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模光纤模式群分集复用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晋飞  胡贵军  曲仁慧  何晓东 《中国激光》2008,35(12):1966-1969
多模光纤(MMF)已成为"最后一千米"短距离通信的理想介质,但多模光纤的模间色散限制了其传输能力.模式群分集复用(MGDM)是种光路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该技术利用多模光纤中不同的模式群作为相互独立的信道来传输多路信号,极大地提升了多模光纤的传输能力.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75 m梯度型多模光纤(GIMMF)直接检测的两路MGDM通信系统,不同模式群的激发利用选择模式激发实现,利用偏置连接器和多模耦合器实现模式群的复用及解复用,并利用该系统实现了模拟视频信号和非归零码(NRZ)数字信号的传输.  相似文献   

2.
刘泉  于林韬  孟颖  石磊 《半导体光电》2013,34(1):119-121
文章在分析无线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单模光纤偏振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框架的光OFDM系统并搭建了实验平台.系统将两路12 Gb/sOFDM信号通过偏振复用为24 Gb/s信号,实现了两路信号的解调输出.实验证明,该系统可扩展光纤信道中的频谱划分,增大信道容量,具有较强的对抗光纤色散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用于空分复用的模式复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分复用技术作为克服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容量局限的一种可能解决方案近年来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具有多种实现方案,例如采用多芯光纤、MIMO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基于多模光纤、空间光学元件的模式复用等。针对空分复用技术,分析了几种模式复用解决方案,阐述原理的同时,介绍了各方案的最新实验结果,最后对各种方案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垂直分层空时编码(V-BLAST)将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结合起来,能够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因此,提出一种基于V-BLAST的光纤MIMO系统.光纤MIMO技术主要是利用MIM0技术将多模光纤(MMF)的模式色散加以利用,改善MMF的容量.构建光纤信道模型,在接收端,采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进行检测,仿真分析基于V-BLAST...  相似文献   

5.
空分复用中的多芯光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光纤通信用单/多模多芯光纤(MCF)的基本特性和结构轮廓,列举了部分试验传输实例。指出人们对光纤通信容量的追求在时分、波分、偏分复用及多级调制方式的基础上,已开始将目光关注在基于MCF的空分复用(SDM)上,相信MCF的规模化商用已为时不远。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芯光纤的空分复用是解决当前光通信传输容量瓶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多芯光纤扇入扇出(FIFO)技术是实现多芯光纤空分复用系统的关键,它用于实现单个多芯光纤到多个单芯光纤的光耦合功能.文章总结了近十年来多芯光纤FIFO器件和装置的方法,将它们归纳为熔融、光纤束、自由空间光和三维集成波导4种类型,分析并比较了几种类型器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光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模型及其特点,分析讨论了光纤MIMO和自由空间光MIMO两种模型的信道矩阵及相关的编码技术和检测技术,指出当前光MIMO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洪 《中国新通信》2013,(18):29-30
采用MIMO技术的OFDM系统是现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本文首先介绍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基本原理,简述MIMO-OFDM技术及其特点,并初步探讨MIMO-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多模光纤高频带通区域的传输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载波复用的多模光纤通信系统.对该系统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所用载波数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选取合适载波数,该系统可将10.2Gb/s的数据传输1km、将2.5Gb/s的数据传输4.2km;增大激光器的发送功率可以显著增加系统的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10.
WLAN中的MIMO OFDM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与正交频分复用(0FDM)技术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给出了在无线局域网中应用的MIMO OFDM技术的实现方案,探讨了实现MIMO OFDM技术的关键,并展望了MIMO OFDM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近年来移动通信的热门研究领域,它的特征在于无线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引入了多根天线.MIMO技术除了通过空间分集方式获得容量的提升外,还可以通过空间复用方式,利用不同天线信道的独立性建立多个空间子信道来提高容量.但是,无论是基于空间分集的单流模式还是基于空间复用的双流模式,单独在TD-SCDMA...  相似文献   

12.
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单地描述了在平坦消失的无线信道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讨论了MIMO系统的三 大关键核心技术:MIMO无线信道建模、多天线空时编码和接收机设计;分析了MIMO技术的四大优点:阵列 增益、空间分集、空间复用和干扰减少。未来的第二代无线局域网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等采用MIMO技术 将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光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信道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发射端不同偏置入射、接收端由多段检测器(MSD)构成检测器阵列的多模光纤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通过对MIMO信道矩阵的计算,研究了这种系统的信道容量随激光器和MSD的数目、距离、光束宽度和接收信噪比(SNR)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光MIMO信道容量随激光器和MSD数目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增加入射光斑的尺寸会使信道容量增加的斜率变大并逐渐趋于饱和;入射光斑间的距离和MSD的构成对MIMO信道容量也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当激光器和MSD数目较大时,需要足够大的距离才能提供信道响应在空间的差异性;对于模式足够丰富的N×N的MIMO系统,SNR每增加3 dB,信道容量会增加Nbps/Hz.  相似文献   

