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氯乙酰氯为酰基化试剂,通过一步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氯乙酰化聚苯乙烯(PS-Acyl-Cl)。以聚苯乙烯的氯乙酰基作为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ATRP)的大分子引发基团,以甲苯为溶剂、CuCl/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催化剂,接枝制得聚苯乙烯"球形刷"。反应动力学表明其符合典型的ATRP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且反应速率常数k=1.6×10-5/s。通过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单体用量控制,得到平均长度在6~33范围内可控的"球形刷"式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2.
在常用的傅克反应溶剂二氯甲烷中添加另一种傅克反应溶剂硝基苯,且酰基化试剂邻苯二甲酸酐(PA)与硝基苯的摩尔比为1时,可大大提高PA的转化率.研究发现,作为傅克酰基化反应的常用溶剂,二氯甲烷和硝基苯的作用是不同的,硝基苯可能参与了傅克酰基化反应的中间过程;研究还发现,硝基苯的加料方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与PA与硝基苯的摩尔比例有关.通过傅克酰基化反应制备了羧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相似文献   

3.
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研究了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磺酸钠(PSSNa)过程中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聚苯乙烯磺酸钠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发剂用量为0.6%,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0 h条件下可获得低分子量窄分布聚苯乙烯磺酸钠。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分子量为1 400,1 800,2 200,2 600,3 000的不同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预聚体,用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溶剂配制34.5%的预聚体溶液,后用乙二胺/丙二胺混合物扩链,制成纺丝原液。然后采用溶液干法纺丝得到5种氨纶样品,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测试分析了上述样品的氢键化程度,再采用小角X射线系统和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了软段分子量对氨纶的微相分离程度的影响,最后选择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其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软段分子量增加,硬段含量减少,氨纶的氢键化程度、微相分离程度和断裂强力均为先增大后减小,在分子量为2 200时达到最大值;同时,断裂伸长率先减小后增大,在分子量为2 200时为最小值。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氧乙基肉桂酸酯(PVEC)是一种负性感光胶。适用于精密线条的复印、超高频晶体管的制造和高密度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等。对于光敏树脂分子量的分散性与光刻性能关系的研究,国内曾有过报导,但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文章我们还没有见到。本实验采用国产的GPC仪器,用微球形多孔硅胶(NDG-L)作柱的填料,以丁酮为淋洗液。用分布较窄的聚苯乙烯(PS)标样标定柱子,其分子量为1.8×10~6~3×10~3,校正曲线呈线性关系。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可达2890块/米。实验证明,对于PVEC样品,用多孔硅胶NDG-L作柱子填料,用分布较窄的PS标样标定,运用流体  相似文献   

6.
以S-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制备了窄分布的聚苯乙烯大分子链转移剂,再用该大分子链转移剂制备聚苯乙烯-b-聚N-乙烯基咪唑(PS-b-PNVIm)两嵌段聚合物。通过与溴代正丁烷发生季铵化反应并与氟硼酸钠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聚苯乙烯-b-聚1-丁基-3-乙烯基咪唑氟硼化物[PS-bPNVIm(Bu)BF4]。运用1H NMR、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技术对产物的结构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嵌段聚合物为PS160-b-PNVIm82,分子量分布为1.52,合成过程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特征。PS-bPNVIm具有两亲性,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水溶性球形胶束,胶束以PNVIm链段为壳,PS链段为核。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5种已知分子量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准试样,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流动相的体系中,进行凝胶渗透色谱(GPC)的淋洗实验。通过对5组不同分子量的由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和二氨基二苯醚(ODA)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体系中聚合而成的聚酰胺酸进行实验,测定PAA(ODPA/ODA)的分子量及特性粘度[η],以各个样品的lg[η]对lg M作图,得到的直线斜率是α,截距是lg K。最终得到PAA(ODPA/ODA)在DMAc体系中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K1和α1,K2和α2的值。  相似文献   

8.
首次采用界面聚合法成功地合成了聚苯乙烯(PS)纳米棒,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选区电子衍射(SAED)、红外光谱(FT-IR)及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技术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单体浓度、反应时间与温度及有机溶剂等对聚苯乙烯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苯作为有机相溶剂、单体浓度为1.70 mol/L、60 ℃下反应10 h时能够得到平均直径为20 nm左右的纳米棒.样品的选区电子衍射(SAED)图与等规聚苯乙烯(i-PS)单链单晶的六方点阵衍射一致,GPC测试表明产物相对分子质量较低,且其分布范围较窄.  相似文献   

9.
以S-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制备了窄分布的聚苯乙烯大分子链转移剂,再用该大分子链转移剂制备聚苯乙烯-b-聚N-乙烯基咪唑(PS-b-PNVIm)两嵌段聚合物。通过与溴代正丁烷发生季铵化反应并与氟硼酸钠进行阴离子交换,得到聚苯乙烯-b-聚1-丁基-3-乙烯基咪唑氟硼化物[PS-bPNVIm(Bu)BF4]。运用1H NMR、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技术对产物的结构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嵌段聚合物为PS160-b-PNVIm82,分子量分布为1.52,合成过程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特征。PS-bPNVIm具有两亲性,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到水溶性球形胶束,胶束以PNVIm链段为壳,PS链段为核。  相似文献   

