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24(3):F0002-F0002
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是进一步解决广播电视覆盖“盲区”农牧民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问题,是解决绝大多数农村牧区收听收看无线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少的问题,也称“无线覆盖工程”。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是党中央、  相似文献   

2.
2012年2月的全国广播影视科技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领导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指出.要”全力以赴推进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推进广播电视从村村通向户户通转变”。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为了解决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盲区”农民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问题而由国家组织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从1998年开始实施.主要解决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覆盖盲区群众“听不到看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线电视》2009,(11):1211-1211
10月26日,国家广电总局副总局长张海涛在ICTC2009的报告中指出:村村通工程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完成通电行政村、5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建设任务,解决了近亿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2008年,我国发射了直播星,主要用于村村通,使边远“盲区”群众能够收看到40多套节目,深受“盲区”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9日,我国发射了中星9号卫星,目的是为边远山区的广播电视盲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经过两年的努力,解决了1350万户盲区用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满足了部分老少边穷地区长期得不到广播电视服务的群众的文化饥渴。  相似文献   

5.
1四川藏区州县两级广电宣传覆盖现状 在四川藏区,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开展宣传最重要的载体。以丹巴县为例,丹巴的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区域可以划分为城市区、农牧区、寺庙区。城市区为有线电视用户覆盖区域。农牧区大致为“村村通”工程、“太阳能便携式一体机”覆盖区域。寺庙区是传统媒体进驻较为缓慢的区域,可划为广播电视覆盖盲区,情况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6.
《电视技术》2008,32(7)
2008年长沙村村通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为:着力巩固和完善已建村村通工程和无线覆盖的成果,防止“返盲”;继续下大力气扫除广播电视盲区,力争在3年内实现所有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让绝大多数农户看上电视。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末我国实施卫星直播到户的“村村通”工程以来,已基本解决了我国已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盲区”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问题。确保“村村通”的长期通是我国政府坚持的一贯方针,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村通”工程已列入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8.
王军 《西部广播电视》2014,(14):171-171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解决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盲区、解决广大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的一项民心工程.通过这一工程,广大群众“耳朵有听头、眼睛有看头、农闲有学头、生活有奔头”,进一步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素质.  相似文献   

9.
宁夏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在信息获取手段上的较为落后,为解决农村收看电视难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但是现有的农村电视覆盖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收看效果不太理想,有的地区到目前为止仍然是电视盲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较大功率的发射机以点散布的方式覆盖盲区。针对经济方面的制约,降低成本,改造现有的模拟发射机使之成为数字发射机是多个整改项目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余学群 《中国有线电视》2006,(17):1734-1735
1前言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上个世纪末,全国已通电的11.7万个行政村和56.3万个自然村属于广播电视覆盖盲区,约有1.48亿人口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为此,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党组提出了“广播电视事业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是农村”的工作方针,为解决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收看收听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和国家计委于1998年初启动了第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完成自治区“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保证国家补助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自治区发改委、广电局与各盟行署、市政府签订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十二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主要解决偏远地区20户以下自然村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问题,全区采用直播卫星方式共完成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1245;5个,新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新通电自然村1945个,总户数为54.08万户,另需完成偏远地区国有林区盲区0.701万户。  相似文献   

12.
论广播电视的"三重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实际,对广播电视的“三重属性”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电视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探讨我国直播卫星电视运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星9号直播卫星即将发射,将正式拉开我国发展直播卫星电视的序幕。它将成为我国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最为有效的方式和解决我国电视覆盖盲区唯一有效的手段。除此之外,直播卫星电视带来的巨大利润市场。也将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直播卫星电视运营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秦丹 《中国有线电视》2006,(16):1633-1634
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目标是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进服务。巩固成果就是要巩固和完善已建的村村通工程,防止出现“返盲”;扩大范围就是要扫除“盲区”,“十一五”时期基本实现所有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解决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提高质量就是利用有线电视、卫星共用天线接收等多种技术手段,不断增加节目套数,不断提高传输质量,使农民群众能够收看8套以上电视节目(包括中央、省和当地节目);改进服务就是推动县对乡镇广播电视的垂直管理,落实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确保村村通、长期通,新一轮村村通工作的重点是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使农民群众能够收听收看中央和地方共8套以上电视节目和4套以上广播节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子学会广播电视技术分会颁发“广播电视科技大奖”为了表彰在我国广播电视科技领域做出卓越贡献或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中国电子学会广播电视技术分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广播电视科技大奖”。该奖从1991年开始,每两年颁发一次,现已进行了两届。第一届“...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电视技术》2014,(12):130-130
2014年“中国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奖”评选报名日前正式启动。 “中国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奖”由中国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设奖证书号:国科奖社证字0158号。这项一年一度的行业评选活动旨在奖励我国广播电视设备科学进步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以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跟踪研究历程;介绍了我国数字(高清)电视基本标准体制框架及完成情况;我国广播电视科技事业发展情况,“十五”规划及数字化进程计划;最后,结合天津广播电视科技发展实际,全面介绍了天津“十五”数字化规划目标,并结合天津实际情况,提出了天津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回顾了“九五”计划实施以来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与进步,展望了广播电视新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广播电视电视事业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3月7日透露.我国在文化建设当中,要把重点放在城市基层社区和农村。按照“十一五”规划的安排,我国将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这意味着,五年后我国的广播电视能覆盖到每个农村。龙新民说。“十一五”规划提出四大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性资源共享工程、电影放映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20.
《卫星与网络》2008,(12):76-76
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奖”评奖活动日前已经正式拉开了帷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国科奖字【2006】84号文件,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科技创新奖”。“中国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奖”能进一步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广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增强我国广播电视设备行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