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7)
纵观"舞动汉风"文化品牌发展历程,徐州还需进一步挖掘汉文化精髓,植入时代元素,在徐州汉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丰富旅游体验,加强产品组合,完善旅游配套,并将汉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在城市整体旅游开发中,通过有特色的城市规划、景区设计、节事设置及民风塑造,展现汉文化与人文、科技、旅游的大融合,全力打响"舞动汉风"品牌。  相似文献   

2.
正在徐州现代城市建设中,复兴地域历史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汉文化历史环境下,赋予城市建筑新的汉文化内涵,能提高城市的文化品质,触发市民的思古情怀,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这也是汉文化对于现代徐州城市建设的意义所在。徐州历史文化悠久,有2600多年建城史,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则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徐州作为诸侯国楚国的国都,是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徐州经历了两汉的辉煌时  相似文献   

3.
汉画像石是汉文化的直接物质遗产,徐州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徐州汉画像石更具有韵味和形式感的特征,其中拱、阙、亭等建筑形象是研究汉代建筑的有力证据,是现代建筑设计及装饰设计的灵感元素。研究汉画像石古建筑文化价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为汉文化的传承掀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2)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古迹众多,两汉文化遗存也颇为丰富、集中,如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等。这些都给当代艺术设计留下了丰富的汉文化元素。该文通过调查、研究徐州两汉文化元素,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借鉴汉文化艺术元素,对徐州两汉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9)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古迹众多,两汉文化遗存也较丰厚、集中,如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等,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汉文化元素。该文调查研究徐州两汉文化元素,对徐州两汉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为现代艺术设计借鉴汉文化艺术元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本文采取阅读文献、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徐州旅游现状进行剖析,得出以下结论:徐州旅游资源丰富,龙头项目紧缺;旅游形象鲜明,旅游印象薄弱;旅游市场成熟,组团强地接弱;旅游可进入性强,内部交通待完善;统筹力度不够,保障体系待健全;旅游兴市观念强,实际投入力度小。并根据徐州旅游优劣势,提出从全时空构建徐州旅游发展体系、全要素打造徐州旅游产品、全领域促进徐州旅游发展、全方位服务徐州旅游发展、全社会共享徐州旅游成果、试点先行、示范引领6个方面,构建徐州全域旅游发展模型与改革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祁斌 《建筑学报》2006,(7):62-67
徐州水下兵马俑博物馆与汉文化艺术馆的建筑设计从建筑所处的汉文化景区历史背景与山水交融的自然环境出发,采用写意的建筑表达手法,并通过传统院落空间的组织方法,营造出静谧、含蓄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2)
徐州的汉文化源远流长,其木版年画有着独特的魅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徐州传统木版年画艺术风格呈现粗犷厚重、大气拙劲的审美趋向,并在构图、造型、色彩等艺术样式上呈现与苏南乃至全国其他区域不同的风格特征,独具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
铜山县汉王镇与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泉山植物保护区和拉犁山等名胜旅游点相连接,是徐州市规划区的旅游点。素有玫瑰之乡、花果之乡、汉文化之乡、民间石刻艺术之乡的雅称,曾获联合国“全球500佳”之美誉。 近年来,这个镇紧紧抓住徐州建设特大城市的机遇,依托城市,融入城市,充分发挥优势,着力“梳妆打扮”山、水、林、城,加快建设生态旅游型小城镇。 ——突出田园风光,加快观光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0)
文章探讨通过对徐州汉文化和饮食文化素材的融合教学实践,让学生在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一系列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陶冶审美情操,完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