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某尾矿库堆存有大量的钒钛磁铁矿尾矿,其中铁、钛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具有很高的再回收利用价值.为给该尾矿的综合回收提供指导,从元素的化学组成及赋存状态、矿物组成及含量、主要矿物的解离特征、主要矿物的浸染粒度等方面,对尾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尾矿全铁品位10.40%、TiO2品位3.33%,V2O5品...  相似文献   

2.
针对加拿大某钒钛磁铁矿的矿石特点,利用MLA(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光学显微镜、XRD、XRF等多种分析手段对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含钛矿物的嵌布粒度及解离度特征,有益元素的赋存状态,为该矿的选冶工艺、流程制定及提高回收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攀西钒钛磁铁矿攀枝花、白马、太和和红格4大矿区和选厂的矿样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研究,认为红格作为超大型铬铁矿矿床,其铬元素的研究和利用必须与其他矿区区分。红格矿区铬有五种产出形式,铬钛铁矿含铬最高但矿物含量甚微,故铬元素主要赋存于钛磁铁矿-铬钛磁铁矿和铬钛磁铁矿中,且铬含量严格受矿石基性程度的控制,多分布于橄辉岩、辉石岩中,在以后的开发利用中需要加强对上述岩石的监测,而铬的单矿物是否会随之增加仍有待继续研究,最终方可制定合理的综合利用措施。而其他三大矿区铬元素则主要赋存于钛磁铁矿中,钛磁铁矿亦是铁精矿的主要回收矿物,结合铬元素的利用现状,认为在目前的选矿工艺下,在提高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同时,钒、铬的选矿回收率也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吉林省某地区钒钛磁铁矿矿石的特点,利用多种分析检测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钛磁铁矿粒度以及矿石的结构构造等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期为该矿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翟雪  曹亦俊  吴晓燕 《矿冶》2015,24(4):84-88
本试验对某新探明含硫磁铁矿原矿进行了化学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等工艺矿物学综合分析与研究。系统全面的了解了该含硫磁铁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等,阐明了影响选矿工艺的矿物学因素,并提出了适合该矿石的分选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揭示了朝阳钒钛磁铁矿石的矿物组成,铁、钛的赋存形式,矿石的结构、构造,主要有用矿物的嵌布特性和有价矿物的单体解离难易程度,是该钒钛磁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甘肃某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样品采用化学多项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显微镜下鉴定及MLA矿物自动分析仪等手段进行了化学和矿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含量较少,仅占9.06%,非金属矿物广泛存在且种类复杂;磁性铁和钛铁矿含量较低;磁铁矿粒度较细,且与钛铁矿共生关系较为紧密,钛铁矿及其集合体粒度相对较粗;主要非金属矿物橄榄石、角闪石、辉石和长石等粒度较粗。该研究结果为该矿区钒钛磁铁矿评价以及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安徽某含硫磁铁矿的工艺矿物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冶》2015,(4)
对安徽某新探明含硫磁铁矿原矿进行了化学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等工艺矿物学综合分析与研究。系统全面的了解了该含硫磁铁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等,阐明了影响选矿工艺的矿物学因素,并提出了适合该矿石的分选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朝阳某钒钛磁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揭示了朝阳钒钛磁铁矿石的矿物组成,铁、钛的赋存形式,矿石的结构、构造,主要有用矿物的嵌布特性和有价矿物的单体解离难易程度,是该钒钛磁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昌太和铁矿是攀西地区著名的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矿床中的铁钛氧化物与硫化物广泛共生。本文对太和钒钛磁铁矿中的硫化物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硫化物主要包括磁黄铁矿和黄铁矿,二者的粒度分布适中,主要粒度分布在区间在20μm以上,单体含量达到60%以上,主要连生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绿泥石、辉石等。研究表明,如果在分选流程中增加浮硫作业,既可以增加硫化物的回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铁精矿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多元素化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陕西洋县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该尾矿粒级主要集中在+75 μm区间内,主要由Si、Al、Fe、Ca、Mg、Na等元素组成;尾矿中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辉石等脉石矿物,以及少量的钛铁矿...  相似文献   

12.
通过X射线衍射、矿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辽西某钒钛磁铁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磁铁矿含量很少,铁矿物主要为假象赤铁矿,钛铁矿是主要的钛矿物,脉石矿物以长石和辉石为主;矿石中大部分钒钛磁铁矿发生了假象赤铁矿化而导致其磁性变弱;钒钛磁铁矿晶格中普遍存在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的Ti O2等成分,且部分钒钛磁铁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榍石化,可能使铁精矿具有"高钛低铁"的特点。根据工艺矿物学特点,该矿石宜在精选作业前先采用重选、磁选等高效、低成本的工艺进行预处理,以减小矿石的处理量;该矿的铁精矿宜采用非高炉法进行冶炼。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地区某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激光显微光谱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和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等手段,对攀枝花地区某钒钛磁铁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性和主要有益元素赋存状态,研究结果可作为该钒钛磁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元素分析分析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粉体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四川攀枝花红格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选铁尾矿由Fe、Ti、V、Cr、Cu、Ni、Mn、Ca、Mg、Si、Al、S等元素构成;选铁尾矿中的矿物主要是由金属矿物钛铁矿和普通辉石、斜长石等脉石矿物组成。选铁尾矿中主要矿物的矿物学特征与原矿中相同矿物的矿物学特征相似。选铁尾矿中的钛铁矿经过碎、磨、选后,晶体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内部结构变化并不大。选铁尾矿中的钛铁矿以粒径细小的粒状颗粒为主,粒级主要集中在0.074~0.053 mm区间内。选铁尾矿中的Fe随着粒度的减小先减少后增加,Ti则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增加。该研究结果为该矿区选铁尾矿的选冶工艺以及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攀枝花某钒钛磁铁矿,通过对矿石性质研究、选矿试验分析,并结合国内类似矿山生产实践和研究成果,设计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半工业试验,探索到了在第二级磨矿细度达到79%-200目时,三种选矿工艺流程均能选出合格的铁精。在这种情况下,以棒磨-球磨和球磨-球磨的阶段选别两流程为宜,但由于上述两流程抛尾量大,有价元素损失量大,对综合利用不利,在这种情况下,选用球磨连磨选别流程,既流程结构螽,铁回收率高,又能充分综合回收有价元素。  相似文献   

17.
针对攀枝花某钒钛磁铁矿,通过对矿石性质研究、选矿试验分析,并结合国内类似矿山生产实践和研究成果,设计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太和钒钛磁铁矿表外矿的分布状况、开发利用条件,提出了其合理利用及效益预测,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某超贫钒钛磁铁矿开展了选矿试验研究,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预选和再磨弱磁选工艺,获得了铁精矿铁品位58.32%,回收率60.76%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攀枝花,河北承德等地区,海滨砂矿类型矿床较少。为了查明该类型的钒钛磁铁矿矿砂可选性,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电子探针分析,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印尼Lokasi海滨砂矿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原矿砂铁品位为26.03%,伴生TiO2和V2O5含量分别为5.66%和0.22%,达到了伴生组分综合利用工业要求;钛磁(赤)铁矿与钛铁矿的含量分别为25.59%,3.87%。矿石矿物粒度范围较窄,分布集中。钛磁铁矿原矿单体解离度达90%,单体和大于3/4连生体之和达99%,磨矿成本极小。该区的钛磁铁矿和钛铁矿都是成分不均一的固溶体矿物,因此钛铁矿中Ti含量要低于理论值,目前不能从Lokasi海滨砂矿中选出独立的高品位钛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