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番茄汁、马铃薯汁和胡萝卜汁的营养条件和乳酸菌的营养要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泡菜用肠膜明串珠菌和乳酸乳球菌的最佳培养基。试验结果为:肠膜明串珠菌的最佳培养基为:30%番茄汁、25%马铃薯汁、10%胡萝卜汁;乳酸乳球菌的最佳培养基为:25%番茄汁、35%马铃薯汁、15%胡萝卜汁。结果表明:肠膜明串珠菌和乳酸乳球菌分别以此培养基在34℃下培养24 h,其活菌数可达109cfu/mL以上,大大降低了培养基的成本。选择的最佳离心条件为:4 000 r/min的转速下离心20 min,在此条件下离心存活率最高,为制备直投式发酵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泡菜乳酸菌LJ-4具有良好的产酸特性,是一株可开发为泡菜发酵直投菌剂的乳酸菌。为促进其增殖培养,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其增殖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增殖培养基组成为:1.5%果糖,1.5%胰蛋白胨,7%玉米汁,10%青椒汁,30%番茄汁,15%豆芽汁。泡菜乳酸菌LJ-4在优化的增殖培养基中,37℃培养16h,菌体浓度[lg(cfu/mL)]可达到10.11。  相似文献   

3.
以泡菜生产用的戊糖片球菌PP、植物乳杆菌P158为菌种,通过补料和等pH培养的方式实现菌种的高密度培养,以10%脱脂乳为基础,添加海藻糖、蔗糖、谷氨酸钠为冻干保护剂,优化预冻条件及保护剂配方。结果表明,采用补料与等pH培养时,戊糖片球菌PP与植物乳杆菌P158的最高活菌数分别可达9.01×109cfu/mL和2.14×1010cfu/mL;戊糖片球菌PP、植物乳杆菌P158的最适预冻条件均为液氮中预冻15min;戊糖片球菌PP的最适保护剂组合为:海藻糖7%,蔗糖7%,谷氨酸钠3%;植物乳杆菌P158的最适保护剂组合为:海藻糖7%,蔗糖7%,谷氨酸钠5%;在最适培养及冻干条件下,戊糖片球菌PP和植物乳杆菌P158的冻干存活率分别达到95.8%和75.6%。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会锦泡菜汗中的乳酸菌含量情况,结果表明,什锦泡菜比普通泡菜汁中的乳酸菌含量高,维持高含菌量的时间较好,因此,可根据各人口味选择不同菜料制成营养价值更高的什锦泡菜。  相似文献   

5.
泡菜与乳酸菌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文中论述了国内外泡菜生产发展概况,乳酸菌在泡菜生产中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泡菜乳酸菌的纯种分离及应用效果,以及泡菜生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泡菜乳酸菌发酵蔬菜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对从泡菜中分离出的三株乳酸菌H-1,G-1,X-1,选择了其最适扩大培养基,研究了乳酸发酵蔬菜汁生产中的矩味剂、酸味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对不同株乳酸菌生长的影响,并对乳酸发酵蔬菜汁工艺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7.
提高泡菜汁中乳酸菌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黄君红  陈青荷 《中国酿造》1997,(4):24-26,23
该研究应用的是一种新的高层半固体琼脂试管法,检测在不同条件下制成的泡菜汁中的乳酸菌活菌数。试验结果表明,盐浓度以4~6%为宜,物料以胡萝卜最好,调料以米酒最佳,含酒量为4%较好,30t时投料3天后,即可达到最高含菌量,在多数样品中,含菌量可达108~109个/ml,pH值稳定在3.1~3.3之间。此外,文中还讨论了利用泡菜汁开发廉价的天然微生态调节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对从泡菜中分离出的三株乳酸菌H-1,G-1,X-1,选择了其最适扩大培养基,研究了乳酸发酵蔬菜汁生产中的添加剂对三株乳酸菌生长的影响,并对乳酸发酵蔬菜汁工艺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科技》2002,(08):64-66
对从泡菜中分离出的三株乳酸菌H-1,G-1,X-1,选择了其最适扩大培养基,研究了乳酸发酵蔬菜汁生产中的添加剂对三株乳酸菌生长的影响,并对乳酸发酵蔬菜汁工艺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10.
乳酸菌在泡菜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揭示了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的机理,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乳酸发酵食品更加受到消费者青睐。泡菜作为一种传统的乳酸发酵蔬菜制品,其汁中富含乳酸菌活菌,对其深入研究且开发  相似文献   

