筋的应力状态。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系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使用荷载下满足设计要求,破坏殂式塑性破坏,结构的徐变具有收敛性等  相似文献   

16.
三种套建结构在既有房屋增层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既有房屋套建增层改造决策系统和技术措施,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套建增层;新增结构一层顶采用内置预应力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框架梁的框架结构套建增层;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套建增层的设计与施工要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套建增层,不但可实现施工过程中底层楼盖的自承重,而且与其他方案相比,结构整体造价低,施工周期短.因此,在既有房屋套建增层改造中应优先选择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空腹楼盖结构及其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适应市场对大跨度楼盖结构的需要,在总结当前楼盖体系主要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大跨度预应力空腹楼盖结构”体系。此结构不仅可满足跨度18m左右的建筑需要,且使楼盖结构层高度相对降低。并对这一结构进行了初步设计和内力分析,从而证实了其良好的空间工作性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估算体外预应力梁的长期性能,基于混凝土层模型,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简化成平面杆系结构,采用步进计算方法进行时随分析,考虑力筋应力增量、二次效应、材料的收缩、徐变和松弛等因素.编制时随分析程序,对体外预应力梁和内置无粘结梁的预应力长期损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跨高比较小的体外预应力梁与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梁之间预应力长期损失差别很小,设计中可沿用已有的无粘结预应力长期损失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在对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时,根据其结构特点和加载方式,提出了一种叫曲率力法的非线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有限元原理和增量理论,在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加载过程中用力法求解,加载的步长增量是截面的曲率,并以此来反求外荷载的增量,文中首先说明了该方法的基本假定和材料的本构关系,接着以一单层单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为例,推导了该方法的原理和步骤,最后,文中利用以该方法编制的非线性程序对两榀预应力框架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和试验测试的过程及结果吻合较好,为预应力框架结构分析增添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