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高校师生知识的分布式、动态性和异构性等特点以及高校知识的学科专业的分类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高校知识管理系统模型OUKM,重点研究了OUKM的知识组织、知识查询和知识排序等实现方法,提出了基于知识结构本体的知识组织方法,以及精确知识查询、排序算法和模糊知识查询、排序算法。针对计算机专业知识,实现了一个基于本体的高校知识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GP算法的知识发现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亚非 《计算机应用》2001,21(2):50-51,53
给出一种基于GP(Genetic Programming,遗传编程)算法的知识发现系统,系统自动根据查询集访问数据库,从而发掘出数据库中隐含的知识。对知识发掘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了一种用遗传编程(GP)来进行数据挖掘的方法,GP个体由数据库查询组成,并给出了一个实验例子。  相似文献   

3.
音乐领域本体的建立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是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具有丰富的领域知识,这些知识是计算机音乐应用系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本文基于本体论方法形式化地探讨音乐领域本体的建立和分析,具体介绍了本体的建立方法、本体元素的描述、本体的一致性分析等方面内容。我们给出两个判断类间关系一致性的算法并分析其性质,还探讨了基于公理的知识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知识管理中基于本体的扩展检索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管理系统中,为有效地解决用户查询与文档之间相同概念的不同表达形式造成的失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本体、以面向任务情景的结构化描述作为信息体内容的语义索引的双向扩展检索方法,通过相容匹配和知识联网2种机制实现了扩展检索,分别对应于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2种途径;并采用查询重写模板(QRT)来搜索与当前任务相关的知识.基于原始查询和本体,QRT生成大量的子查询,同时将与原始查询相关度的权重传递给子查询式.自上而下方法或知识联网机制通过组织、任务本体检索到相关知识项.自下而上方法在任务情景中搜索相似任务,并获取包含该任务描述的知识项.2种方法都应用QRT实现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提高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检索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从文本中获取植物知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获取一直是人工智能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当前,知识的文本挖掘(KAT)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中,给出了基于植物本体的从海量网页文本库中自动获取植物领域知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植物本体(Botanical Ontology),它是顾芳博士等建立的生物本体的扩展.第二部分是以植物本体为基础,在网络文本库中进行文本挖掘(Text Mining),自动获取植物知识.实验证明,基于本体的文本挖掘是一种有效的知识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有P2P网络规模大、动态性高、异构性强.有效的搜索技术一直是P2P系统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针对无结构P2P网络泛洪搜索机制的盲目性所导致的查询开销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P2P网络搜索方法OA.该方法给出了一个基于本体的P2P网络搜索模型,并设计了一个全局共享的节点本体来表示和组织节点知识,以提高检索质量.同时,设计了一个节点聚类算法PCA来改善消息路由.实验结果表明,OA算法比Gnutella算法实现了更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相似文献   

7.
通用知识网格下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挖掘本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异构的海量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急待解决的课题,通用知识网格(UKB)架构模型用于在网格环境下创建大规模的分布式知识发现和知识集成系统。本体服务器是整个架构的核心模块,负责本体的管理和查询。数据挖掘本体服务是本体服务器提供的主要服务。本文主要介绍通用知识网格下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挖掘本体的设计和OWL实现。数据挖掘本体可满足各种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用户的知识发现服务,使系统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和高用户可用性。还介绍了一个反洗钱领域数据挖掘解决方案实例。  相似文献   

8.
用好网络教学平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现有的大多数网络课程在个性化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而课程领域知识的有效组织和智能导航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关键.提出用本体概念网组织课程领域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智能导航算法.为基于概念网的个性化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图谱的构建及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丽  郝志刚  李国亮 《计算机应用》2021,41(4):1005-1011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NFSS)既是食品生产者的操作规范,也是食品安全监督的执法准绳。然而,NFSS种类繁多,它们涉及内容广泛,且相互引用关系复杂。为了系统地研究NFSS的内容与结构,对NFSS进行了知识抽取与引用关系挖掘。首先,利用知识图谱(KG)技术提取了标准文件的内容与标准文件之间的引用关系,以这些提取出来的内容作为三元组来构建NFSS知识图谱。然后将这个知识图谱与人工构建的基于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标准的食品生产过程本体相关联,使食品安全标准与相关的食品生产过程可以建立联系。同时利用Louvain社区发现算法对图谱中的标准引用网络进行分析,发现了在NFSS中引用度较高的标准及其类型。最后,利用gStore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和Django搭建了一个问答系统,实现了基于自然语言的知识检索与推理,可以在指定需求下查询图谱中影响力较高的NFSS。  相似文献   