11.
泡菜乳酸菌种的选育(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幼筠  甘萍 《中国调味品》1996,(11):14-18,4
3 分离菌株生产性能实验二从上述实验一已知,三号、四号菌株是酿制泡菜的优良菌株。为了证实其重现性,弄清培养条件,我们继续作了生产性能实验二。3.1 菌种除三号、四号菌分别接种外,又设计了三号四号菌混合接种,同时仍以不接种作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12.
李斌  董英 《食品科技》2005,(1):8-10
泡菜用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制作中,菌体富集和冻干浓缩是关键点。主要以实验室现有的3种菌株:植物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短乳杆菌为出发菌株,进行富集培养的研究,采用缓冲盐法和化学中和法2种培养方式。通过缓冲盐法确定了植物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短乳杆菌的最适pH均为7.0,最适培养温度分别为30℃、30℃、35℃;化学中和法采用控制pH为7.0,培养温度分别为30℃、30℃、35℃的培养条件。通过2种方法的比较,可知化学中和法得到的活菌数约为缓冲盐法的3~5倍。  相似文献   

13.
以乳酸杆菌发酵剂进行白萝卜泡菜的制备。利用植物乳杆菌B4、弯曲乳杆菌A8制备发酵剂并进行纯种发酵、半自然发酵萝卜泡菜,与自然发酵的萝卜泡菜的感观指标、活菌总数、乳酸含量、亚硝酸盐含量、发酵周期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直投式发酵剂B4、A8可明显提高发酵2d时泡菜汁中的活菌数量,且纯种发酵比自然发酵高出100倍以上;提高泡菜中乳酸含量;降低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2mg/kg;缩短发酵周期至3d,且对泡菜的感观指标无明显影响。同时表明亚硝酸盐峰值与泡菜中活菌总数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首先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对乳酸菌进行单因素诱变。确定紫外线照射剂量为150s,并得到一株产酸力为57.85°T的菌株,比原菌株产酸力提高了3.05%;NTG的诱变剂量是0.3mg/ml,处理时间为60min,得到产酸力为58.02°T的菌株,较出发菌株提高了6.52%。接着以紫外线和NTG对高产酸菌株进行了2轮复合诱变,最终得到产酸力达83.66°T的诱变株,较出发菌株产酸力提高了30.64%。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在泡菜发酵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生产泡菜的不足,需进一步研究制作泡菜的乳酸菌发酵剂。该文对泡菜中乳酸菌的主要种类及发酵类型、影响乳酸菌发酵的主要因素、乳酸菌发酵剂的来源、在泡菜中的应用及基因组学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泡菜乳酸菌种的选育(一)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李幼筠  甘萍 《中国调味品》1996,(10):6-10,27
采用有四十余年连续发酵周期的优质泡菜液为菌源,经系统、严格地菌种选育,优选出二株泡菜乳酸纯种,并成功地应用于年产500吨泡菜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对泡菜中乳酸菌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共筛选出4种菌株,对这4种菌株进一步进行了发酵性能研究和凝乳实验,选择出优良两种菌株,并应用于新鲜软质干酪的制作,采用L9(34)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发酵剂菌株添加比例、发酵温度、切割pH值对成品干酪滋味口感、色泽的影响,确定了该产品生产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菌种比为菌株8与菌株12比为1∶1(质量比),发酵剂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发酵温度为37℃,切割pH值为4.6。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乳酸菌的发酵原理,阐述了利用乳酸菌制剂发酵方式腌制泡菜的研究意义、生产机理及过程等,并对目前研究现状的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新型工艺的研究提供了建议,并对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的发展进行了市场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泡菜中产抗菌素的乳酸菌筛选和性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是对自然发酵泡菜中的乳酸菌素产生菌株分离筛选、鉴定。采用TJA培养基初步筛选9株典型菌株进行抗菌素产生菌的筛选,供试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抑菌实验,综合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筛选确定了2株细菌素产生菌菌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泡菜中乳酸菌的最佳生长条件。方法利用基础培养基考察不同碳源、pH值和温度条件下,乳酸菌生长情况。结果葡萄糖是该乳酸菌的最佳碳源,该菌的最佳pH值为5~6,最佳生长温度为30-35℃。结论在泡菜发酵前加入乳酸菌纯菌种,并提供已优化的发酵条件,可缩短泡菜腌制的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