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000 kV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工程中,有关联双柱组合耐张塔采取软跳线方式可取消其跳线横担,减小塔身尺寸和杆塔呼称高度,降低工程投资。分析了有关联双柱组合耐张塔软跳线的特点以及跳线串悬垂角、软跳线张力的计算方法。以1000 kV淮南—上海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工程为例,计算了4种型号的有关联双柱组合耐张塔的跳线串悬垂角、软跳线张力,结果表明常规跳线线夹已不能满足要求,建议专门研制超高压软跳线线夹。  相似文献   

2.
交流特高压单柱组合耐张塔软跳线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000 kV淮南-上海输电线路工程采用了单柱组合耐张塔,单柱组合耐张塔2 个单柱塔之间的跳线采用了软跳线。从施工的角度看,需要根据软跳线的设计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结合单柱组合耐张塔软跳线真型试验,对单柱组合耐张塔软跳线施工工艺进行探讨,为1 000 kV 淮南-上海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自挂式跳线和关联跳线、刚性跳线和软跳线的特点,指出对于1000 kV特高压线路使用的单柱组合耐张塔,无关联侧跳线以自挂式刚性跳线为好,对有关联侧跳线则推荐采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关联型软跳线.因关联式软跳线具有承力的特点,故跳线系统的计算较为复杂;跳线串偏角和跳线对跳线串末端的张力是跳线计算的边界条件;对跳线串末端至耐张线夹之间的跳线可以按孤立档进行计算;跳线计算应寻求满足边界条件下的张力最小值,计算成果作为跳线施工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4.
单柱组合耐张塔跳线设计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自挂式跳线和关联跳线、刚性跳线和软跳线的特点,指出对于1000 kV特高压线路使用的单柱组合耐张塔,无关联侧跳线以自挂式刚性跳线为好,对有关联侧跳线则推荐采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关联型软跳线。因关联式软跳线具有承力的特点,故跳线系统的计算较为复杂;跳线串偏角和跳线对跳线串末端的张力是跳线计算的边界条件;对跳线串末端至耐张线夹之间的跳线可以按孤立档进行计算;跳线计算应寻求满足边界条件下的张力最小值,计算成果作为跳线施工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5.
1 000 kV特高压交流双回路输电线路的换位设计复杂,分析了三柱换位设计的优缺点,针对其占地多、跳线设计复杂、施工要求高的特点,研究了一种新型双柱换位塔。介绍了双柱换位塔的跳线布置方式、电磁环境、防雷水平以及跳线金具串的设计,并将其与三柱换位塔在走廊占地、塔重等方面进行综合经济指标比较,结果表明双柱换位塔更具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李显鑫 《电力建设》2013,(12):53-57
结合单柱组合耐张塔各单塔相互独立、可自由组合、杆塔单件质量较小的特点,分析了该种塔在终端和分歧方面的应用前景,以及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优势。对伞型耐张塔和单柱组合耐张塔,分别从简化设计及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柱组合耐张塔具有更加灵活、经济的特点,可以拓展应用到变电站出线终端塔和分歧塔;从铁塔最大构件的长度、质量和基础配置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单柱组合耐张塔能够有效解决山地条件下的施工、运输困难,在河网泥沼等软弱地基可以使用大开挖基础以降低基础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7.
