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新的旅游方式和业态不断产生,"康养旅游"也从无到有。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正式颁布了《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LB/T051-2016)(以下简称《标准》),并确定了首批5个"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河北以岭健康城、黑龙江五大连池、湖南灰汤温泉、贵州赤水)。"康养旅游"已被社会和市场广泛认同,国家旅游局也将其正式确立为新的旅游方式,并纳入我国旅游发展战略,从而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的热衷程度也不断攀升。现在,康养旅游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人们对康养旅游的关注度也比以往要高,康养旅游对旅游行业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为此,本文主要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对山东康养旅游模式进行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2018—2025年)》强调,打造生态良好、风情浓郁、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这一战略定位的提出,给贺州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和主要方向。然而,贺州康养旅游产业存在着的旅游品质结构不合理、产业要素资源不足、公共服务设施滞后、政策衔接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贺州作为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的建设进程。现就如何打造好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规划引领,优化康养旅游产业布局结合贺州旅游业总体规划,以"五大新引擎"为抓手,遵循"构建核心业态、增强关联业态、促进衍生业态"康养旅游复合产业发展思路,按照"一核心""四小镇""三片区"布局,促进优  相似文献   

4.
康养旅游指以健康养生为目的的旅游,目前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前景广阔。但目前市场上常有打着康养旅游的旗号,却不能实现康养价值的现象,因此分析项目基地是否适合开发康养旅游是现阶段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以便发挥康养旅游业的最大优势。因此文章以攀枝花普达阳光小镇为例,通过政策、基地条件、市场需求三个大背景分析基地开发康养旅游的适宜性,再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基地的康养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进行系统评价,用数据说话,综合判断基地是否符合康养旅游开发,并达到哪个标准,为后续规划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2)
在目前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不再是奢侈性消费,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消费。各旅游景区纷纷探索特色旅游,近年来康养旅游成为关注热点。伊春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展康养旅游极具优势。以伊春康养旅游为例,在对伊春开展康养旅游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伊春开展康养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全民健康战略升至重要地位。而滨海旅游作为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在滨海旅游中养生也将成为新潮流。文章从山东半岛总体概况、康养文化旅游资源和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初探山东半岛海洋康养文化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8)
随着人们对健康指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时尚。特克斯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产业远景十分可观。康养产业作为特克斯县未来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前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8.
在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森林康养旅游已经成为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桃源七里”农家乐集聚区为例,深分析了衢州山区乡村森林康养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开发策略。结果表明,森林康养旅游资源方面具有自然生态资源基础较好、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等五大特征,并构建了基于特色主题和市场主体两个方面的产品开发策略,最后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
顾名思义,康养旅游即是健康养生类旅游,其作为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条件下,衍生出的精神层面的深度体验,是生命质量提高的诉求,催生了旅游产业发展新业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实现了明显改善,"健康、快乐、长寿"的渴望越发强烈,休闲旅游与养生旅游融合性发展,迎合了市场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去年康养旅游创造的经济价值已逾7千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收入总和的16%甚至以上。因此,打造海南康养旅游文化名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角度讨论绿道体系的构建,重点对于森林康养旅游通道、森林康养步道以及森林康养驿站等设施的规划建设内容与方法进行论述.依托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绿道系统规划建设需要完善配套功能设施,打造兼具主题功能和连续性的森林康养旅游游线系统,进而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