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leven 《电脑迷》2013,(2):74
在这个信息时代,其实真正能代表你的恐怕只有你的密码了。在现实中,查询手机费用要输入密码,银行取款要输入密码,开启保险箱要使用密码,就连小区的门禁也是密码;在网络里,上网收发邮件、聊天、购物……在注册用户名时都需要一个密码。然而不少人直接选择了手机号码、生日等简单易记的密码,这使得黑客几乎毫不费事就能获  相似文献   

2.
常玩QQ的用户都知道,QQ网络硬盘可以加密。但是,如果你是低级用 户则会得到一提示:网络硬盘加密只对QQ高级用户开通。这样就拿它没有办 法了。其实普通用户也可以对QQ网络硬盘加密:先确保所使用的QQ号已经申 请密码保护,然后去找回密码,在“密码类型”中选中“QQ网络硬盘”, 最后到“重设QQ网络硬盘密码”的邮件中的链接去设一个密码即可。当你再 打开“网络硬盘”时则需要输入密码才可访问了。是不是很简单啊!  相似文献   

3.
网络     
Q1宽带不能保存密码问:我使用Windows XP系统自带的ADSL拨号程序连接网络,现在每次拨号上网都需要输入密码才行,在拨号框中的"保存密码"框成灰色不可用状态。请问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窥探局域网中的密码.工具是最重要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使用“局域网密码嗅探器”来监视局域网中的一举一动。“局域网密码嗅探器”是网络嗅探器.用于网络监听.只需要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就可以截获整个局域网中的IP数据包.并对明传送的数据包协议(例如HTTP、POP、FTP)进行解析.并提取其中的账号和密码。  相似文献   

5.
假如有人问,你现在总共用了多少个不同的密码?相信大部分人都需要想一想,邮箱、QQ、银行卡、网络帐号……为了使密码更安全,还要采用不同并且复杂的密码,不然被盗就麻烦了。旅途中,要使用本本,又怕别人偷窥密码,造成损失,更是两难。再者密码多了,忘记一两个是很平常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与网络》2011,(1):38-38
我们在登录不同类型网站的时间,特别是在网络浏览的时间,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强有力的密码管理策略看上去可能会是自身无法克服的挑战。不过,还是有一些技巧和窍门可以用来提高密码管理的方便性的。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密码保存在经过加密的文本文件中。当需要使用其中的密码时.就可以通过单独的密码对其进行解密。  相似文献   

7.
各种网络密码,比如拨号上网密码、无线网络密码、网上邻居密码,对于稍懂点网络知识,会熟练使用工具的朋友来说,破解也不是难事。  相似文献   

8.
《电脑爱好者》2012,(18):21-21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生活已被各种密码所包围:用银行卡取钱,要输密码;查询手机费用,要输密码;进入小区门禁,也要输密码;网络中,收发邮件、聊天、购物,都要密码注册…”密码,似乎成了与外界接触的通行证。没有密码,隐私没了保障;有了密码,“记不住、被盗”的隐患也让我们的安全感无处安放。在北京工作,28岁的吴小姐是个网上购物迷,吴小姐说,上淘宝购物需要登录密码,支付需要支付密码,网上银行要有网站登录密码,进入支付界面还要证书密码,支付时还需要填网上银行的支付密码。“买个东西一共至少需要输入5个密码,每个密码还有各自的设置规定,比如有的是8位,有的是6位,有的要字母和数字组合,有的还要有大写字母。”吴小姐苦恼地说。“越来越多的密码让深陷其中的人们徒增烦恼。”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咨询师刘宝锋表示,不少人因记不起密码变得焦躁不安,甚至陷入紧张情绪中,一见到密码就害怕。  相似文献   

9.
密码是网络安全的基石,实现我国网络安全和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密码人才培养是必备基础和先决条件。当前,我国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中密码使用不规范、不健全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密码应用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密码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密码合规、正确、有效应用的瓶颈。我国亟需加强密码学科与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密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很多单位都开始使用高端的网络存储器Buffalo TeraStation,虽然我们无论是在Windows XP还是在Windows Vista系统下都可以正常访问,但是如果是在Windows Vista系统下访问Buffalo TeraStation,每次都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总是无法记住Buffalo TeraStation的用户名和密码。  相似文献   

11.
假如有人问,你现在总共用了多少个不同的密码?相信大部分人都需要想一想,邮箱、QQ、银行卡、网络帐号……为了使密码更安全.还要采用不同并且复杂的密码.不然被盗就麻烦了。旅途中.要使用本本.又怕别人偷窥密码.造成损失.更是两难。  相似文献   

