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从中生代沉积古气候,古地势,古沉积边界,湖泊沉积基准面,沉积沉降中心,沉积体系等6个方面的变化,论述了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沉积演化特征,湖泊沉积基准面于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期两次升高,形成了中-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三大旋回,从三叠纪侏罗世早期,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沉积体系基本为冲积扇或河流(潮湿扇)-辫状河-曲流河-滨浅湖沉积体系,中侏罗世中期为河流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2.
大庆外围盆地侏罗纪-早白垩世早期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扩大勘探领域,运用古生物资料对大庆外围盆地的古气候进行了研究,外围盆地株罗纪-早白垩世早期发育的地层有早侏罗世海拉尔盆地的东宫组,中侏罗世三江盆地的绥滨断陷的绥滨组,晚侏罗世三江盆地的东荣组,虎林盆地的裴德组,七虎林组,早白垩世早期鸡西盆地,三江盆地的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虎林盆地的下云山组,上云山组,在这些组中除晚株罗世东荣组,裴德组,七虎林组外,其它各组都产有比较丰富的孢粉化石,未发现孢粉化石的层位,依据植物化石,得出早株罗世东营组为潮湿的暖温带气候,中侏罗世绥滨组为潮湿的北亚热带气候,晚侏罗世为潮湿的暖温带气候,早白垩世早期滴道组,下云山组为潮湿的北亚热带气候,城子河组、上云山组为潮湿的中亚热带气候,穆棱组为潮湿的南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地层沉积大迁移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柴达木盆地早、中、晚侏罗世地层分布的变化较大,其沉积中心经历了自西北向北、再向东北的两次大迁移过程。在早侏罗世,盆地西北部边缘发育温暖潮湿气候下的断陷河湖沼泽沉积,中侏罗世以盆地北部边缘的广盆式断陷河湖沼泽沉积为特征,晚侏罗世以盆地东侧的山间凹陷干旱河湖沉积为主。对柴达木微板块西侧的中生代火山岩及与之相邻的塔里木板块、羌塘板块的地磁古纬度的对比分析表明,该盆地侏罗系板块之间不同性质的相互作用是控制其沉积,并造成其沉积大迁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吐哈盆地沉积格局与沉积环境的演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论述了吐哈盆地晚石炭世、早三叠世、晚二叠世早-中期、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中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中晚林罗世和白垩纪-新生代的沉积格局和物源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吐哈盆地的演化特征,认为,从晚石炭世至三叠纪,吐哈盆地和博格达地区由裂谷盆地逐渐演化为坳陷型盆地.早中侏罗世,吐哈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一起成为统一的准平原化坳陷型盆地.到了中晚侏罗世,统一的大盆地开始解体,至第三纪和第四纪,吐哈盆地北部才发展成为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5.
阿根廷内乌肯盆地演化及其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根廷内乌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可分为同裂谷期(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后裂谷期(早侏罗世-早白垩世)和前陆期(晚白垩世-新生代)等3 个阶段。同裂谷期主要发育河流相、湖泊相和火山碎屑沉积物;后裂谷期发育2 个较大的海进-海退旋回,下部旋回以湖相、海相沉积为主,上部旋回主要发育河流三角洲相沉积;前陆期以压性机制为主,发育了海相、陆相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其中,最主要烃源岩位于Vaca Muerta 组;主要产层是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砂岩和灰岩;侏罗系及其以下盖层多为区域性的,其上盖层多为半区域性的。盆地内石油主要分布于盆地周边,天然气集中于盆地中心,以构造-地层复合型油气藏为主。盆地西部逆掩带以及盆地东部周缘重油分布带是有利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潮水盆地中生代断层展布特征、断层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断裂系统是否控制沉积作用,借助地震剖面绘制出了盆地内多条地震地质剖面和不同时期所形成的断裂展布图。研究认为:盆地内主要经历了4期构造运动,构造特征复杂多样,其中早—中侏罗世主要形成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正断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沉积作用;晚侏罗世主要形成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逆断层,对沉积无影响;早白垩世仅在陈家新井凹陷形成一些小型正断层,其对沉积作用影响不大;新生代除了形成一系列东西走向的逆冲推覆断层外,部分早—中侏罗世形成的正断层反转。盆地的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断陷成盆期、晚侏罗世的坳陷期、晚侏罗世末到白垩纪的隆升萎缩期和新生代喜山运动的改造消亡期4个阶段。盆地内生油层、储层和盖层发育良好,具有形成构造圈闭的条件,沿着断裂带寻找构造圈闭将是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扬子及邻区层序地层与原型盆地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扬子及邻区原型盆地可划分为 9个大层序,其中,1~6大层序由中、古生代海相地层组成;第 7大层序为早、中侏罗纪的陆相沉积;第 8大层序为晚侏罗世的前渊沉积;第 9层序为晚白垩世至第三纪的伸展盆地。震旦纪,中部地区为台地相环境,向南为浅海陆棚环境,向北以陆表海为主;寒武纪至早奥陶世为典型的大陆边缘盆地;中、晚奥陶世至志留纪为裂谷盆地发展阶段;泥盆纪至石炭纪该区发生广泛海侵,与华南海域和太平洋海域多处相连;二叠纪至早、中三叠世为原型盆地的重要转型时期,随着分隔秦岭微板块与扬子板块的勉略古洋盆向东打开,扬子北缘由前期的区域性隆起转变为向北加深的大陆边缘盆地;晚三叠世经历了两次幕式旋回,巴东组沉积时期盆地沉降缓慢,九里岗组沉积时期则较快;早、中侏罗世原型盆地早幕 (早侏罗世)沉积缓慢,晚幕 (中侏罗世)快速沉降,以水下沉积作用为主;晚侏罗世可划分为两大构造演化阶段,早期构造活动相对平静,晚期强烈;晚白垩世至老第三纪,盆地范围缩小,以湖泊、河流体系为主。由此,中扬子及邻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 4种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具有幕式充填特征。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复合型盆地,中生代至上新世期间,盆地是多个拉分盆地的集合体,由赛什腾断陷、德令哈断陷以及南部断陷带组成。这些盆地均在柴北、柴中、柴西和柴南四大断层走滑拉分过程中发育起来。至中新世后,四大断层活动减弱或停止,在区域沉降背景下,形成一个统一湖盆沉积。晚喜山运动,盆地再次受到强大的压扭,盆内地层剧烈褶皱,形成现今构造面貌。归纳起来,柴达木盆地的演化过程经历了:①早侏罗世拉分盆地发育期;②中侏罗世至白垩纪压扭走滑抬升期;③古始新世至上新世走滑拉分沉降期;④上新世末压扭走滑褶皱期。盆地反复地张扭、压扭、走滑.发育了国内罕见的同沉积逆冲断层及花状构造。  相似文献   