10.
在使用本体技术构建知识资源检索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常会遇到检索结果同检索者本身实际情况不符,以及计算机难以理解用户实际需求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知识库个性化检索方法,将知识服务的本体构建、服务定义的过程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服务执行的使用用户个性化信息来优化执行结果。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比较精确的识别用户个性化需求,简化用户输入,提升查询结果质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本体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用户提供有效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是图书馆等机构信息服务发展方向之一.引入本体理论,构建了一个基于本体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系统利用本体对多领域、跨数据库的文献库进行统一描述和重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用户个性特征模型和个性化知识检索模型,使系统实现在多文献库间进行语义层次上的个性化检索,提高了知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主动网络的分布式P2P网络模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黄道颖  黄建华  庄雷  李祖鹏 《软件学报》2004,15(7):1081-1089
分布式P2P网络Gnutella模型的对等机共享信息查询的搜索、定位路由协议仅使用"洪泛"算法,因此存在可扩展性问题.同时,由于其协议机制仅在应用层实现,缺乏对Intemet底层通信子网路由资源的利用,存在性能与效率不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考察了Gnutella网络和Internet网络节点的拓扑分布规律,二者不仅均呈现幂规律(power law)和小世界(small world)特征,而且其幂系数t非常近似.提出了一个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分布式P2P网络(active distributed pee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本体的分布式实例推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剑飞  何玉林  李成武 《计算机仿真》2008,25(2):290-293,298
为了克服单一实例库知识的局限性,实现分布式环境下多数据源的知识重用和共享,提出了一个分布式实例推理系统框架.系统通过本体服务器建立和维护实例库之间的本体知识,其中基本本体为知识的表示提供了全局约束和基础,实例推理服务器可以在基本本体框架下定义领域本体来灵活表达各自的领域知识,而本体目录则为知识的检索提供了向导.本体的引入解决了不同实例库之间知识的互理解和互操作性,能够有效地实现多实例库的协同推理.系统采用Web Service技术构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框架,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增长,以及人们查询要求的复杂化,如何合理地在P2P网络中分配和查询资源已经变得极为重要。本文计划基于描述逻辑介绍一种应用在语义P2P网络上的算法思想,以期实现资源的概念化分布,使基于语义的查询和检索变得简单。我们的算法采用Chord算法的相客散列思想,将资源的关键字和资源所在节点的IP地址散列为相同的数据类型来进行实例选择。除此之外,每个节点拥有自己的本体系统,并将与其他节点交换CHG来达到知识库的完备。由于在CHG中所有的概念拥有同一个根结点,所以不停地向层次分类的概念树上层节点询问,一定可以找到目标资源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domain ontology adaptation system for personalized knowledge 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 that adapts a suitable domain ontology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browsing and reading behavior of users (i.e., usage history log). An adaptive domain ontology can satisfy the future requirements of users and promote use value. In developing the system, a domain ontology adaptation model is first designed. Based on the designed adaptation model, a methodology for domain ontology adaptation is developed. Subsequently, a domain ontology adaptation system is implemented with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of securities trading. Finally, a system evaluation for user satisfaction and a methodology evaluation a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developed methodology and system worked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16.
现今,计算机网络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从海量的信息中搜寻出人们所需要的还存在诸多问题,于是产生了本体的概念。而本体的查询和推理是基于本体的应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知识得以充分表达并且对信息的查询更加精确、完备。首先介绍了本体的概念并建立本体模型,然后用本体杳询语言SPARQL对已有模型进行查询并用SWRL对模型进行语义规则的扩充;最后介绍了Jena,并对本体模型进行推理,由此获得了更多知识。结论就足,在利用SPARQL和Jena进行查询与推理的过程中,推理将提高查询能力,而规则是提高推理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饶元  陆淑敏 《计算机科学》2018,45(7):286-292
在对知识即服务元模型进行定义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科技资源协同服务元模型STRCS,该模型包括科技资源模型、服务模型、协同模型3个子模型以及相应的科技资源与服务。同时,通过建立KAAS元模型与科技资源服务元模型间的映射机制,为科技资源平台中的知识服务模式提供了服务映射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面向KAAS的科技资源协同服务分类与知识聚合新机制,并针对动态多标签和动态文档索引的分类和聚合方式提出了优化的机制,以及科技资源的个性化服务与科技资源的知识协同机制;通过开发实现了一个基于社会化与知识服务化的科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利用算法优化提升了科技资源平台个性化推荐的能力与精确度,从而为解决科技资源协同创新和个性化知识服务的实施与集成提供了一个新方案。  相似文献   

18.
In statistical databases and data warehousing applications it is commonly the case that aggregate views are maintained as an underlying mechanism for summarising information. Where the databases or applications are distributed, or arise from independent data collections or system developments, there may be incompatibility, heterogeneity, and data inconsistency. These challenges need to be overcome if federations of aggregated databases are to be successfully incorporated into systems for database management, querying, retrieval,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 issue of integrating aggregate views that have semantically heterogeneous classification schemes. In previous work we have developed a methodology that is efficient but that cannot easily handle data inconsistencies. Our previous approach is therefore not particularly well-suited to very large databases or federations of large numbers of databases. We now address these scalability issues by introducing a methodology for heterogeneous aggregate view integration that constructs a dynamic shared ontology to which each of the aggregate views can be explicitly related. A maximum likelihood technique, implemented using the EM (Expectation-Maximisa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inherently handle data inconsistencies in the computation of integrated aggregates that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e dynamic shared ontology.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方法无法统一表达、共享和复用网络安全态势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网络安全态势要素知识库模型的解决方案.首先,结合网络安全态势要素知识的多源异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和提取;其次,按照本体构建原则,构建由领域本体、应用本体和原子本体组成的网络安全态势要素知识库本体模型;最后,通过态势场景分析,验证了模型能够有效获取网络安全态势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