10.
聚四氢呋喃作为氨纶生产的重要原料,对氨纶力学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深入了解不同厂商聚四氢呋喃产品差异,针对巴斯夫、韩国K-PTG、山西三维、陕化的聚四氢呋喃样品进行分子量、黏度、GPC、红外以及核磁分析。在分析过程采用了一种更为直观的分子量分段占比GPC分析曲线对4种样品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对样品的多次GPC测试结果总结出一个用于衡量产品稳定性的新的产品指标峰位分子量(Mp)。通过对不同厂商样品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厂商样品在分子量、黏度以及样品组分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偏苯三酸酐(T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两种单体经一步法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超支化聚酯负性光致抗蚀剂。采用GPC、FTIR对超支化聚酯的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探讨了GMA用量、投料方式和反应温度对重均分子质量及其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GMA用量和选用滴加原料的方式将使树脂重均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宽;反应温度为90℃时,合适。测得优化工艺所制备的光刻胶的T0(初始曝光时间)为10s,γgel(反差值)为2.8。  相似文献   

12.
将分子量分别为1400、2500、5000的聚苯乙烯长链端基季铵盐改性的蒙脱土(OMMT),与尼龙6(PA6)母料熔融共混,注塑成型制备PA6/OMMT纳米复合材料,讨论不同分子量的聚苯乙烯长链季铵盐有机改性蒙脱土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对所制得的复合材料通过TGA和热变形测试、弯曲、拉伸和冲击性能等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分子量为2500,蒙脱土含量为3%时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装填好一根凝胶渗透色谱(GPC)柱后,必须做二项基本工作:标定分子量(M)与淋洗体积(V_e)关系,即作出校正曲线,并测定加宽效应。下面,就我们实践中得到的一些体会,提出来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使用ALC/GPC/244仪测定了醋酸纤维素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首先对试样CA398—(3)CA394—(60),CA_1分别进行了GPC测定,并以Waters公司聚苯乙烯为标样,根据普适校准曲线和GPC谱图求出试样的(?)_w,(?)_n,分布宽及峰值分子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第一步以苯乙烯为单体,引发剂为溴化苄(BzBr),氯化铁为催化剂,三苯基膦为配体,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AGET-ATRP)法合成得到了聚苯乙烯(PSt-Cl)大分子引发剂;第二步用溴化亚铜(CuBr)为催化剂,联吡啶(bpy)作为配体,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得到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叔丁酯(PSt-b-PtBA)。产物的表征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核磁;得到当温度为95℃时,n(tBA)/n(PSt-Cl)/n(CuBr)/n(bpy)=100∶1∶1∶2,反应时间为28h时,PSt-b-PtBA的分子量为11261,分子量分布(PDI)为1.43。  相似文献   

16.
<正> 通常用GPC法测定聚合物样品的分子量时需先用同种聚合物的窄分布标样求得其校正曲线,需消耗大量的时间及溶剂。而本文采用一已知数均分子量M_n和重均分子量M_W的样品作为宽分布标样,用迭代法在SIGHA  相似文献   

17.
朱寒  王和金  蔡春杨  吴一弦 《化工学报》2015,66(8):3084-3090
由稀土羧酸盐(RE)、烷基铝(AL)与含氯活化剂(CL)组成的催化体系用于苯乙烯(St)定向聚合,研究了催化剂配比及反应条件对苯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和产物结构的影响,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核磁共振波谱仪(13C NMR)、偏光显微镜(POM)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分析测试手段表征聚苯乙烯(PS)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立构规整度、结晶性及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含氯活化剂为氯代羧酸酯(CE)时,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均呈现一级动力学关系, 表观增长活化能为34.4 kJ·mol-1,可得到数均分子量(Mn)为2.8×105~6.8×105 g·mol-1、熔点为160~260℃的可结晶聚苯乙烯。对于CE与卤代烃(RX)复合的催化体系,可明显提高催化活性,当聚合温度为50、60、70℃时,表观增长速率常数可分别提高3.9倍、5.6倍及9.2倍,分子量降低(Mn为0.5×104~5.0×105 g·mol-1),并可得到间规度[rrrr]约为60%的可结晶聚苯乙烯,熔点为170~240℃。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交联聚苯乙烯凝胶柱和示差折光检测器测定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在数均分子量2000~4000,与 VPO 测定结果相比较,偏差小于±8%。用3,5-二硝基苯甲酰氯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反应,处理后的衍生物用 GPC 分离并用双检测器检测,进行了官能度分布测定。样品的数均官能度多数为1.7.~2.0,官能度分布的分区表征表明,官能度在1.5~2.5的组分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用聚乙二醇(PEG)作标准样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GPC)试验法,测定了3-叠氮甲基-3-甲基氧丁环均聚物(PAMMO)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研究了柱温和样品浓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批次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了GPC试验法与凝胶渗透色谱-十八角度激光散射仪联用(GPC-MALLS)法、蒸汽压渗透(VPO)法和羟端基滴定法所得结果。结果表明,GPC试验法的重复性良好,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和分子量分布指数(PD)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显示传统GPC试验法可用于测定PAMMO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PAMMO合成工艺的改进和后处理方法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GMA)为增容剂,利用反应增容技术制备了聚酰胺6(PA6)∕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LLD)/EGMA合金。利用力学性能测试、红外谱图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研究了该合金的力学性能、分子结构和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EGMA中的环氧基团和PA6端氨基发生了化学反应,且EGMA的乙烯基长链与PE–LLD具有结构相似性,明显改善了PA6和PE–LLD共混两相的界面相容性,PA6/PE–LLD/EGMA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