1000 kV交流双回路单柱组合耐张塔型式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1000 kV交流特高压双回输电线路中使用鼓(伞)型耐张塔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耐张塔型——单柱组合耐张塔,其特点是分塔挂线、无导线横担、水平布置跳线、灵活性好、施工方便等,与鼓(伞)型塔相比,在杆塔高度、塔重、横担长度、跳线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性较为优越。最后提出了该塔在电磁环境、跳线、防雷等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特高压金具电晕现象和无线电干扰现象,结合国内第1次完成的1000kV交流特高压金具电气试验方案的制定及试验情况的分析,对目前特高压金具电气试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试验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特高压交流双回线路中单柱组合耐张换位塔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显鑫  卢玉 《电力建设》2009,30(2):22-24
文章介绍了在淮南-上海1000kV特高压双回输电线路工程中,使用单柱组合耐张塔实现换位的方法,并将单柱组合耐张换位塔与传统双回路"丰"字型耐张换位塔进行比较。指出使用单柱组合耐张换位塔时,在调整主副塔的相互配合关系以及进行跳线、跳线串和跳线金具等部分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某1 000 kV交流双回输电线路工程中使用的钢管单柱组合耐张塔,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的方法,用梁杆混合单元,对不同斜材布置形式下的丰材内力进行计算,从而提出较为合适的塔身斜材布置形式.另外,分析塔腿主材和塔腿斜材不同分段情况下塔腿主材的内力,提出较为合适的塔腿结构布置形式.结果表明,采用梁杆混合单元分析主材内力较为合适,并且在分析时将辅助材放到模型中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特高压输电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华  文习山  舒翔  周青山 《湖北电力》2004,28(4):52-53,62
讨论了特高压输电的优点,和强电场对周围环境、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电晕产生的电磁脉冲对无线电和电视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1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区的研究与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是中国第一个特高压工程。为了加强该工程线路状态的运行管理,提高运行单位制定针对性的覆冰巡视、线路检修专项措施的工作效率,有必要对该工程线路进行覆冰区划分的研究。为此,笔者调查分析了该工程河南段输电线路覆冰的特征,通过对该工程河南段输电线路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并分析了省气象局提供的沿线历年气象资料,采集了沿线地形地貌图片,最后依据沿线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确定了线路覆冰区的划分。实际应用表明,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区的划分为开展特高压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导线覆冰机理、冰情预测及防冰除冰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途径山东境内第一条特高压交流线路,重点讨论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的电磁环境问题,同时给出电磁环境要求下的线路走廊宽度及邻近或跨越房屋时的对地距离,可为设计和运行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压电气试验中常碰到的问题:试验电源容量不足;在接地故障点查找中缺少能输出稳定直流电流的试验设备等,根据多年试验经验提出了采取的解决办法,介绍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应用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试验中关于电源补偿、调节、限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雨雪天气下特高压交流单回试验线段电晕损失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在雨天、雪天气象条件下的电晕损失特性,基于我国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单回试验线段展开实测研究,采用研制的光电数字化输电线路电晕损失监测系统,实现了试验线段电晕损失全天候条件下实时在线测量,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不同降雨率及大雪气象条件下电晕损失。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运行电压下,特高压交流单回试验线段雨天单相单位长度电晕损失约为20~60 W/m,在大雪气象条件下,根据监测结果,特高压交流单回试验线段单位长度电晕损失最大值为:边相达到53.54 W/m,中相达到62.95 W/m,与等值降雨率推算结果较为符合。电晕损失随降雨率增大呈非线性增长,在大雨条件下逐渐趋于饱和,并初步获得8×LGJ-500/35分裂导线降雨率与电晕损失拟合模型。该试验获得的特高压交流单回试验线段电晕损失实测结果,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导线选型设计及运行经济性衡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雨天电晕损失评估的关键数据,采用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试验线段、特高压电晕笼两种试验手段,应用光纤数字化测量方法监测雨天气象条件下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试验线段电晕损失,测量特高压电晕笼人工淋雨降雨率为12、16、20 mm/h条件下8×LGJ-630分裂导线电晕损失。并采用有效电晕损失等效计算方法,对电晕笼与试验线段试验结果进行等效计算分析。电晕笼与试验线段电晕损失基本等效,其误差在±6.5%范围内。研究结果验证了电晕笼分裂导线电晕损失试验结果与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试验线段雨天监测结果的一致性,同时证明了有效电晕损失等效计算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将淋雨条件下电晕笼分裂导线电晕损失等效换算成特高压交流线路,研究成果可为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电晕损失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000 kV特高压变压器现场绕组变形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国内首台1 000 kV特高压变压器现场绕组变形测量试验为例,介绍了采用频率响应法(FRA)和短路阻抗法(SCR)对特高压变压器绕组变形进行综合判断的情况,详细说明了2种方法的特点、现场试验技术和测量结果,有效提高了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