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制备制品的不同养护温度、养护时间、静停时间等对水泥制品性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制品适宜的养护制度,并对养护制度与水泥水化过程、水化产物形成及微观结构发展等的关系及其对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制品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的最佳养护制度为:静停2d后,在40℃温度下养护16h。随着养护温度提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早期强度增加但后期强度降低,当养护温度达到80℃时,由于不能形成水化产物钙矾石,强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硅酸盐水泥熟料掺量对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影响很大,熟料掺量过高,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将大幅度下降,甚至会造成安定性不良,使混凝土结构破坏。该文对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安定性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探索,发现通常的水浸法不能在短期内检验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安定性。控制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7d强度增进率,可有效控制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避免出现安定性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3.
通过4种不同的磷石膏预处理方式制得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对比了预处理方式对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料浆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磷石膏预处理后再制得的料浆在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其中方式3共同混磨处理后制得的过硫磷石膏水泥浆体流动性较高,可达到175 mm;方式4湿磨处理磷石膏后制得的浆体抗压强度提升较大,可达到35.7 MPa,提高了111.2%,但过度处理对强度提升作用不大。由XRD和SEM分析可知,预处理不会改变水化产物的种类。过硫磷石膏水泥的水化产物主要为钙矾石和C-S-H凝胶,同时还有未反应的石膏颗粒,试块的抗压强度与水化产物的组成及包裹覆盖磷石膏的程度有关,同时还受到结构致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中硅酸盐水泥的掺量对其性能影响极大,掺量过高后期强度将大幅度下降,掺量过低早期强度将会很低。该文通过试验发现:控制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中PSC浆的耗酸量,可以有效控制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中硅酸盐水泥的适宜配比,显著提高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中的PSC浆滤液耗酸量应控制0.10~0.25mmol/g之间。  相似文献   

5.
在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和混凝土开发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年产10万吨过硫磷石膏水泥混凝土生产示范线,通过生产线的建设和试生产,掌握了生产线主要的工艺控制参数,成功生产出C30等级的路缘石、植草砖、步道砖等多种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混凝土制品。示范线的运行结果表明,该生产线设备简单可靠,可大量利用磷石膏,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以磷石膏和矿渣为主要组分的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可大量消耗磷石膏。但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其抗碳化性能较差。经深入研究发现,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石碳化后的强度损失不大,碳化7 d时强度降至最低,继续碳化强度可显著回升。当碳化后再次浸水养护时,其强度可出现很大幅度的提高,可显著大于碳化前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在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砂浆及混凝土中掺入聚羧酸系和萘系减水剂,研究其抗钢筋锈蚀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硬化砂浆法测试,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中掺入聚羧酸系和萘系减水剂均无钢筋锈蚀现象发生.通过钢筋失重法测试混凝土抗钢筋锈蚀性能,当混凝土强度大于30 MPa,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大于25 mm时,无钢筋锈蚀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8.
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PPSC)是由40%~50%磷石膏、40%~50%粒化高炉矿渣、2%钢渣以及4%水泥熟料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型胶凝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恒温温度、静停时间和保温时间对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技术初步探讨了恒温温度对蒸养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砂浆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蒸汽养护条件下,恒温温度对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静停时间和养护时间影响较小,高温不利于其强度发展,40℃为适宜的恒温温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浆活性钙含量的变化规律,通过盐酸滴定法和EDTA滴定法对比、试验条件敏感性分析、检测方法重复性和复验性研究,确立了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浆活性钙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活性钙含量比pH值指标更能表征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浆的水化活性,与水化产物宏观性能相关性更好;由于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浆属于贫钙体系,活性钙含量较低,盐酸滴定法较EDTA滴定法更适用.盐酸滴定法的重复性和复验性良好,但对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敏感,最终确定搅拌时间为2h,搅拌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10.
实现高固废利用率及探明磷石膏激发的效果,主要研究了不同掺量磷石膏对磷渣-矿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体系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采用XRD、TG和SEM分析了体系的水化产物。结果表明:适量的磷石膏对磷渣-矿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体系3 d的水化具有促进作用,当磷石膏掺量达到5%时,其含有的磷、氟等杂质会延缓胶凝材料的水化进程,导致3 d强度降低;磷石膏的掺入对体系7、28、90 d的强度都有一定激发效果,并且随着磷石膏的掺量增加,其主要水化产物C-S-H和钙矾石生成量逐渐增多,当磷石膏的掺量为5%时,水化至28 d后,体系中仍含有石膏,但当磷石膏掺量超过8%时,硬化浆体中残余大量石膏,反而会降低体系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炼钢工艺流程中有高炉炼铁、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复合吹炼、电弧炉冶炼和二次精炼等冶炼工序,分别产生高炉渣、铁水脱硫渣、转炉钢渣、电弧炉钢渣和精炼渣等冶炼渣。本文介绍了各类冶炼渣的产生、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  相似文献   