9.
雅布赖中生代盆地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宏波 《石油化工应用》2011,30(9):71-74,82
雅布赖中生代盆地位于内蒙古西部和甘肃交界的北山地区,属于阿拉善地块之上的伸展盆地。它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断陷、晚侏罗世早中期的坳陷、晚侏罗世末到白垩纪的隆升萎缩和新生代的改造,构造特征复杂多样;在早中侏罗世和白垩纪主要形成东西走向的正断层,晚侏罗世末主要形成一系列东西走向的逆断层,在新生代,除形成一系列东西走向的逆冲推覆断层外,部分中早侏罗世形成的正断层反转。盆地的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断陷戍盆期、晚侏罗世的坳陷期、晚侏罗世末到白垩纪的隆升萎缩和新生代喜山期运动的改造消亡四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藏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合肥盆地是大别造山带和郯庐断裂带共同作用产生的中新生代残留盆地。其经历了印支期盆地基底形成期,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坳陷盆地发育期,晚侏罗世前陆盆地发育期,早白垩世走滑盆地发育期,晚白垩世一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发育期,晚第三纪-第四纪盆地消亡期等六个阶段。在盆地发育过程中,大别造山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郯庐断裂带的影响仅仅局限于盆地的东部地区。该区发育了两套潜在烃源岩,且以煤成气为主,生储盖匹配较好,构造发育,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50多年勘探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主要存在第三系、侏罗系两套烃源岩,第三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总体偏低,烃转化率较高,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低,主要分布在柴西地区。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Ⅲ2型,主要分布在柴北缘地区。盆地内具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类储层,碎屑岩储层是主要储油层,在纵向上分布于侏罗系、古新统、始新统、下干柴沟组下段、油砂山组,在区域上分布广泛,以河流三角洲、滩坝以及水下扇等不同沉积成因的砂岩类储层为主。盆地石油总资源量为21.5×108t,石油的探明率为15.3%,具有较大的资源发现潜力,综合分析提出了下步勘探的重点预探区带有3个,即柴西南构造岩性区、狮子沟—油砂山深层构造带、柴北缘的潜伏构造带。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群 《石油实验地质》2008,30(2):115-120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多成因的叠合含油气盆地,不同学者对其在不同演化阶段的成因特征和形成机制认识有较大差异;在分析、归纳、总结了4种有代表性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沉积发育、构造发育史恢复、地震反射特征,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与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断陷盆地、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挠曲盆地、古近纪挤压坳陷盆地和新近纪—第四纪前陆盆地共4个阶段的新观点,统一了对柴达木盆地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的认识,对深化盆地地质认识、正确评估盆地资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蒙、甘、青地区侏罗纪孢粉组合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该区侏罗纪7个孢粉组合,其中早侏罗世3个(P rotocon if erus-T aen iaesporites组合、O smund acid ites-Chasm atosporites-D isaccites组合和C lassopollis-Cyath id ites-Cycadop ites组合)、中侏罗世3个(Cyath id ites-Quad raecu lina-Cycadop ites组合、Cyath id ites-Ca llia lasporites-P inuspollen ites组合和C lassopollis-Cyath id ites-Inap erturop llen ites组合)和晚侏罗世1个(C lassopollis高含量组合)。综合利用孢粉植物群、孢粉亲缘植物古生态、沉积组合特征等,探讨了侏罗纪古气候格局及演化规律,指出早中侏罗世古气候总体温暖湿润,晚期发生一次干热化事件,中侏罗世晚期气候较炎热干旱,到晚侏罗世干热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全区处于炎热干旱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4个不同的阶段,即早、中侏罗世裂陷阶段;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阶段;早第三纪(路乐河期)-上新世晚期(上油砂山期)区域挤压坳陷与局部走滑、逃逸阶段;上新世晚期(狮子沟期)-第四纪挤压、推覆阶段。裂陷阶段,在柴北缘形成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挤压坳陷阶段,伴随盆地西部整体坳陷,在盆地西部形成第三系烃源岩层;挤压、推覆阶段,随着盆地西部的隆升,东部地区的强烈沉降,在盆地东部第四纪坳陷中沉积了第四系烃源岩。柴达木盆地断裂、褶皱构造十分发育,油气藏类型以构造油气藏为主,其中背斜、断鼻油气藏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茫崖凹陷,而与断层有关的断鼻、断块油气藏主要分布于柴北缘断陷区。