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12)
高中语文,文言文占了半壁江山。文言文教学也是一直困扰我的现实问题。传统文言文教学一直秉持着"繁、偏、死"三大特点。即一味逐句串讲,逢字必将;一味偏重于古汉语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文章的思想内容、构思立意等及其重要的方面;文言文课上得更是死气沉沉,严重阻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高中文言文教学如何做到"文"和"言"的真正结合是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兴趣和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尤其对于高中教学来讲,语文中的文言文在高考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高考的"重头戏"。因此,加强文言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现阶段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以期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4)
<正>文言文是一种承载着我国五千年宝贵而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介质,在高中语文阶段的学习中,文言文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高考对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与能力的考察尤其重视。这使得高中文言文教学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但是,就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来看,由于文言文教学涉及众多古文知识和写作背景,导致文言文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往往十分懈怠,没有足够的兴趣。而教师在文言文的时候往往也感到力不从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0)
批注式阅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实践离不开教师的积极组织和促进。文章立足实践,建议在字词句教学上有的放矢;在志道法体悟上巧妙切入,以期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11)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特点的影响一直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从掌握翻译方法、掌握语法知识、形成文言语感这三方面入手,就如何组织文言文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素养做出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7)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文言文教学是其中的一大难点。另外,文言文属于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经调查发现,大部分高中学校的文言文教学中都存在较大的弊端,这使得高中文言文课堂能够得到有效地开展。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改变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2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部分的教学是一大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成为制约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瓶颈。而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对解决传统文言文教学的问题给我们提供一个新思路。文章将任务驱动的教学理论引入高中文言文教学工作中,通过任务设计、任务实现和任务评价等步骤进行探讨,以期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改善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
经过研究发现,用现代学习分类思想对语文学习进行科学分类,极大地提升了语文教学质量。基于此,结合初中语文的具体教学模块,将其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阅读教学,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二是写作教学;三是语法教学。根据初中语文知识分类,逐一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9)
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对以往的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掌握学生学习问题和教学问题之后,结合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规律和要求,对课程教学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另外,教师还需要及时的引进全新的教学方式,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呈现文言文相关知识,鼓励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得到同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深入的思考.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提问环节,激发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氛围,从而不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提问是一门艺术,本文将从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教学、情景模式教学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