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欠压实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条件及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利用声波时差资料计算目前欠压实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方法和一套古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恢复方法。通过分析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与演化历史,建立了异常孔隙流体形成时期和终止时期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在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泥岩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它用于系统研究欠压实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准南地区异常地层压力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根据实测渗透层压力数据、计算的泥岩压力纵向分布、预测的不同层位异常压力分布,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部砂、泥岩地层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在综合压实曲线的对比基础上,分析了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凹陷内渗透层异常高压非常发育,泥岩的地层压力分布既可与砂岩的实测压力相似,也可出现小于砂岩实测压力的现象,说明砂岩中的异常压力并非全由泥岩的欠压实作用引起。通过综合压实曲线的对比,可以确认不同井处的超压是否主要由压实作用引起。研究区异常压力的成因主要有压实与排水不平衡、构造挤压、高流体势承压、断层对水动力的垂向贯通,在不同地区,这4个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有所差别。概括而言,西部地区超压的成因以压实作用为主,东部则与构造挤压、断层活动导致的水动力贯通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与油气运移聚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孤南洼陷异常流体压力产生的原因,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认为压实作用是形成孤南洼异常流体压力的重要原因。孔隙流体压力垂向上可以划人灵静水压力带、过渡带和异常压力带。剖面上,高压层顺层分布,将陷分割成多套相对 压力系统。沙三段和沙陷内的两套生油岩,同时又是异常高压层,起到了良好的封闭作用,其生成的油气主要排向上下流体压力较低的储集岩,并在其中侧向运移,只有在边界断层附近,油气才大  相似文献   

4.
琼东南盆地地压场与油气运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琼东南盆地的异常高压主要是在上新世和第四纪时盆地快速沉降产生压实与排液不均衡形成的,水热增压和新生流体对异常地层压力形成有辅助作用,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受沉积中心、埋深和岩性变化控制。用地震速度可以计算地下流体压力。各时期各组段沉积地层都有自己相应的正常压实趋势线。速度稳定段主要分布在富含泥质的上新统中,在压力预测时必须进行校正。油气聚集带是在纵向上相对低势层段和平面上相对低势区的结合部位。在气势图中,相对稳定的低势区,实际上就是相对低势等值线的闭合区和挠曲带。  相似文献   

5.
从地震资料研究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流体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流体受两大流体系统的控制—压实流和重力流。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 (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 ,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综合本区地震剖面、平面流体势及压力特征 ,结合其他有关地质资料 ,找出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位。该方法在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的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层流体受两大流体系统的控制-压实流和重力流。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以便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综合研究区剖面、平面流体势及压力特征并结合其他有关地质资料,找出了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位。FPAS在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流体势是控制地层烃类运移和聚集的重要因素。综合利用三维地层压力和Hubbert流体势模型建立了三维地层流体势的计算方法,即利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求取三维地震层速度体,结合已钻井的测井资料,以单点算法假设和克里金插值算法为基础求取三维地层压力,然后根据三维地层流体势和三维地层压力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出三维地层流体势。以胜利油区博兴洼陷高89井区为例,对其三维油势进行计算,进而分析油势的分布特征及其在预测油气优势运移方向和有利聚集区带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流体势等值线图相比,该方法计算的三维地层流体势在横向和纵向上的精度较高、连续性较好,便于得到各深度及各层位切片上的流体势分布特征,预测的油气低势区与实际生产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
琼东南盆地的异常高压主要是在上新世和第四纪时盆地快速沉降产生压实与排液不均衡形成的,水热增压和新生流体对异常地层压力形成有辅助作用,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受沉积中心、埋深和岩性变化控制。用地震速度可以计算地下流体压力。各时期各组段沉积地层都有自己相应的正常压实趋势线。速度稳定段主要分布在富含泥质的上新统中,在压力预测时必须进行校正。油气聚集带是在纵向上相对低势层段和平面上相对低势区的结合部位。在气势图中,相对稳定的低势区,实际上就是相对低势等值线的闭合区和挠曲带。  相似文献   

9.
流体势分析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有效的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本文主要介绍了流体势的计算方法,具体分析了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油势在剖面上的分布特点,以揭示该地区的油气运移、聚集规律.研究结果认为油气是从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并在位于油气运移路径上的低势圈闭中聚集成藏,因而低势区是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10.
歧口凹陷深层流体势场特征与油气运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歧口凹陷是黄骅坳陷中主要的第三系富油气凹陷,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厚逾万米。在研究该凹陷深层(埋深3500m以下的沙三段至沙一段和部分东营组)压力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地层埋深、孔隙压力和毛管压力这3项主要参数,应用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了该凹陷深层4套目的层(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下部,沙一段中上部)的流体势场演化史。结果表明:4套目的层的高流体势区与凹陷的生烃中心基本一致;沙三段、沙二段和沙一段下部都存在3个继承性发展的油气汇聚流指向区(张5井—张巨河一带,周清庄—王徐庄一带,港深1井—港深3井一带),沙一段中上部存在3个高流体势区,其间分布2个低流体势地带(港深1井—马棚口—歧口—张巨河一带,张巨河—港深51井—港深26井一带)。这3个油气汇聚流指向区和2个低流体势地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高流体势区内被泥岩包围的重力流砂体也应是有利勘探目标,在该凹陷的深层勘探中应重视。图4参4(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11.
地层流体受两大流体系统的控制-压实流和重力流。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以便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综合研究区剖面、平面流体势及压力特征并结合其他有关地质资料,找出了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位。FPAS在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n\r\n  相似文献   

