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提升文化自豪感,国家大力提倡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以南京为例,通过分析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从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3个方面阐述了非遗文创产品对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弘扬地区精神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南京非遗文创产品的具体发展情况论述了创新性发展非遗文创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强调文化自信的文化氛围,以"‘非’常鄞州"系列文创产品设计为例,浅析中国非遗元素在当代文创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探索文化自信背景下非遗元素赋能当代文创产品设计新思路。"‘非’常鄞州"系列文创设计以宁波鄞州非遗文化元素为设计对象,致力于将传统非遗元素特色与时代文化审美特征有效结合,紧跟当代设计潮流趋势,使其文创产品能更好地被人所接受,进而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4)
该文旨在研究当下阜南柳编的传承与发展,探究非遗文化视域下阜南柳编传承与设计创新的路径,进一步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该文作者基于非遗文化视角,分析非遗文化与非遗文创产品之间的关联性,总结阜南柳编文创产品设计原则,归纳传承和应用阜南柳编的思路,引导人们在深入挖掘阜南柳编非遗文化丰富内涵的基础之上,借用文化意蕴、中式审美、现代化工艺技巧和意象化处理等,将柳编文化元素与创意产品设计结合,找到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设计出富有文化特色的作品,为阜南柳编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记忆的"背影",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文化传承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与借鉴作用。我国是文明古国,非遗资源非常丰富,为了更有效地凸显出非遗的应用价值,促进非遗得到更有效的传承与发扬,将非遗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效融合,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的吸引带来地方的经济收入,同时又能引导全世界人们针对非遗进行深入了解与认识,对非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本文以广东连南排瑶非遗为例研究非遗资源与旅游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
该文根据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的困境,从新时期高校的第四大基本职能出发,解析地方高校推动地方本土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势和作用,阐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何同地方高校的功能和职能相结合,并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非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智慧结晶,也是地域文化传承的具体生动展现。它记录着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坚定民族地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稳定有着重大意义。文章主要以安徽省滁州地区为例,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分析了传承保护的途径,包括建立非遗文化传承基地、非遗文化数据库、非遗文化"六进"等,以及新媒体技术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创新应用。旨在对滁州地区非遗文化遗产传承途径提出有效策略,也是对滁州地区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未来发展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8)
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传统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是避免非遗文化损毁和失真的重要途径,同时,对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让非遗文化保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借助数字化技术来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研究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相关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校园视点     
《Planning》2018,(10)
<正>非遗文化进校园:"老手艺"重新"活"起来2018年,济南市启动了非遗传承与学校融合教育工程,全市共有24所学校的负责人与达成授课意向的非遗传承人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些非遗传承人将以济南市优秀传统文化授课老师的身份进入学校,相关的费用将由市财政拨款承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遗产,而传统的静态展示方式无法体现其非物质特性,受众对其深层文化内涵的感知度较低。通过非遗内容的数字化,实现非遗活态化保护是现代非遗保护的一条有效道路。文章通过研究目前的非遗VR展示案例,探索优化其用户体验的方法,推动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发展。文章通过提取VR产品交互特点、非遗展示特点与用户体验要素,分析非遗VR展示实证案例,从沉浸性体验、交互性体验及构想性体验三个角度对非遗数字化与用户体验进行研究。由此发现数字场景的真实化、交互体验的多模态、情感体验的内化,能有效提高受众对非遗特性与文化精神的理解与感悟,为VR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播上的应用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永庆坊非遗街区交通组织、空间功能、活动场所、设施景观方面的问题,从非遗街区利用及非遗保护传承的角度综合分析,介绍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广州永庆坊非遗街区的提升利用提供了方向,有利于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期为全国非遗街区建设及非遗保护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