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多吡啶钌配合物在光物理、电化学、核酸结构探测等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对2,9-二(2-咪唑并[4,5-f]邻菲咯啉)邻菲咯啉双核钌(Ⅱ)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报道,并利用氢一氢同核相关谱(^1H^-1HCOSY)对该配合物的氢谱峰进行了详细归属。  相似文献   

2.
多吡啶钌配合物在光物理、电化学、核酸结构探测等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对2,9-二(2-咪唑并[4,5-f]邻菲咯啉)邻菲咯啉双核钌(Ⅱ)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报道,并利用氢-氢同核相关谱(1H-1H COSY)对该配合物的氢谱峰进行了详细归属.  相似文献   

3.
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淬灭技术,研究钌(Ⅱ)多吡啶配合物 [Ru(bpy)2(MDBIP)]2+ (bpy为2,2′-联吡啶; MDBIP为3,5-二溴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配合物对pBR322质粒DNA的光切割作用.结果表明,[Ru(bpy)2(MDBIP)]2+与小牛胸腺DNA可能是以一种弱的部分插入的方式相结合,对pBR322质粒DNA有较好的光切割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磺化酞菁钴配合物封装于Y型分子筛中,制备成分子筛改性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测试,得到磺化酞菁钴/Y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主要出现在-0.67 V,-0.27 V和0.55 V三个电位附近,这反映了配合物中不同价态的钴离子之间以及金属钴和配体之间共有三种不同的氧化还原行为;磺化酞菁钴分子在Y型分子筛空腔中其电化学活性仍然存在,但其氧化还原峰电位因受到分子筛结构、骨架效应的影响而发生偏移;封装在Y型分子筛中的CoPc(SO3)4,由于受到分子筛空间效应的影响,平面结构发生扭曲.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邻菲咯啉内胺盐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化学组成,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差热分析等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的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邻菲咯啉内胺盐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化学组成,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差热分析等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的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循环伏安法、稳态极化曲线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离子液体EMimBF4中1,5-二氨基蒽醌在微铂电极上的电还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EMimBF4中,随着1,5-二氨基蒽醌和水的浓度变化,循环伏安曲线的峰电位和峰电流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温度的变化也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峰电位和峰电流产生一定的影响.1,5-二硝基蒽醌在铂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为单分子12电子5步骤电化学过程,其主要产物为1,5-二氨基蒽醌.  相似文献   

8.
用电化学法和电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邻菲啉-苯丙氨酸铜与DNA的相互作用.电化学研究表明,配合物离子在电极上的反应过程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加入DNA使其峰电流降低,峰电位正移;同时,电子吸收光谱显示加入DNA使配合物离子吸收峰产生减色效应,表明此配合物能与DNA发生插入作用.通过电子吸收光谱,计算出铜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为2.59×102 L/mol,表明结合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Ru2(μ-O2CCH3)4(H2O)2]PF6是以Ru2(O2CCH3)4Cl为前体配合物,在甲醇水(体积比7∶1)溶液中用Ag2SO4和NH4PF6进行脱氯配位反应而得。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循环伏安、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等对其进行表征。晶体结构表明,标题化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为a=1.9 523(9)nm,b=1.2 830(6)nm,c=0.8468(4)nm,β=93.11(10)°,Z=4。通过热失重分析研究配合物的热分解机理。用循环伏安法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为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表明该配合物的中心金属2价钌原子Ru(II)与3价钌原子Ru(III)之间存在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10.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基于多吡啶配体配位的铁配合物。电化学研究表明,配合物在循环伏安图中表现出两个还原峰和两个氧化峰,前者分别归属于FeIII/FeII和FeII/FeI的还原过程。以不同强度的酸(乙酸、三氟乙酸、四氟硼酸)作为质子源,研究了铁配合物电催化质子还原的性能。由循环伏安曲线得出:铁配合物对不同强度酸的质子还原有一个共同点,即在加入1当量质子源时,配合物的第一个还原峰电流强度均有增加,然而,随质子源浓度进一步增加,峰电流强度先缓慢增加,然后趋于稳定。在四氟硼酸作为质子源时,出现了两个新的还原峰,且新还原峰的峰电流随着质子源当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以强酸作质子源时,多吡啶铁配合物的电催化制氢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0.2 mol.L-1的B-R(pH5.0)缓冲溶液中,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咪唑并邻菲咯啉铁配合物([Fe(phen)2IP].3Cl O4.2 H2O,phen=邻菲咯啉,IP=咪唑并邻菲咯啉)与鲑鱼精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Fe(phen)2IP]3+与DNA的作用方式为嵌插结合。以[Fe(phen)2IP]3+为杂交指示剂制成了DNA荧光光纤传感器,检测了与固定在光纤上的探针DNA互补的靶DNA。实验表明,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25×10-8~1.50×10-7mol.L-1,检测限为1.35×10-9mol.L-1。  相似文献   

