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嘉禾县浦溪井田位于袁家矿区中段,其煤系地层龙潭组为一套湖沼—泻湖海湾过渡相为主的沉积,厚度14.9~335m,含煤7层,煤层总厚5.25~7.85m;根据岩性、岩相特征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不含煤段,为泻湖相沉积,平均厚187m,上段泻湖—湖沼相沉积,平均厚137m,并形成了泥炭沼泽,形成了2、3、4、5、6、7号煤层,可采煤层为2、5、6号煤层,其中,形成于滨海沼泽地区的5煤层厚度稳定,是该地区主采煤层,下段厚度比上段厚度要大,反映了该区晚二叠世期间地壳沉降不均衡,沉积环境差异是本区找煤条件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陕渑煤田东部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岩相古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岩相古地理景观与区域基本相同,因与剥蚀区邻近,地形坡度较大,岩相变化短距内较为明显,故小区域反映出大格局。中石炭世,海水从北、北东方向侵入,物源区为区南西的伏牛古陆,以泻湖相沉积为主。晚石炭世,海水从南东侵入,物源区为区北西的中条古陆,由于海水进退频繁,碳酸岩台地、泻湖、障壁岛、潮坪、泥炭坪等相发生有序变迁。整个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早期,该区继承了晚石炭世的古地理格局,进入海退型三角洲建设阶段,早二叠世早期初属三角洲前缘,以滨海陆相沉积为主,其后基本为三角洲平原,主要接受陆相沉积。  相似文献   

3.
豫西陕渑煤田东部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岩相古地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岩相古地理景观与区域基本一致,因与剥蚀区邻近,地形坡度较大,岩相变化短距内较为明显,故小区域反映出大格局。中石炭世,海水从北、北东方向侵入,物源区为区南西的伏牛古陆,以泻湖相沉积为主。晚石炭世。海水从南东侵入,物源区为区北西的中条古陆,由于海水进退频繁,碳酸岩台地、泻湖、障壁岛、潮坪、泥炭坪等相发生有序变迁。整个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早期,本区继承了晚石炭世的古地理格局。进入海退型三角洲建设阶段。早二叠世早期初属三角洲前缘,以滨海陆相沉积为主。其后基本为三角洲平原,主要接受陆相沉积。  相似文献   

4.
李琪 《云南煤炭》2004,(3):30-31,45
恩洪矿区北部含煤地层(晚二叠世)沉积环境处于陆海过渡的环境中,在陆相区与过渡相区交界附过。具有冲积平原的沉积特征,又有三角洲平原的沉积特征。由于沉积相的频繁交替,形成多煤层的沉积旋廻,含煤地层复杂,加之断层的破坏造成煤层对比十分困难。提出了依据煤层特征,标志层特征及地球物理测井曲线特征综合对比。  相似文献   