12.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流体压力的主要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异常压力发育。立足川西地区现今储层内实测地层压力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了欠压实作用、生烃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在异常压力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川西地区上三叠统的沉积作用和岩性组合有助于形成欠压实作用。来自综合压实曲线的证据表明,上三叠统内欠压实作用仍然存在,并自侏罗纪末开始引起了较大幅度的异常压力。因须家河组渗透性较差,生烃作用特别是天然气的大量生成极有可能导致地层压力的快速增长,但具体幅度取决于欠压实增压的持续时间和流体体系的封闭程度等因素。在构造应力充分释放区,构造挤压作用难以引起流体增压;而在应力缓慢释放区,处于较为封闭体系内的流体承担着大部分上覆负荷,构造挤压引起的流体增压所起的贡献占流体异常压力实测值的80%~100%。构造挤压增压的影响主要发生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期间。  相似文献   

13.
莺歌海盆地流体势场演化对天然气运聚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建立莺歌海盆地受埋藏深度和时间双重因素控制的孔隙度演化函数.然后利用该孔隙度函数求出地层古厚度和古埋深;选取“改进的Phillipone公式”压力计算模型预测出古地层压力,并通过实测地层压力对其进行误差校正;最后根据古埋深和古地层压力计算古流体势。通过综合分析成藏期至今的流体势场演化过程,发现流体势场演化及分布特征对天然气运移聚集的控制在不同地区、不同层位有明显差异。总体上讲,坳陷区生成的天然气有向低势区聚集的趋势.东方1-1构造带和莺东斜坡带为天然气运聚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4.
镇泾地区中生界延长组油气聚集层位岩性油藏发育,为了揭示低渗透油藏成藏特征及油气运移和聚集规律,选取镇泾地区长7和长8油层组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测井声波资料分析延长组泥岩压实特征与流体过剩压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油层组过剩压力主要为8~13 MPa,长8油层组过剩压力相对较低,只有极少区域达到10 MPa,长7油层组烃源岩具有远远大于长8油层组的过剩压力分布,该过剩压力差是长7油层组油气运移到长8油层组储层的主要驱动力。相邻层位过剩压力差高值区是原油的高产富集区,而同层位过剩压力差相对低值区也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推测研究区东北部过剩压力差高值区和东南部大范围的过剩压力差低值区为有利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作者在研究中国东部油气盆地的油气运聚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地下流体运动主要受控于流体势;而流体势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体压力和压力展布系统;流体压力是生压机制和限压机制的函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压实状况占有重要地位,两者之间业已建立定量关系(孔隙度法),已成为地球物理勘探和测井资料地质解释的基础。压实、流体压力和流体势三者之间,以及与其有关的诸因素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因果网链,我们称之为“压实、流体压力和势分析系统”(简称为CPPS”)。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作者在研究中国东部油气盆地的油气运聚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地下流体运动主要受控于流体势;而流体势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体压力和压力展布系统;流体压力是生压机制和限压机制的函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压实状况占有重要地位,两者之间业已建立定量关系(孔隙度法),已成为地球物理勘探和测井资料地质解释的基础。压实、流体压力和流体势三者之间,以及与其有关的诸因素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因果网链,我们称之为“压实、流体压力和势分析系统”(简称为CPPS”)。  相似文献   

17.
欠压实泥岩较正常压实泥岩个有异常高的孔隙流体压力,它是非常好的油气封盖层,然而,欠压实泥岩的压力封闭能力并非存在于压实成岩过程的始终,而只存在于某一特定地质历史阶段。本文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欠压实泥岩盖层的封闭能力,确定压力封闭初始形成的时期;预测压力封闭终止时期,恢复计算各地质时期的古压力封闭能力。  相似文献   

18.
流体势与油气运聚规律研究——以孤东地区为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势是地下流体所有能的综合表现,不同的流体(如油、气、水)在各自的势场作用下,有各自的势场分布规律运动.通过研究地下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可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明确预测有利油气聚集区,提高钻探成功率.研究表明,孤东地区地下流体势类型分为高势区、低势区,高势区分布与活跃生油洼陷分布一致,是孤东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烃源区和动力源区.低势区与目前的油气田吻合较好.由此可依据流体低势区来预测新的油气聚集部位.  相似文献   

19.
地层流体受两大流体系统的控制--压实流和重力流.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以便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综合研究区剖面、平面流体势及压力特征并结合其他有关地质资料,找出了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位.FPAS在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地层流体受两大流体系统的控制——压实流和重力流。利用流体势分析系统(简称FPAS)研究地下流体势及压力分布可克服井资料不系统的局限性,以便有效地进行油气资源的预测评价。综合研究区剖面、平面流体势及压力特征并结合其他有关地质资料,找出了最有利的勘探目的层位。FPAS在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