14.
无线局域网中的MIMO OFDM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MO与OFDM相结合被视为下一代高速无线局域网的核心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多输入多输出(MI- MO)系统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探讨了如何把两者结合实现MIMO OFDM系统,并分析了一些实现MIMO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多芯光纤(MCF)是空分复用(SDM)技术的重要传输介质,能够数倍地拓展现有单根光纤的通信容量,然而MCF结构复杂度高、测试难度大,尚无测试标准。文章根据MCF的结构特点,结合在MCF开发中的技术经验,规范了MCF的熔接方法以及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为未来MCF的大规模商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MIMO-OFDM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管晓光  宋伟 《电信快报》2004,(11):28-31
多进多出(MIMO)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多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采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和信道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各子载波在整个符号周期上正交,各子载波信号频谱可以互相重叠,子载波正交复用技术大大减少了保护带宽,提高了频带利用率。MIMO-OFDM技术是OFDM与MIMO技术结合形成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是在OFDM传输系统中采用阵列天线实现空间分集,提高了信号质量。MIMO-OFDM技术将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核心技术的解决方案。文中全面介绍了MIMO技术和OFDM技术及两者的结合,分析了实现MIMO-OFDM技术的关键,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可调谐光纤滤波器技术是波分复用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发展全光通信网络和光纤传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芯径的多模光纤可调谐带阻滤波器,其制作方法是将包层/纤芯直径为125/105μm的特种多模光纤通过单模光纤接入光纤系统,实现单模-多模-单模(SMS)光纤结构,并使一端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熔接,另一端只是共轴对接而不焊接。在多模干涉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该结构对应变的敏感性实现可调谐光滤波。该可调谐滤波器的调制和解调借助于放大自发辐射(ASE)宽谱光源和光谱分析仪(OSA)实现。详细给出了该滤波器的理论仿真分析,并实验证实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从分单输入单输出系统(single-input single-output, SISO)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研究了多天线系统中射频接收机非线性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原有对非线性分集与复用折中的定义不再适用于考虑射频接收机非线性情况,并给出了适用于考虑射频接收机非线性情况的新定义. 通过复合信道建模推导了非理想情况下分集增益的定义和中断概率表达式,仿真了考虑射频接收机非线性时多天线系统分集增益与复用增益关系曲线,得出了考虑分集与复用折中时目标速率的增长规律. 理论和仿真表明,传统的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的定义并不适用于考虑接收机非线性的实际情况,SISO系统中射频接收机非线性对分集与复用的折中影响与理想情况一样,MIMO系统中需要对原有的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进行修正才能得到分集与复用的最优折中.  相似文献   

19.
从传感系统结构的角度分两方面介绍了光纤激光拍频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是超短腔偏振光纤激光拍频传感系统,利用激光谐振腔生成的两个正交偏振激光,阐释了正交偏振拍频传感器的技术原理及其波分复用、频分复用、波分/频分混合复用等大规模传感器阵列技术。另一个是较长谐振腔的多纵模光纤激光拍频传感系统,介绍了直腔型和环腔型两种传感原理,以及结合波分复用、频分复用、波分/频分混合复用等技术的光纤激光拍频传感网络,实现了传感的大规模网络化。这些传感器将在环境监测、地震勘测、大型土木工程健康监测、水声检测、航天航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模分复用无源光网络(MDM-PON)模式间串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预均衡的串扰消除方法。利用帧头插入的时分训练序列,在接收端相干检测后估计信道的冲激响应,并将其用于发送端MIMO均衡器抽头系数的计算。采用线偏振(LP)模式的模分复用(MDM)传输仿真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并将所提方法与基于迫零(ZF)预编码的串扰消除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连接5 km少模光纤(FMF)时,与迫零预编码相比,MIMO预均衡使各模式(LP01、LP11、LP21、LP31)信号的误码率在满足7%硬判决-前向纠错(HD-FEC)门限时的发送光功率分别降低了3.0 dB、4.1 dB、1.2 dB和9.2 dB。另外,考虑到光纤色度色散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带色散预补偿的MIMO预均衡器结构,该结构可以实现对色散的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