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以学生自我知识建构为目标的学习模式中,一方面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另一方面,教师角色的淡化和庞大的信息量,容易让学生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并且导致信心的缺失.因此,如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笔者引入了学习支架的概念,并通过教学实践,举例阐释了范例、问题、建议、图表四种类型的学习支架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希望此文能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信息技术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对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越来越重视。笔者主要通过了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并结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情况,来分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为以后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目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算法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算法思维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征入手,提出了算法教学中促进算法思维培养的学习支架设计策略,并剖析解读了案例片段,以期为一线教师在算法教学课堂实践中落实学生算法思维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全面铺开,如何把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作者就所在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从学习新教学目标入手,密切关注学科本体,努力创设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课堂,积极开展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思...  相似文献   

5.
作业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环节,它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作业设计存在单一化、封闭化以及机械化等问题。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依托深度学习特征构建了高中信息技术单元作业设计实践路径,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其实施过程,以期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进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实践途径。本文从深度学习视角探讨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基本特征和原则,设计了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四体三维”立体化过程性评价策略,并结合深度学习案例的过程性评价分析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渗透,面对信息技术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高中信息技术强调通过开发科学现象仿真模拟、科研过程建模、自动捕获和分析数据、利用和传递科技信息和专业知识来支持其学习方式发生变化”。[1]因此,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数字化、智慧化、素养化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本文作者尝试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究,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数字化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相似文献   

8.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受到广泛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也摸索出诸多教学模式和方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以新颖的视角提出了教育者、学习者二者之间辩证关系,受此启发,支架式教学法应运而生.本文以支架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本文作者针对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有效达成学科育人价值这个问题,通过具体教学案例,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学习设计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探索将学习行为分析技术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途径和方法,认为在学习行为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可通过个性化学习监控助力课堂教学实践、个性化学习诊断促进课堂分层教学、个性化学习推荐推动个体多元化发展和个性化学习预测实现课堂趣味评价等方法,解决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升高中...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在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只有单纯的学习是不够的.教师只有定时或者不定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才能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杨勇 《数码世界》2021,(6):129-130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教学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被巩固,很少给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不利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引起教师的重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开启素质教育的新篇章.实际上,学生是最重要的主人.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个性化教学,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面临新的变革,互联网、人工智能冲击着传统企业、传统思维,同时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契机。教育行业也同样如此,要想在这场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通过提供技术多样、资源丰富的数字化环境,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要素组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四个核心要素融入教学设计中,让它们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课堂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李熠华 《软件》2015,(1):33-34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综合性强,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6.
项目化学习为提升学生的创造性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无限可能,对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地进行项目化学习设计,构建良好的师生动态课堂,作者从学习素养的角度探讨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化学习设计.  相似文献   

17.
移动学习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时量少,教材内容陈旧,因此可以采用基于QQ的移动学习,让学生使用移动设备在课堂内外中进行预习、交流、学习和复习,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的逐步普及,高中学生"零起点"问题逐步消失,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已不再感到神秘或新奇,但是我们却经常听到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抱怨:课前——学生来到教室先查看是否有游戏可玩、是否能够上网;课中——刚刚广播完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教育理念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的过程,对教师的助学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助学支架的合理应用则是教师助学技能的集中体现。本文论述了笔者尝试在理论课堂上引入研究性学习活动,并设计多样化的助学支架来达到助学的目的。实践证明助学支架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期望通过笔者的教育实践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应用助学支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助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引言我国广泛实施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听众的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形式的一个潜在不足是学生创造性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