5.
滇东晚二叠世聚煤区,是西南近海型聚煤区的靠陆部分,保存有古陆剥蚀区和沉积区的原始边界,构成西南完整的晚二叠世含煤沉积盆地,陆源物质供给充分,发育有广阔的滨海平原环境,有陆相、过渡相、海相三种含煤建造类型和龙潭期、长兴期两个含煤时期。龙潭组与长兴组连续过渡,为陆相与过渡相含煤地层,且合煤性好。通过对滇东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磷酸盐古盐度的分析,对这一时期的环境研究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
鄂西南地区在地层区划上归属扬子地层区之上扬子分区,晚二叠世地层岩石组合类型多样。除普遍存在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灰岩和硅质岩台盆相混合沉积两种类型外,还存在一种以硅泥质岩为主的盆地相沉积,含大量基性火山物质及放射虫、海绵骨针等化石,指示深水滞留盆地环境,形成近南北向展布的鄂西南陆内裂陷盆地。盆地形成于华南陆块伸展构造环境条件下,与陆块周边及内部伸展盆地共同构成网格状的裂陷系统,表明此时鄂西南盆地并非如传统认为的属稳定地台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铝是地壳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要形成矿床必须有独特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运动产生裂陷背景下的大陆裂谷盆地,造就了黔中泻湖海盆、凯里海湾和渝南—黔北半封闭泻湖海湾的湿热古地理环境。使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期各类岩石接受风化剥蚀,达到前期的"排杂"使铝得到初步富集,搬运到泻湖海盆沉积和后期的"降硅沉铁"作用"脱颖而出"并沉积形成铝土矿矿床。中新生代的印支燕山—喜山运动造就的挤压背景—隆升背景,产生的前陆盆地—山间盆地,改变了成矿条件,不再形成铝土矿。铝土矿属沉积型矿床产于特定地层中,在省内有可能存在新的隐伏大型—超大型矿集区,在全国范围内更有可能存在相近大规模的铝土矿矿集区。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上扬子地层区早震旦世晚期沉积的黑色岩系,是沉积型银钒矿的主要产出层位,其含矿岩层明显受古地理环境控制,通过对区内黑色岩系的划分对比,结合整个华南地区该岩石地层沉积特征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地层体是华南海北部碳酸盐岩台地东延部分,属台地萎缩阶段有障壁海岸的沉积产物,由青峰断裂向南,依次为冲积平原—沼泽—泻湖—潮坪(障壁岛)—浅滩环境,继续向南于湖南溆浦一带进入沉积盆地中心。研究结果表明,沼泽相是银钒矿赋存的最佳相单元,层序地层显示,海侵体系域具有控制含银钒元素地层体形成、高水位域具有控制含钒元素地层体形成的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9.
扬子地层区是华南地层大区中部一个分区(见图1),共遍及陕、川、滇、鄂、黔、湘、赣、皖、苏、浙十个省份,呈东西向条带型,中西部略宽。扬子地层区寒武纪地层分布广,发育齐全,岩性复杂,区域变化大,属稳定的地台型沉积建造,沉积厚度大,中上部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下部碎屑岩发育,含有石煤、铀、磷、钒、锑等多种沉积、层控矿产。牛蹄塘组在该地层区的多个地层分区出现,时代归属早期寒武纪(∈),它是寻找页岩气的热点层位,以牛蹄塘组为切入点,以早期寒武纪为地层时间段,以扬子地层区为范围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依据钻孔地质资料和岩芯测试成果,运用沉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葛泉矿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并对葛泉矿下组煤进行煤质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葛泉矿含煤地层时代为石炭~二叠纪,沉积环境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中晚石炭世沉积环境主要为滨外碳酸盐陆棚和潮坪沉积,成煤环境为潮坪沼泽,至早二叠世,沉积环境演变成三角洲平原沉积,成煤环境为...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5,(9):125-127
采用岩相古地理研究的编图方法与沉积学原理,结合研究区内及周边地区的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及样品的测试分析等相关资料,对南华北盆地通许地区石盒子组地层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内石盒子组的含煤地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和堡岛沉积体系,煤岩分布和聚煤规律受到其沉积环境的控制,三角洲平原的泥炭沼泽微相和堡岛体系的泻湖环境是最为有利的聚煤场所,太康地区为本研究区石盒子组的聚煤中心。  相似文献   

12.
1988年《河南日报》曾刊登过一则简讯,“发现中原大地三十亿年沧桑变迁奥秘”,文中省内外的三十多位地质学家、教授等共同呼吁,迅速建立嵩山地区地质环境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作为科学研究,观测试验的基地,同时也可以作为地学科普、教学实习和旅游的基地,为此本文仅对嵩山地区进行地质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作以探讨。 一、嵩山地区地质简况 嵩山位于华北地台区南缘,嵩箕台隆的东南部,基底岩层为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层,属海底基性火山喷发及浅海碎屑岩、粘土岩相沉积,岩层遭受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此后转为地台型盖层沉积。自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早期,主要为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建造,缺失晚奥陶纪至早石炭纪沉积。晚古生代中期为海陆交替相粘土岩—碳酸盐岩(夹含煤建造)沉积。晚古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草庙地区沉积地层和构造的分析,认为研究区煤系地层为辫状河和曲流河的泛滥盆地沉积,煤层的分布受古地形和古河道影响。成煤期研究区处于伸展拗陷环境,构造变形较弱,但构造活动使得煤层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并控制煤层沉积的厚度变化;后期构造活动先以挤压为主,形成复式向斜的主体构造;后以逆冲推覆为主,造成主断裂上盘煤层被剥蚀。推断杨咀子湾向斜东翼煤系地层褶皱隆起,具有一定找煤前景。  相似文献   