12.
张淑华 《程序员》2001,(12):53-54
随着计算机使用的日益普及,人们在登录不同的系统需要输入不同的登录密码,以获得不同操作权限。登录公司内部网络、个人邮箱、在家拨号上网以及登录OICQ或MSN进行网上聊天,甚至登录银行业务系统进行转帐或购物等等,每一次的登录都需要您输入自己的密码。如果您有多个邮箱,那您分别得为它们设置密码。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上有很多有意思的服务.如社区.聊天.商城.校友录等。但大多都需要你用注册的账户和密码登录.才能使用。一大堆账号和密码不易记住不说.每次都要这样重复劳动也实在让人厌烦。“网络螃蟹”是一个实现整个互联网统一登录的网站.让你轻轻松松“横行”网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顾纯祥  王磊  祝跃飞 《计算机工程》2005,31(24):166-168
着重研究了无线自组网络上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的密钥生成问题,设计了一个分布式的密钥生成协议。该协议不需要预先分发任何秘密信息,不需要假设用户间存在安全信道和可信第三方,在设定系统参数后,自组网络的各站点运行该协议,就可以安全有效地生成与自己身份相对应的用户私钥,从而有效地使用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实现自组网络内部的端到端认证和保密通信。  相似文献   

15.
现在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中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户名/密码方式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每个用户的密码是由用户自己设定的,只有自己才知道。只要能够正确输入密码,计算机就认为操作者是合法用户。实际上,由于密码是静态的数据,在验证过程中需要在计算机内存中和网络中传输,而每次验证使用的验证信息都是相同的,很容易被驻留在计算机内存中的木马程序或网络中的监听设备截获。因此用户名/密码方式在保密要求稍高一些的地方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极不安全的身份认证方式。IC卡认证IC卡是一种内置集成电路的芯片,芯片…  相似文献   

16.
密码的谜底     
据说,早在公元前1500年,就有个陶工用密码隐藏上釉秘方,他成了我们知道的最早编码人。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开始使用密码器,他们将带子缠在木棍上,沿木棍纵轴方向写上明文,解下来的带子就只能是杂乱无章的字符了。解密时,只要找到相同直径的木棍,把带子缠上去就可以读出有意义的明文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密码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品”,去银行你需要输入提款密码,手机充值时需要密码……科技的发展,让“密码”的等级逐步提升,它已经不再仅仅是由字符组成的了:使用信用卡,那么你的签名就是密码;使用指纹,那么你的手就是密码;使用面部识别,脸自然就成了密码;更高等级的眼角膜“密码”,大多数人就只能在电影中看到了吧!用过电脑的人,多少都会和密码打过交道吧,首先就是登录密码,再来就是给文件加个密码,QQ的密码,WinRAR的压缩密码……面对如此多的密码,你有没有产生过疑问,它们安全吗?怎样才能让它们安全?这么多密码,怎么才能管理呢?Mr.CFan将为大家带来关于密码的最新最前沿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与网络》2008,(21):14-15
好的密码往往是指一定长度并包含不同类型字符的密码。虽然使用不同的密码来登录每一个需要输入密码登录的网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但是要想记住所有的密码确实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下面将分别介绍四种密码保护程序,这些保护程序能够在你需要密码的  相似文献   

18.
zzl 《电脑迷》2014,(5):75-75
随着CSDN密码泄露事件后,紧接着人人、开心、世纪佳缘以及百合网用户账户密码被爆出泄密事件够,你还敢使用同一个密码吗?虽然说不同服务要使用不同的密码,但是这么多网站,这么多密码谁能记得住?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密码管理工具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主流的LastPass和1Password都是使用了https安全协议,不过LastPass的中文页面却要亲民不少,在这类密码工具的帮助下,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密码,其它服务的密码就靠软件来输入。  相似文献   

19.
个人密码安全,不同的网络系统使用不同的密码,对于重要的系统使用更为安全的密码,绝对不要所有系统使用同一个密码。对于那些偶尔登录的论坛,可以设置简单的密码,对于重要的信息、电子邮件、网上银行之类,必需设置为复杂的密码,不要把论坛、电子邮箱和银行账户设置成同一个密码。探讨了在Windows 8中系统密码设置、密码安全管理以及网络浏览密码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莉 《电脑迷》2009,(24):54-54
用户和密码是我们在电脑和网络世界的通行证。但是很多时候,重复地输入用户和密码令我们变得烦不胜烦,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使用体验。不过,有了Windows 7的凭据管理器,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它将访问凭据(用户、密码、证书等)保存起来,并在需要时自动完成认证过程,这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