12.
张波  王强  阎培渝 《混凝土》2012,(1):21-23
研究了钢铁渣的组成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钢渣的比表面积对于钢铁渣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钢渣的比表面积宜大于400 m2/kg;掺入少量无水石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钢铁渣的早期活性;通过调整钢铁渣中钢渣与矿渣的比例,并掺入少量无水石膏,能够获得性能比较好的矿物掺合料。  相似文献   

13.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活垃圾焚烧处置是当前较为先进的处置方式。为研究对焚烧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以及资源化利用,在对炉渣成分、特性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炉渣先加工成符合工程材料要求的集料供应市场,或加工制成各类成品和最终材料的炉渣资源化利用方案;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碱激发矿渣-锂渣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锂渣部分代替矿渣制备碱激发矿渣-锂渣混凝土,结果表明,当溶渣比(质量比)为0.5,0.6,胶凝材料用量为390 kg/m3时,碱激发矿渣-锂渣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大于70 MPa,且早期抗压强度高,3 d就都达到28 d的70%左右.同时,研究了碱激发矿渣-锂渣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氯离子渗透性.结果表明,该混凝土的工作性良好,抗氯离子渗透性高.  相似文献   

15.
钢渣混凝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试验着重研究和分析钢渣粒径级配分布对钢渣混凝土力学性质的影响特点 ,以及最佳级配关系 ;同时探索钢渣粉、粉煤灰、水泥三者之间不同组成比例时 ,钢渣混凝土的力学属性和强度变化规律 ,以便求出最佳配比 ,从而为钢渣、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舒畅  杨书利 《山西建筑》2005,31(17):129-130
主要介绍了钢渣的产生过程,分析了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二灰钢渣的强度机理,阐述了二灰钢渣对钢渣的品质要求和对策,提出二灰钢渣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研究电炉钢渣(熔炼渣和精炼渣)细度与活性的关系.研究表明:无论是熔炼渣还是精炼渣,活性指数都随钢渣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能够满足GB/T20491-200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中规定的Ⅱ级钢渣活性指数要求.电炉精炼渣并没有表现出比熔炼渣更高的活性,两者的活性指数-比表面积关系曲线几乎重合.  相似文献   

18.
刘轶 《山西建筑》2009,35(31):171-172
在验证风淬钢渣体积安定性合格的基础上,以未经磨细的原状风淬钢渣作集料,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和硅灰复合作胶凝材料,配制出高强度、大掺量、高性能的钢渣混凝土,从而有利于提高风淬钢渣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工业废渣研制少熟料高标号复号水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工业废渣,研制少熟料高标号复合水泥,不仅是解决工业废渣资源化的有效措施,而且对发展新型胶凝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针对矿渣,磷渣和粉煤灰的组成特点,研究了不同系列的水熟料高标号复合水泥。研究表明,利用混合材的优势互补原理,并引入外加剂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少熟料复合水泥。  相似文献   

20.
测试了钢渣粉和锰铁矿渣粉在不同砂浆配合比下的流动度和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掺量钢渣粉和锰铁矿渣粉复配的胶凝材料对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锰铁矿渣粉有助于提高钢渣粉的活性指数,用钢渣粉替代30%的水泥时,在钢渣粉中掺入25%锰铁矿渣粉,7 d活性指数达到67.4%,28 d活性指数80.3%,达到一级钢渣粉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