14.
安顺市地热水整装勘查区所在大地构造单元为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之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和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断裂与褶皱构造十分发育。研究内出露地层自老到新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系,缺失志留系、侏罗系和白垩系。根据出露地层岩石学和含水性及富水性组合特征,可构成五个热矿水储集单元。区内五个储集单元的储热结构中盖层、热储层的沉积连续、厚度基本稳定。目前整个安顺市地区地热资源天然出露点共2处,人工机井8处,开发利用4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分析区域地质特征、热矿水成热条件和补径排条件,提出勘探开发地热水资源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永元 《煤炭技术》2012,31(2):141-143
通过龙永煤田古地理分析表明:童子岩组第三段含煤沉积是在受限制的聚煤凹陷中形成的,成煤作用是复杂和不均一的,含煤岩系形成时的坳陷内部存在构造分异。早二叠世童子岩组早期龙永煤田内为浅海相的沉积环境;中期开始的区域性大海退逐渐形成的滨海、海湾泻湖及近海湖泊、泥炭沼泽等环境,并形成了童子岩组第三段含煤建造;晚期海水由东北向西南退出,古地理环境是由浅海向陆地迁移,从而结束了童子岩组地层的含煤建造,预示东吴运动来临。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区野外实测剖面及钻孔岩芯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沉积相分析、沉积地球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对龙场井田晚二叠世含煤岩系的岩相类型、硫分特征、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的探讨,得到了本区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的相关认识。结果表明,东吴运动控制了含煤岩系沉积基底的演化,为含煤岩系的沉积提供了基本的沉积格架。成煤期构造活动相对较为稳定,基底的沉降速率与泥炭或煤层的堆积速率较为平衡,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含煤岩系。沉积环境依次经历了潮坪-潟湖、三角洲平原、潟湖-潮坪沉积体系,最有利的聚煤环境为位于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间湾及分流河道,其次为受海水影响较为强烈的潟湖、潮坪环境。  相似文献   

17.
黔西北夜郎组分层特征与岩相古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继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3):101-102,106
通过对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的岩性、岩相、结构构造、古生物组合和古生态等特征的综合分析,利用区域地质、普查与铁路隧道勘查成果,研究了贵州西北部夜郎组地层的分层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早三叠世,该区处于浅海至滨海,沉积以台地相碳酸盐岩为主,夹少许粘土岩。夜郎组至茅草铺早期,海水略深,沉积物主要为石灰岩,生物主要为瓣鳃类,有较多藻类和少量菊石。茅草铺中晚期,海水变浅,为局限海和泻湖,生物稀少,沉积物以白云岩为主,并有膏盐。从夜郎组岩石组合特征上看,第二段上部约厚20m的淀晶-鲕粒石灰岩成为该层位岩性、厚度稳定的标志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徐州孟庄地区2 -1#井、2-2#井,郑集地区3-2#井、3-4#井的岩芯进行观察描述和岩石薄片的镜下分析,得出徐州地区山西组的沉积环境特点.徐州地区山西组是华北地台在石炭—二叠纪陆表海向东南方向退出时形成的海陆过渡相,属于陆表海环境下的河控三角洲沉积,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水下沉积部分,由泻湖—前三角洲沉积亚相、三角洲前缘的远砂坝、河口坝、分流间湾和水下分流河道等微相组成.上段水上沉积部分,由三角洲平原的水上分流河道、天然堤、泛滥平原—沼泽等微相组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层序界面形成机制及等时地层格架内古地理背景下煤层聚集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例开展了本溪组-山西组层序地层和聚煤作用研究.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盆地基底沉降差异形成的海侵方向转换面(BTR)、正常海退形成的冲刷面(NSS)和暴露面(NES)及其对应的整合面(NCC)、强制性海退形成的河流侵蚀面(FEU)和暴露面(FES)及对应的整合面(FCC)4种层序界面类型,将研究煤系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6个四级层序.认为基准面周期性变化控制了沉积体系的演化、废弃和聚煤作用的发生,而聚煤基底沉积环境和聚煤期盆地基底沉降速率控制了煤层厚度及其平面上的稳定性,提出了等时地层格架内古地理背景下的综合聚煤模式.结果表明:区域广泛分布的厚煤层形成于Ⅱ型层序界面及Ⅰ型层序最大海退面(初始海泛面)附近;澙湖-潮坪为主的沉积背景下有利聚煤中心位于剩余可容空间相对较低的潮坪环境,潮坪-三角洲-澙湖为主的沉积背景下有利聚煤中心位于基底沉降速率快、剩余可容空间中等的潮坪环境,浅水河流三角洲沉积背景下有利聚煤中心位于基底沉降速率快、剩余可容空间相对较高的三角洲平原间湾湖泊和局限海环境。  相似文献   

20.
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露头及钻孔剖面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近海型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了基于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并分析了聚煤规律。根据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冲刷面、沉积体系转换面、古土壤及根土岩、地层颜色突变面、煤层等层序地层关键界面特征,将华北石炭—二叠系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通过绘制各三级层序地层厚度、砂泥比、石灰岩含量等单因素等值线,恢复出各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利用煤层厚度与岩相古地理平面展布规律可知,最有利成煤环境为三角洲沉积体系,其次为河流、潮坪-潟湖沉积体系,聚煤作用以SQ2(太原组中上部)和SQ3(山西组)最强,聚煤中心位于准格尔、大同、朔州、乌海、峰峰等煤田和京津唐地区,SQ4(下石盒子组)和SQ5(上石盒子组第1段)聚煤作用仅限于华北盆地南缘,聚煤中心位于两淮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