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主性和智能化是未来对地观测卫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随着遥感卫星资源的增加,传统的对地观测卫星已经不能满足遥感应用中日益增长的高时效性、精确获取以及多样化的需求。结合对地观测的实际需求和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智能对地观测卫星载荷的初步设计,对其所具备的能力、工作原理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智能对地观测卫星载荷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2010~2019年间发射的民用与商用对地观测卫星数量,预计在未来10年内将翻一番(从135枚增至280枚卫星)。如此一来对地观测影像供应量将大幅提升,以应日益增加的需求。而未来10年卫星制造业的收入则预期会因此达到约267亿美金。商业影像销售金额于2009年达11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全球对地观测卫星及卫星遥感产业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对地观测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我国对地观测产业实际提出了几点推动我国对地观测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雷达学报》2015,(1):2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发展纲要(2006~2020年)》确立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高分专项工程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等组成,各观测系统将在2020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卫星已先后于2013年和2014年成功发射。"高分一号"具有高、中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和大幅宽成像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下简称高分系统)利用天基、临近空间和航空平台的多种观测手段,实现对陆地、海洋、大气等各类对地观测信息的获取,其数据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气象以及国家安全等众多领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高分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部署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用于发展我国高分对地观测技术,构建我国高分对地观测体系,掌握高分对地观测信息自主权,促进形成我国空间信息产业链。高分专项重点发展基于卫星、飞机和平流层飞艇的高分辨率先进观测系统;形成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系统;建立对地观测数据中心等地面支撑和运行系统,提高我国空间数据自给率,形成空间信息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卫星与网络》2013,(5):51-51
欧洲阿丽亚娜航天公司7日宣布,法国巴黎时间7日凌晨4时6分(北京时间10时6分),"织女星"小型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3颗卫星送入轨道。三颗卫星分别是欧洲航天局的"普罗巴5号"小型卫星、越南的"VNRED Sat-1"卫星和爱沙尼亚的"爱沙尼亚立方体一号"卫星。"普罗巴5号"卫星携带有最先进的植被观测仪器,将从太阳同步轨道观测全球植被覆盖和生长情况。越南的  相似文献   

7.
《红外》2014,(12)
正据《中国科学报》报道,近日,在第二届成像雷达对地观测高级学术研讨会上,多名对地观测领域专家表示,我国成像雷达对地观测水平已迈入新阶段,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支撑.此次会议以"前沿SAR:护航‘未来地球'"为主题。"未来地球"计划是一个由国际科学理事会等多个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多个国家和研究机构参与的为期10年的大型科学计划。同时,"未来地球"也是人类对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设计,旨在营造我们未来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8.
陆燕 《红外》2014,35(10):1-6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地球资源、海洋和大气等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可以为人类生存环境提供预测信息和安全保障。红外遥感仪器是对地观测卫星的主要探测载荷。随着红外探测器性能和系统集成技术的不断提高,空间红外遥感仪器的探测能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介绍了近五年各国相继发射的各类高性能对地观测卫星,总结了主要红外遥感仪器的应用状况、功能和特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陆燕 《红外》2014,35(11):5-9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地球资源、海洋和大气等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可以为人类生存环境提供预测信息和安全保障。红外遥感仪器是对地观测卫星的主要探测载荷。随着红外探测器性能和系统集成技术的不断提高,空间红外遥感仪器的探测能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介绍了近五年各国相继发射的各类高性能对地观测卫星,总结了主要红外遥感仪器的应用状况、功能和特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欧洲咨询公司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防务与安全机构正在扩大商业领域的卫星数据采购规模以满足他们的图像情报需求(IMINT)。欧洲咨询公司预测未来十年商业地球观测卫星(EO)的数据采购将提高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产业动态     
《卫星与网络》2008,(7):70-71
民政部领导考察减灾卫星研制;广电组织直播卫星“村村通”规模应用技术试验;TD—SCDMA乘奥运东风闪亮登场;CMMB 7月在37个城市落地;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正式分发加拿大RADARSAT-2卫星数据;  相似文献   

12.
《红外》2013,(1):48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于2012年10月24日召开的《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2011-2020年)》通报会上获悉,我国计划到2020年发射11颗气象业务卫星,到时卫星全球观测资料获取时间将会缩短至2 h以内。该规划提出了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立稳定运行的气象卫星观测系统,确保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13.
《卫星与网络》2011,(7):15-15
ESA正式在其MIRAVI官方网站上发布Envisat对地观测卫星拍摄的近实时雷达卫星图像,此前,该网站仅公布近实时光学卫星图像。与此同时,与美国内政部密切合作的美国Esri公司也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近40年中Landsat卫星所拍摄的图像,以便登录网站的访问者可观测数十年间的观测目标变化。  相似文献   

14.
敏捷成像卫星需求筹划系统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佳  陶峰 《电讯技术》2016,56(5):508-516
作为一类具有大范围、快速机动能力的对地观测卫星,敏捷成像卫星在提高卫星观测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卫星需求的筹划与调度变得更加的复杂和困难,给卫星需求筹划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敏捷成像卫星的多种特殊工作模式,分析了敏捷成像卫星需求筹划的技术特点和约束条件,从工程应用实际出发,建立了一套基于复杂需求分解和动态规划调整的敏捷卫星地面需求筹划系统,并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最后进一步展望了未来敏捷成像卫星需求筹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卫星管理控制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阐述了对地观测卫星地面管理控制系统的认知和理解。针对多传感器、多任务类型的资源卫星进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和任务追踪的需求,以提高卫星和地面资源的利用率为目的,采用领域工程的方法,进行了航天管理控制领域的领域分析和领域设计。提出了多星多任务管理控制体系结构,以期满足未来航天对地观测系统可重构和可扩充的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小明  李国元  郭金权  欧阳斯达  樊文锋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11):20200233-1-20200233-7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素有地球三极之称, 正经历着巨大变化的“三极”区域既是影响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又是保障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战略特殊区。激光测高卫星具有快速获取全球地表高精度三维信息的特点,在极地区域相比其他类卫星其优势更加明显。为满足新形势下“三极”区域遥感观测研究的需求,立足于激光测高卫星,总结了国内外已有激光测高卫星在极地观测方面的现状,分析了激光测高卫星在极地区域的观测需求,探讨了激光测高卫星在极地区域的可观测要素,提出了我国发展极地观测激光测高卫星的相关建议,并对未来极地遥感卫星体系建设给出了初步设想及展望。  相似文献   

17.
《卫星与网络》2012,(11):45
11月19日6点53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C星送入预定轨道。同时,还成功搭载发射了一颗新技术验证卫星和蜂鸟试验载荷。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2+1"方案的正式建成。监测预报小卫星C星是我国首颗民用对地观测合成孔径雷达(SAR)小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环球速览     
《卫星与网络》2013,(5):14-15
卫星图像军事需求稳步增长 卫星对地观测数据是支持国防活动和军事行动的重要的图像情报(IMINT)来源。由于对地观测卫星的制造、发射与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全球目前仅有11个国家拥有专门的军用对地观测卫星,而其他国家在国防领域的卫星图像需求只能通过商业卫星数据市场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9.
对地观测系统概述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观测系统在国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大气海洋和资源勘探、环境与灾害监测等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Terra卫星作为典型系统介绍对地观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其核心关键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就已成为空间对地观测发展的“热点”,使空间对地观测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是以SAR为有效载荷的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