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商业街界面的层次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毅  吴昕 《山西建筑》2006,32(6):9-9,32
从商业街外部空间的层次入手,从商业街界面构成的空间层次以及轮廓线层次两个方面探讨了商业街界面的构成关系及要素,提出了对商业街空间形态的整体控制中层次性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在街道设计回归人本主义的背景下,街道界面连续性和场所性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首先综述了现阶段对街道界面连续性的研究;其次,以慕尼黑为例,总结了其内城商业步行街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再次,运用最大切面法对慕尼黑内城商业步行街及其他六条典型步行街进行界面密度量化研究,并归纳出街廓尺度、街道宽度与界面密度的关系;最后,从街区、街道和界面三个层面提出了商业步行街界面连续性导控策略,以期推动城市商业街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老旧商业街因其空间及环境质量等而导致功能弱化,基于近年来消费者对于空间体验的重视,功能的复苏需从空间体验角度入手。界面是组成商业街空间的关键要素,承载与包含了多重职能。本研究将从商业街空间人性化设计、不同界面与空间渗透性要素提取方式等方面,叙述空间渗透性在商业街设计中如何增强空间与空间的联系,总结街面、街道墙及商业街空间物质环境要素等方面的渗透性设计手法,以期为商业街更新与设计中的盘活存量资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魏一菁  过伟敏 《华中建筑》2005,23(Z1):17-18
室内商业街是城市特殊的"街道".该文提出室内商业街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并与城市整体景观形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连续性这一论点,通过多个实例的分析,从多角度来解读这种连续性的设计方法,并探讨现代室内商业空间设计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角色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魏一菁 《中外建筑》2004,(6):109-111
室内商业街是城市特殊的"街道".文章提出室内商业街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并与城市整体景观形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连续性这一论点,通过多个实例的分析,从多角度来解读这种连续性的设计方法,并探讨现代室内商业空间设计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角色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城市商业街声环境的改善对于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言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探索城市商业街空间尺度及其两侧建筑界面参数对其声场中声级水平及分布的影响,以期为商业街空间形式及两侧建筑界面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大连西安路商业街的规划建设和实际使用状态出发,分析了目前该商业街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规划的角度,提出了营造良好商业氛围的方法,包括功能定位准确,空间界面人性化处理等,以指导商业街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庭的火灾特点以及中庭建筑防排烟的现状,分析了中庭建筑烟气流动过程,并且通过结合美国消防协会(NFPA)的商业街、中庭及大空间烟气控制系统设计指南NFPA92B和美国国家建筑规范BOCA中有关中庭烟层界面的预测方法,叙述了中庭建筑烟气控制的方法和中庭烟气控制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9.
《新建筑》2017,(5)
针对当前我国街道界面凹凸错落不连续的现象,不少城市设计导则中提出利用贴线率等参数指标来保证界面的连续性。然而,除了保证界面形式上的连续性,在城市设计层面,街道空间还应维护街道、广场界面功能活动的连续性。由此拟从近人空间视角来探讨与功能连续性相关的界面面宽、虚体界面尺度等指标,以期对街道空间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历史商业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色彩秩序混乱等问题,失去了应有的历史记忆与人文精神。本文对柳巷商业街进行了色彩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环境心理学理论,提出控制商业街色彩的图底关系、组织关系、认知地图、情绪维度等相关策略,以传承历史文脉、提升色彩环境活力与品质。  相似文献   

11.
从建筑空间出发,以城市发展为宏观背景,尝试建立起日本地下街空间的研究结构。通过对实际案例、统计数据与图文资料的总结,得出地下街空间设计演变的重要推力因素——城市发展中提出的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尝试提炼出地下街与城市发展、更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以建筑学为理论平台,结合天神地下街、八重洲地下街等典型案例,采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混合性研究方法分析地下街的空间组成、空间形式(量、形、质、分隔、界面和色彩质感),从而总结出日本地下街比较共性的4点空间设计特征,以期为未来中国的地下街空间设计策略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四川北路为例,文章描述了购物中心出现后四川北路及周边地区社会网络在社区与街道之间,社区内部以及社区与社区之间三个层面的转变,提出购物中心作为一种全球化力量在四川北路运作的商业形式,逐步瓦解了原有地方社会网络所依赖的社会构成、空间模式以及公共文化,并按照获取更多利润的原则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网络.这种重构导致了以地方为基础的社会和文化与功能性空间的脱离,并引发地方社区的自发反抗.而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城市规划均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商业步行街中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开林 《山西建筑》2009,35(8):28-29
以扬州的东关街为例,描述了传统文化在商业步行街打造中的运用,探讨了文化的渗入对步行商业街运营以至整个城市文化层次提高的作用,从而使得在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出来的步行商业街能够更好的实现其城市功能以及其自身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4.
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商业步行街的概念和景观构成要素、形态特征、影响因素、意义的阐释,表明了城市商业步行街是改善城市景观和丰富市民生活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许多城市商业步行街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设计对策,以期对提高我国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销品茂与城市商业步行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销品茂与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商业步行街的室内外两种形态,都是从传统城镇商业街的原型发展而来。文章首先简要地讨论了销品茂和城市商业步行街发展的历史,介绍了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大规模混合使用开发中步行环境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改善,城镇中心和都市村的开发概念,同时阐述了营建一个成功城市商业步行街的要点,城市步行商业街商业内容的改变和混合娱乐内容的重要性。对于在国内近几年来城市商业步行街实践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内容,如步行街的形态,人车分时通行,商业策划步行街的设计和形象等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武汉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形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龚静  文益明 《山西建筑》2006,32(21):42-43
介绍了武汉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尺度要求以及建筑与街道空间的组合方式,阐述了其界面处理方法,论述了其街道的空间序列特点,分析了武汉商业步行街的利弊,为以后其商业街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丁岩 《景观设计》2008,(6):19-23
对于沿美因河散步的游客来说,奥克森富特的弗朗科尾亚镇以其充满魅力的古城镇中心以及保持完好的木屋而具有吸引力.小镇市场用与其毗邻的主街和Bruckenstrasse大街是主要的购物区.也是当地的商务和行政中心,并且这里分布着很多居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