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三辊辊模拉拔的变形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引入数值解析法对辊模拉拔的辊拉力和辊压力进行了理论解析。同时,对变形区内的应力应变分布特征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现论解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1.实验与理论解析的结果一致。 2.拉拔条件对辊拉力和辊压力有影响,其中,后张力影响较强,润滑条件影响较弱。辊模拉拔辊拉力明显小于固定辊模拉拔。 3.辊模拉拔的宽展受拉拔条件影响,自由辊模拉拔宽展大于固定辊模拉拔。 4.辊模拉拔变形区内的应力应变分布特征完全不同于固定辊模拉拔,而倾向于轧制过程。 5.进行了三辊辊模拉拔螺纹钢筋的实验,拉出了φ4.0mm螺纹钢筋。  相似文献   

2.
针对进口连续拉拔机组,独创设计了可配套使用二连式辊模,并首次很好的解决了惯用模的辊模后的安装问题,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采用二辊五道次辊模拉拔方法成形豆形截面钢丝.依据豆形截面钢丝形状的特殊性及AISI70号钢材的特性,设计了各道次孔型形状.其中第一、二、四、五道次的道次压缩率相等,辊子采用横辊摆放;第三道次的道次压缩率为0,该道次的辊子采用与横辊呈90°的立辊摆放.计算并设计出各道次辊模组成的孔型型腔的截面尺寸和形状,再利用Deform-3D模拟软件对五道次辊拉拔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工件辊模拉拔过程的变形机理,并对辊模拉拔过程中工件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模具的载荷等进行了分析,同时选取特殊点进行应力应变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辊模拉拔方法生产的豆形截面钢丝,其成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辊模拉拔与固定模拉拔钢丝的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从微观组织上探讨了两种生产方式下钢丝性能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碳钢丝和低碳丝经过辊模拉拔能获得更强烈的(110)丝织构,变形均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辊模拉拔技术对圆形外管和Y型内芯进行机械复合,该技术和传统拉拔复合技术相比的主要优势是提高了成形质量,减少了加工能耗。为了探究采用辊模拉拔技术复合后外管和内芯间的抗拉脱力变化,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内外复合三通管辊模拉拔机械复合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外管和内芯间的残余接触压力,运用公式估算出外管和内芯间的抗拉脱力。  相似文献   

6.
阳东海  沈永国 《特殊钢》1997,18(4):33-36
辊模拉拔是一种先进的线材生产方法,60年代后期开始在生产中应用。从1964年在加拿大开始,到1982年全世界已有近150条包括有辊拔机在内的生产线。该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做了大量的设计和实验研究工作。目前,在冷拔螺纹钢筋、异型管、  相似文献   

7.
李连诗  阳东海 《钢铁》1997,32(10):34-37
通过实验分析了辊拔合金钢棒材的优缺点及其变形特点,运动学特点和力参数,指出辊模拔制合金钢棒材比辊拔丝更能发挥其优越性,并提出了辊模和固定模串联组合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钢管短芯棒拉拔过程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带芯棒拉拔过程的模拟,分析了在拉拔过程中芯模应力和钢管应力的分布特点。芯模的最大应力出现在芯模的浅表层,在周向表面上呈点状分布,而芯模其他部位承受的应力并不是很大。在拉拔过程中,芯模最大应力从芯模的定径带和前倒角交界处附近转移到芯模定径带靠近芯模锥面附近。芯模的这种应力分布状况和芯模的失效形式密切相关,芯模应力在周向呈点状分布使得芯模局部容易产生粘着磨损,芯模的定径带附近承受交变的最大应力使得芯模容易产生微裂纹.微裂纹的扩展使得芯模开裂。钢管周向和径向的应力值不大,而轴向应力值较大,最大轴向应力出现在钢管与芯模的接触部位。  相似文献   

9.
精密异型钛材辊模拉轧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精密异型钛材难以加工的原因,简述了辊模拉拔法的原理、特点和优越性。设计、制作了4辊辊拉模,并用于生产实践,加工精密异型钛材。介绍了试生产工艺、试生产结果并对辊模拉拔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采用辊模拉拔工艺加工精密异型钛材,克服了钛材变形抗力大,难加工的缺点,能够显著减少拉拔力,增加道次加工率,提高拉拔速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拉拔有色金属圆管的配模工艺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文章介绍了以外径减缩系数K_D和壁厚减缩系数K_s为中心的“K系列参数”,它对分析拉拉圆管配模设计具有实用价值。文章提出了拉拔有色金属圆管的K系列参数的“极限值”数据,可供具体配模设计时参考。文章对K系列参数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实验分析了辊拔合金钢棒材的优缺点及其变形特点,运动学特点与力参数。指出滚模拔制合金钢棒线材比滚模拔丝更能发挥出它的优越性,并提出了滚模和固定模串联组合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2.
13.
With the use of the inversion method when analyzing the kinematics of the deformation center,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power parameters of the drawing process in roller dies (RDs) is developed. Design formulas are obtained to determine the contact stresses and drawing stress as a func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both to select a rational design of the roller die by the specified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drawing process and to find optimum paths of drawing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 specific design of RDs.  相似文献   

