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5)
以广西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协调发展为研究主题,基于2004—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相关统计数据,在构建二者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广西近十年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广西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稳中有涨,耦合协调度等级由中度失调逐步转向濒临失调,但广西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仍偏低。  相似文献   

2.
《工业建筑》2021,51(5):173-180
在构建建筑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我国各省份为研究单元,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我国各省建筑业与区域经济间的耦合协调度,并结合ArcGIS 10.5对我国各省建筑业与区域经济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11—2017年间,我国建筑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总体上可划分为3大类型,区域间差异显著,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型省份数量较多。建筑业综合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省间发展不均衡,区域极化效应明显,总体上呈现出沿海省份高于内陆省份的空间格局特征;建筑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省间存在一定差异,处于"多极"向"面状"发展阶段,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整体上,建筑业与区域经济间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级协调水平,总体协同发展效应有增强趋势,空间分布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优化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在近几年的旅游产业建设过程中,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达到产业整体的健康发展,需要在整体上进行科学布局,对产业进行优化升级,保证在乡村振兴理念下,推动乡村的经济发展,促进环保理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通过社会网络法和熵值法分别计算上海旅游流网络结构和旅游环境综合发展水平,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上海旅游流网络结构与旅游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研究发现上海旅游流网络结构与旅游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通过对旅游流网络结构指标值与各旅游环境评价指标位序关系的对比分析,剖析不同区域耦合协调分异机理,在此基础上从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优化两个层面提出上海旅游流与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关系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开发与渐进式村落更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增长迅速,对推动经济不景气的农村地区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目前,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乡村旅游开发在世界各地发展非常迅速,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在20世纪后期,西班牙通过对本国近20年乡村…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旅游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钻石期"。旅游产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推动桂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探究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7)
本文主要针对青岛高新区近6年发展过程中数据的整理,构建青岛高新区与其所在区域青岛市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模型,定量分析青岛高新区与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对作为青岛市经济发展引擎,产业升级的增长极的青岛高新区经济、产业发展进行实时检测,观测青岛高新区经济是否与青岛市经济发展相协调,并分析协调度发生变动的原因,以及两者协调度未来发展走向,使高新区在引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的定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探究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对于实现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马尔可夫链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2009—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水平、时空分异格局、空间动态演进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2009—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均有提升,且具备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2)2009—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指数有所提升,总体水平由初级协调转至中级协调,且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热点区以上海市为中心扩散,冷点区集中在皖北地区,高水平协同发展地区自身锁定效应明显,且对低水平协同城市存在正向溢出效应;(3)基础设施建设、消费水平、政府调控和对外开放共同驱动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且各影响系数存在空间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探索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时空演化及驱动因素能为长三角城市群有关部门推进二者协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储若男  许岩 《建筑结构》2022,52(1):后插7-后插8
随着"两山"理论的持续渗透,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优先级方面,对环境的保护将成为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经济形态较为单一的西北乡村地区来说,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乡村旅游作为区域特色经济之一,通过融入西北特色的乡村民宿,实现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旅游成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乡村旅游规划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基本原则,强调乡村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协调生态旅游产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生态协同发展,加快乡村产业经济结构转型,构建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产业机构体系。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