柴达木盆地第三系油气储层中沸腾包裹体的发现,表明柴达木盆地的油气有过脉动式运移。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北缘和西部主力烃源岩的生烃史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柴北缘昆特依凹陷小煤沟组烃源岩具有两次生烃过程,侏罗纪末期部分深洼进入生烃门限,随后由于抬升停止生油,第二次于始新世早期开始大面积生烃,使得冷湖构造经历了两次成藏;赛什腾凹陷烃源岩主要为大煤沟组,只有一次生烃过程;鱼卡凹陷侏罗系烃源岩在渐新世早期才进入生油门限,至今只有一次油气聚集期。受昆仑山活动的影响,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烃源岩主力层段在盐湖相和咸水环境中形成,生烃过程只有一次,在上新世早-中期进入生油门限,成熟度普遍较低,只有局部达到生油高峰,不同构造部位进入生油期的时间和深度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中生代盆地性质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在侏罗纪主要受伸展构造体制控制,发育一系列规模较小的箕状断陷盆地。断陷中的中、下侏罗统沉积作用明显受断层控制,为断陷盆地。上侏罗统的沉积作用基本不受断层控制,为坳陷盆地。在白垩纪,柴北缘地区主要受挤压构造体制控制,在祁连山山前形成断层传播褶皱,沉积作用受挤压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断层传播褶皱控制,为压性盆地。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大煤沟组一段优质烃源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中 下侏罗统是主要的油气源岩,而其中的大煤沟组七段是优质油气源岩。为了进一步评价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侏罗系生烃能力,系统采集了大煤沟剖面中 下侏罗统大煤沟组的泥岩、油页岩、碳质泥岩、煤岩等样品,并进行了系统的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有机碳,S1+S2,I H,沥青A,总烃,H/C与O/C值,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δ13C,生物标志化合物规则甾烷的组成等)。结果表明,大煤沟组一段与七段一样,是优质油气源岩,这是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新发现。大煤沟组孢粉的显微沉积有机质组成及有机质类型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论。在对盆地中-下侏罗统进行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部署时,对大煤沟组一段的优质油气源岩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侏罗系的构造层序及前陆盆地演化   总被引:43,自引:6,他引:37  
在柴达木盆地的侏罗系中,鉴别出了两种指示前陆盆地动力过程的构造层序:一种是响应于造山带逆冲加载过程的弹塑性转换沉降型构造层序;另一种是响应于基底塑性回沉过程的塑性回沉型构造层序。柴达木盆地的侏罗系共出现了8个构造层序:下侏罗统普林斯巴阶至中侏罗统巴柔阶4个弹塑性转换沉降型构造层序;中侏罗统巴通阶至卡洛阶下部2个塑性回沉型构造层序;中侏罗统卡洛阶上部和上侏罗统2个弹塑性转换沉降型构造层序。这种充填序列表明侏罗纪的柴达木盆地经历了多旋回弹塑性转换沉降、总体塑性回沉和再次弹塑性转换沉降3个演化阶段。此演化过程与同期造山带的隆升和向前陆带的逆冲加载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SOURCE ROCKS IN THE QAIDAM BASIN, NW CHIN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organic geochemistry of source rocks in the Qaidam Basin, NW China, using data generated during a recent four-year study. This study addressed some basic problems concerning petroleum systems in the basin, problems which persist despite some five decades of exploration. We show that three separate source rocks are present and these are distinct in terms of both age and depositional facies and also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he oldest source rocks are Lower Jurassic fresh-water lacustrine deposits which are generally confined to northern Qaidam. These are currently thermally mature or highly mature and have generated the oils, condensates and gases which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Jurassic and Tertiary reservoirs in the North Qaidam area.
By contrast, Tertiary source rocks were deposited in saline lakes.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TOC values (0.2–0.6%). However, we found Tertiary source rocks with TOC > 1.0%; these were deposited in hypersaline lakes around the Manya Depression in western Qaidam. These source rocks have probably generated the oils at fields recently discover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basin.
The youngest (gas-prone) source rocks in the basin are Quaternary. These were deposited in saline lakes in the east and central parts of the basin and are thermally immature. However they are thought to have generated the large volumes of biogenic gas which are present in Quaternary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