14.
李正邦 《钢铁》2005,40(1):1-7
多年来我国以出口钨铁、钼铁、钒铁为主,造成资源廉价出口。因此,有必要综合应用熔融还原、电渣重熔、微合金化等高新技术生产优质高速钢,以提高冶金质量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缩短生产流程,减轻环境负担。同时,建立生产基地,并按国际生产标准深加工成刀具、模具、冷轧轧辊等产品,满足国内制造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在国际市场上变资源出口为制品出口,提高出口效益。  相似文献   

15.
发展我国高速钢的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正邦 《中国钨业》2004,19(5):1-7,14
为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钨、钼、钒矿物资源,综合应用熔融还原、电渣重熔、微合金化等高新技术,生产优质高速钢。达到提高冶金质量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缩短生产流程,减轻环境负担。同时,建立生产基地,并按国际生产标准深加工成刀具、模具、冷轧轧辊等产品,满足国内制造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在国际市场上变资源出口为制品出口。  相似文献   

16.
臧勇  穆磊  吴迪平  秦勤  郜志英 《工程科学学报》2013,35(10):1360-1367
研究了在没有压下辊的情况下滚压冲裁过程的运动学特性,据此提出了通孔滚压冲裁模具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基于Shear Failure韧性断裂准则和任意拉格朗日一欧拉自适应网格技术的45号钢薄板滚压冲裁过程有限元仿真,分析了主要参数对断面质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方形孔滚压冲裁时,前后刃口依次经历板带弯曲、凸模压入、裂纹产生和发展、断裂和凸模拔出五个阶段;滚压冲裁断面的主要质量缺陷包括断面垂直度、毛刺、塌角、压痕等;影响滚压冲裁断面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侧隙、凸模高度、辊子半径等.减小标称侧隙和凸模高度、增大辊子半径均会使断面质量提高,其中又以对断面垂直度和毛刺高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对于45号钢一类的碳钢,后刃口标称侧隙以板厚的5%-10%为宜,前刃口标称侧隙可以更小:辊子半径应以大于板厚的100-150倍为宜;在保证板材完全断裂的前提下,应使凸模高度尽量减小.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the equipment needed for metal-processing operation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reduction with piercing.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es: deforming dies, cutting dies, adjustable dies, facetted dies, sectional dies, etc.  相似文献   

18.
选择表面致密化工艺主要包括挤压致密化和滚压致密化,本文基于表面致密化零件的生产,从零件性能检测方面对比分析挤压致密化和滚压致密化工艺的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制备出的零件在齿廓处均能形成一层均匀的表面致密层,零件的表面强度和表面硬度均得到较大提高;挤压致密化工艺会导致烧结件端面翻边,容易造成后续烧结件外观质量问题,而滚压致密化工艺则不会产生类似外观质量问题;挤压致密化工艺中零件挤压进给量取决于模具尺寸,挤压进给量无法随意调整,并且随着模具径向尺寸的磨损,挤压进给量会变化且不可控,而滚压致密化工艺通过调节两副滚轮模具中心轴的距离,可以快速调整零件滚压进给量,制备出符合要求的表面致密层。因此,滚压致密化工艺优于挤压致密化工艺。  相似文献   

19.
 运用有限元方法对H型钢万能轧制过程水平辊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水平辊辊面温度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与H型钢腹板部位接触的水平辊辊面温度较低,与H型钢R角部位接触的水平辊辊面温度最高。此外,还完成了小型H型钢万能轧机水平辊冷却试验,水平辊冷却方式分别为气雾冷却和水冷,试验结果表明:轧辊采用气雾冷却方式进行冷却时,型钢腹板残留冷却水较少且型钢表面温差较小,轧辊辊面温差和轧辊磨损程度均较小,且轧后轧辊温度更容易降至室温。总体而言,轧辊采用气雾冷却效果比采用水冷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