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满汉全席”中,干、鲜果品和蜜饯、果脯为主要配料的菜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满族喜食蜜饯食品,在满汉全席中,蜜饯菜肴和烧烤类菜肴一样,是满族菜肴的特色之一。至于饽饽和粥品,是满汉全席中的主食。如:“萨琪玛”、“满族烧饼”、“慈禧小窝头”、“喇嘛糕”、“八宝粥”、“红枣玉米粥”、“枸杞龙凤粥”等,更是显示了满族的传统风味特色。“满汉全席”中的“汉菜”部分多为元、明宫廷菜肴,以及各地方名菜和风味小吃,作为“贡品”融入其中(还包括蒙古、回等民族菜肴)。由此可见,满汉全席中“中华美馔大全”,它涉猎之…  相似文献   

2.
“食药同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千年智慧和医学传统,“食药同源”文化将食物和药物视为共同的源泉,推崇“食疗”理念,而“食药同源”产业的兴起则是对这一文化传统的现代演绎和传承。本文回顾中国悠久的“食药同源”文化历史,并探讨其在传统医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通过综合文献调研和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当前“食药同源”食品产业的现状。最后,总结并展望“食药同源”食品产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食药同源”食品研发及产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满族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其美食更是令人垂涎.“满汉全席”早已饮誉中外。而冬季.满乡“三糕”则使八方客人闻香而至.乐不思蜀。“三糕“即当地的满族面食:柞叶饼、黏火烧、黏糕。东北地区柞树众多,其叶不仅可以哺蚕,还可以入馔.“柞叶饼”就是其中的代表食品。  相似文献   

4.
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兴起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份满汉全席食单,是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  相似文献   

5.
“满汉全席”是同业人士时常谈起的热门话题,在社会上也众说纷纭、我认为,探讨“满汉全席”,首先是个严肃的学术性问题?无论研究它和制作它,都要有个尊重历史和负责任的态度:本着这种精神,下面,简要地谈论一下我研制“满汉全席”的几点学术心得:  相似文献   

6.
在清代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满汉全席”,是我国传统筵宴中的艺术精品,素有“中华宴席之冠”、“中华烹饪之最”的称谓。“满汉全席”中所表现出来的古典的、宴式的、民族的风格是怎样的呢?本文就此问题,略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古典风格对于“古典”一辞,《辞源》中解释为  相似文献   

7.
学厨时期,“满汉全席”就是同业人时常谈论的热门话题。对于它,人们众说纷法,甚至有人认为其高妙深奥,俗厨难学。当时,它对我还是个神秘的领域。在《中国烹任》编辑部工作期间,由于视野开阔了,关于“满汉全席”的资料和传闻也掌握得多了些。然而,愈是感到它神秘,就愈是想要弄懂它。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这方面的素材。几年中,我收集了16种“满汉全席”的食单,但都没有制法。同时,我还从中外已出版的有关书籍中获得了不少相关的知识。促使我向“满汉全席”进军的另一个因素,是我曾在宫廷菜大师唐克明身边学习多年。伪满时期…  相似文献   

8.
王海鹏 《川菜》2014,(9):6-11
都说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可当日本和食、韩国泡菜相继成功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拥有八大菜系、无数名吃的中餐该拿什么去申遗呢7是有“中国奶酪”之称的豆腐,还是享誉海外的北京烤鸭?抑或是遍布全国的民间小吃、名满天下的满汉全席?这是摆在中国烹饪协会面前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其特有的食文化也多次被搬上银屏,比如《食神》、《满汉全席》等等。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而在“食”中又以“坐”为先,无论是便宴还是家宴,最讲究的一个老礼就是安排席位,主宾尊幼各有说法。中国的餐桌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餐桌上的座位次序都是非常严格的。  相似文献   

10.
曹府家宴     
《中国烹饪》2009,(1):47-49
曹雪芹出身大家庭,先祖曹寅精于文学,更精于美食,著有《居常饮馔录》一书,极大地影响了曾氏后人,曹雪芹《红楼梦》中有关饮食的描写可见一斑。而曹氏家族另一支,将深藏食典、红楼菜肴、大小满汉全席荟萃一馆,辅以现代经营理念,推出曹府家宴。此宴将美食与历史、文化融于一炉,让人含英咀华,领略到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一、“满汉全席”的起源:从努尔哈赤据有辽东开始。 “满汉全席”的形成始因,与清朝开国的路径息息相关,而要对“满汉全席”的演绎过程进行梳理,那就得从努尔哈赤据有辽东说起。  相似文献   

