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安家岭露天矿北帮为例,根据安家岭露天矿北帮的生产实际情况,拟定4种采矿方案,通过刚体极限平衡计算方法的应用,计算分析不同方案下边坡变形的破坏机理及不同采矿方案下的边坡稳定性情况,进而确定最终的采矿方案为优化提前降盘为基础,采取陷落柱区域避让方法,优化边坡区域平盘参数。  相似文献   

2.
安家岭露天矿复杂环境边坡稳定性研究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是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重大灾害,边坡失稳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和工程受阻,特别是工程地质条件和边界条件复杂的边坡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更为突出。文章针对安家岭露天矿端帮井及其周边边坡的安全问题,从区域地质条件、采排现状及边坡稳定性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边坡稳定性控制措施,保障矿山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安家岭露天矿资源回采率,计划在北端帮组织陡帮开采作业。为加强陡帮开采期间边坡监测工作,保证边坡稳定和人员安全,安家岭露天矿引进了地基合成孔径干涉边坡雷达监测系统。通过研究地基合成孔径干涉边坡雷达原理、技术特点及系统构造,分析陡帮开采期间边坡监测数据,及时发现了边坡变形区域,结合边坡巡视情况,确定变形原因。结果表明,该地基边坡雷达实现了对露天矿边坡大范围、高精度的实时自动化监测,满足露天矿边坡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安家岭露天矿过渡芦子沟背斜为例,在分析背斜对露天矿生产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安家岭露天矿地质条件以及煤层赋存条件,对安家岭矿开采程序、采排工作面布置、运输系统布置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研究,有效缓解背斜对安家岭露天矿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安家岭露天矿为例,开展复杂构造带影响下边坡参数优化及边坡稳定性研究,通过对矿区历史工程地质资料的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力学参数测试实验、数值计算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断层、陷落柱等不良地质条件作用影响区域、地质条件作用下岩体的力学参数变化、边坡破坏模式、稳定性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测定区域内岩体力学参数指标,研究边坡破坏模式规律,为采取相应灾害的合理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寻找复杂地质条件影响下露天矿合理的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6.
排土场边坡稳定是确保露天矿持续、正常生产和周边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如何针对排土场边坡实际条件,对其稳定性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合理的边坡稳定性控制措施是采矿工程领域工程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的技术问题。论文针对安家岭露天煤矿实际条件,运用岩土力学试验、极限平衡分析等方法和手段,对首采区运输主出入沟北侧、破碎站以东的内排土场南帮边坡稳定性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大三轴剪切试验,确定了排弃物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在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及潜在滑坡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极限平衡分析法优化了内排土场南帮的边坡形态;制定了基于地表位移监测的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控制方案。研究成果对于安家岭露天矿排弃工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露天采矿技术》2019,(5):44-48
基于地基干涉雷达对安家岭露天矿边坡变形成像,总结边坡变形主要形成条件、成因和破坏模式,研究了变形成因与地基干涉雷达图像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露天矿实例阐释了地基干涉雷达图像成像机理,证明了地基干涉雷达监测露天矿边坡变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平朔集团公司井工二矿9#煤开采对上方安家岭露天矿北帮边坡的影响,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监测技术对安家岭北帮边坡进行长期地表位移监测,充分考虑采区地质构造、露天矿及井工矿生产进度等条件影响,通过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安全系数计算与边坡地表实际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基本确定了该区域井工开采对边坡影响的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9.
由于安家岭矿是露天和井工协调开采开采模式,安家岭露天矿北帮边坡在井工二矿形成了井工采动与断层破碎带双重影响,对露天矿安全有序生产带来威胁,随着井工二矿29211工作面的推进,安家岭露天矿北帮出现变形,通过采用Morgenstern-price法对断层影响区域内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当工作面推进至设计停采线时,边坡安全储备系数不足,存在地质灾害危险,结合边坡稳定雷达与GPS监测数据分析,调整井工二矿29211工作面原设计停采线位置,以保证露天矿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0.
刘如成 《煤矿安全》2012,43(12):88-90
为解决井采扰动下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问题,采用理论研究与现场相结合的方法,对露井联采条件下边坡变形机制进行了探讨;结合安家岭露天矿北帮与2#井工矿生产实际,在监测监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露井时空关系等方式对其进行治理,保证了安家岭矿在露井联采条件下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