12.
由Ru2(μ-O2CCH3)4Cl为前体配合物,合成了两种氧原子作为电子供体的双核四乙酸钌(Ⅱ,Ⅲ)配合物[Ru2(μ-O2CCH3)4(L)2]PF6(L=H2O,MeOH,分别用(1)、(2)表示).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得[Ru2(μ-O2CCH3)4(L)2]+/0电对的氧化还原半波长电位为535 mV,与其他中等强度的路易斯碱配合物相当.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循环伏安法,比较了酸性、中性和碱性介质下对苯二胺(p-PD)在铂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的异同,并探讨扫描速度、底物浓度等因素对p-PD在碱性体系下的电化学聚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碱性介质才能得到吸附于电极的高分子膜;铂电极上p-PD的氧化反应为不可逆过程;在20~100 mV/s的扫描速率范围内,阳极峰电流与扫描速度的1/2次方成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反应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铕-磺基水杨酸-邻菲咯啉配合物和水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研究了纯固体配合物,磺基水杨酸及稀土配合物掺杂水性丙烯酸酯共聚物体系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5.
用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含Ce和Y的混合添加剂对镍电极和MH-N i电池高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循环后的N i(OH)2粉末经XRD测试为β型.恒电流充放电结果表明,在高温下含有添加剂的MH-N i电池的库仑效率明显高于不含添加剂的MH-N i电池.镍电极的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高温条件下,在阳极区内不含添加剂的镍电极的N i(OH)2氧化峰与析氧峰重叠在一起,而含有添加剂的镍电极上N i(OH)2的氧化峰和析氧峰峰值电压差明显增加,镍电极和MH-N i电池在高温下的充放电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2-氨基-4-氯苯甲酸(2-A-4-CBA)作为第一配体,1,10-邻菲罗啉(phen)作为第二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稀土铽离子(Tb~(3+))的三元有机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可表示为[Tb(2-A-4-CBA)phen(H_2O)4·H_2O],2-氨基-4-氯苯甲酸和1,10-邻菲罗啉均参与配位且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色坐标研究配合物的发光性能,配合物发出较强的Tb3+的特征荧光,在369.6 nm激发下其最强发射峰在545.2 nm处,其色坐标落在黄绿光区域.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铕一磺基水杨酸一邻菲咯啉配合物和水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研究了纯固体配合物,磺基水杨酸及稀土配合物掺杂水性丙烯酸酯共聚物体系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8.
利用2-羟基苯甲醛、乙二胺合成了双席夫碱配体,然后在无水无氧、氮气保护的条件下使其与无水氯化钴按照物质的量比1∶1反应,得到了一种可用于电驱动催化水氧化反应的单核钴基(Ⅱ)席夫碱类配合物。纯化后以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等检测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以循环伏安法对其催化水氧化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中性pH 条件下,该催化剂具有活跃的电驱动水氧化催化活性,氧化峰的起始放氧电位仅为0.5V。循环伏安法连续多次的扫描结果显示,该催化体系在水氧化反应过程中没有新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因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合较低的合成成本及纯化难度,该配合物在催化水氧化领域将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温度跃迁方法研究了钴(Ⅱ)-5-取代邻菲咯啉-α-氨基酸形成三元配合物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常数与-5-取代邻菲咯啉取代基Hammett常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讨论了Hammett常数的大小对速率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藏红花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实验表明藏红花素在较强酸性缓冲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为准可逆过程.其在pH 3.50的B-R缓冲溶液中产生一对氧化还原峰,ipc/ipa=0.8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