12.
“满汉全席”始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中国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典宴席。自满人入关,统一中原,建立清王朝后,不仅发扬了满族的饮食习俗,而且也继承了元、明宫廷菜肴的汉族风味特色,融汇贯通,自成一格。 “满族全席”是孕育于满族入关,定鼎北京这个政治历史的背景中。自顺治入关至乾隆初期的清宫御膳,由于满汉食制并存,经过食俗礼仪和烹饪技艺上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导引了乾隆后期满汉全席的产生。 据《大清会典光禄寺则例》记载:当时光禄寺举办的各类筵宴中,已分为“满席”和“汉席”,但满汉共筵的情况是没有的。乾隆甲申年间(公元…  相似文献   

13.
按我吃过的满汉席顺序,我把重庆的满汉席放在了前面来写。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烹饪界有不少人对饮食烹饪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满汉席进行研究,陆续出版了《满汉全席》、《满汉全席源流》、《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食单(附:衍圣公府满汉席研究)》、《四川满汉席》等书。烹饪专业杂志亦陆续刊载了北京、沈阳、广州、济南、成都、太原等地的满汉席资料,  相似文献   

14.
提起“满汉全席”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名称,可能会用场面排场、菜品讲究、席面豪华、价格昂贵来形容它。但真正了解满汉全席的人并不多,吃过“满汉全席”的人更为数甚少,而能亲手制作整套“满汉全席”的厨师真是凤毛麟角。北京仿膳饭庄宫廷菜第三代传人、国宝级烹饪大师董世国就是其中一位幸运者。  相似文献   

15.
《美食》2021,(5)
正世上鲜有人亲眼见过中国古代皇家贵族的锦衣玉食,但"满汉全席"却是众人皆有耳闻。"满汉全席"四字在中华饮食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象征了一种至高的餐饮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满汉全席只是个传说,不知它是否真的是108道菜,慈禧太后又如何消受这108道菜。清代满汉全席的样子已随历史远去,而满汉全席的文化则流传至今。在现代的辽宁沈阳,人们依旧能在美食体验中,感受满汉全席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沈强 《造纸信息》2022,(6):68-6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化历史教科书”,不仅记录着人类发展历史,同时也书写着文化的传承故事,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品牌,体现着自身的“软实力”,注重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对民族历史的最大尊重。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分析地域性的文化发展历程,探讨徐州剪纸艺术的继承与传承。  相似文献   

17.
三、乾隆是“满汉席”的倡导者 如果说,努尔哈赤在前清时期开肇了“满汉合食”(或“满汉通吃”)的先例,那么清入关后,光禄寺宴制的确立,可说是为“满汉全席”的产生做了“分娩”前的“孕育”;到了乾隆中期,乾隆则扮演着“接生婆”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赵荣光 《东方美食》2003,(1):107-112
为纪念2002年的日中邦交正常化30周年,日本NHK投巨资以庞大阵容历时一年多摄制了《中国满汉全席历史再现》大型文献文化节目。节目制作以赵荣光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长达9个小时的节目放映后,社会反响巨大,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和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健康深入发展、净化中国当代社会饮食生活均有积极意义。本文对节目摄制过程中的若干学术和技术性问题作了重要说明,是《中国满汉全席历史再现》节目不可或缺的补充内容,也是满汉全席研究的有价值资料。  相似文献   

19.
在12月中旬,在北京“满汉全席”总决赛拍摄现场见到了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高炳义先生,从谈话中得知:为保护我国美食文化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美食厨艺绝技绝活,经中国烹饪协会批准,“中华厨艺绝技表演团”已于近日成立,并由中国烹协名厨专业委员会直接管理。厨艺绝活是具有几千年积淀的中华美食文化中重要的智慧积累、科技结晶和民俗展示,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中国厨艺的手工制作和师徒传承方式,有不少厨艺绝技绝活流传于民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甚至濒临失传。在全社会关注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中国烹饪协会…  相似文献   

20.
广和居的兴衰已成为历史陈迹。这个五朝畸店被哄抬出盛名又与其地偏肆小之状极不相称,其中行膳之人物,馔品之掌故,及牵涉的晚清政局和纷纭世事,却留给后世人思索。对广和居的发迹原因作些探讨,能增进对官府食俎文化遗产流向民间的认知和见识,对研究清朝京都餐饮史,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