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甘薯膳食纤维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目前国际上甘薯膳食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已有的提取甘薯膳食纤维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实现甘薯膳食纤维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甘薯淀粉生产中的石灰水碱法工艺宋启龙(安徽蚌埠果糖厂研究所233000)我国是甘薯种植大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甘薯亟待转化,将甘薯制成淀粉是对其利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我国大多数甘薯淀粉生产厂家,工艺老化、技术落后、出粉率低、产品质量差,影响了工厂的经...  相似文献   

3.
我国每年甘薯产量约为5 200万t。在甘薯淀粉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甘薯渣,这些甘薯渣常被作为廉价的动物饲料或直接丢弃,造成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甘薯渣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淀粉、果胶、纤维素等成分。通过微生物发酵或改性等方法可实现甘薯渣的高值化利用,对提升甘薯经济价值、改善甘薯产业结构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大意义。该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甘薯渣在生物发酵、食品加工、废水处理、能源制备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甘薯渣发酵生产各种产品的最新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有望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摘要 通过建立高效、准确、适宜批量测定甘薯块根多酚含量的方法,为筛选评价高多酚含量甘薯种质提供技术支持。对提取溶剂、福林酚、碳酸钠等浓度及反应时间进行系统优化,并对建立的甘薯多酚高效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可靠性进行评价;采用优化的方法对国内83个甘薯品种的多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乙醇做提取剂,最佳浓度为70%,最佳福林酚浓度为15%,碳酸钠浓度为5%,最佳反应时间60 min;采用酶标仪及96孔板可同时检测30份样品;该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4%,3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4%,表明建立的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83份甘薯样品的多酚含量在0.22~2.00 mg/g鲜样之间,且紫肉品种中的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技术(HS—CGC—ECD),研究建立了测定成品啤酒和发酵液中游离连二酮、潜在连二酮和总连二酮的方法。文中对色谱条件及各种样品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啤酒样品的各类连二酮的测定重复性和加标回收试验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检测了16个不同品牌啤酒的游离连二酮,潜在连二酮和总连二酮含量。方法的建立为啤酒产品质量控制和酿造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紫甘薯花色苷快速检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5%柠檬酸提取的紫甘薯色素为样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研究紫甘薯花色苷快速检测的方法。研究了紫甘薯色素检测的最佳pH、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的线性范围和漂白剂的最佳用量,得到最佳检测条件。结果发现,紫甘薯花色苷定量检测的最佳pH为3,最大吸收波长为527±1nm,吸光度线性范围在0.2~2.9,亚硫酸钠的用量控制在0.3~0.5g/10mL。  相似文献   

7.
甘薯,又名白薯、红薯、地瓜、红苕、山芋、红芋、番薯等。甘薯产量高,适应性强,繁殖及栽培简便,在我国从南到北广为种植已有400年历史。甘薯原是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粮食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直接食用甘薯越来越少。甘薯所含的膳食纤维是一种新的营养成分,维生素、粘液蛋白(一种多糖和蛋白质的混合物)和一种脱氢表雄酮的化学物质及矿物质等含量非常丰富,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对甘薯的开发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扩大甘薯开发利用的市场,利用实验室自制的甘薯颗粒全粉,将其与面粉以2:3的比例配粉,制出味道更好、营养价值更高的甘薯馒头。采用SPME-GC-MS对甘薯配粉馒头和普通馒头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提取和分析,通过对普通馒头和甘薯配粉馒头挥发性物质的比较,确定甘薯配粉馒头特有的香气。结果表明甘薯配粉馒头中的香气物质为37种,比普通馒头中的香气物质(28种)多,甘薯配粉馒头中特有的香气物质有沉香醇、壬醛、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α-戊基-γ-丁内酯等,分别为馒头提供了玫瑰花香,柠檬型清香、果香等特有的香气。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甘薯渣的来源及其主要营养成分,概述了国内外甘薯渣提取膳食纤维、果胶和生产低聚糖、蛋白饲料、氢气、燃料乙醇的研究状况,分析了目前利用甘薯渣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甘薯渣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甘薯水分和还原糖协同向量NIR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  潘从飞  陈嘉  王勇德  赵国华 《食品科学》2017,38(22):205-210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新鲜甘薯水分和还原糖含量的预测模型,实现快速检测与分析,为甘薯品质分析和种质资源筛选提供便捷。选用不同品系甘薯样品146份,109份作为校正样品,37份作为验证样品。运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协同区间偏最小二乘最优波长选择法以及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甘薯水分和还原糖模型。结果显示,所建甘薯水分(还原糖)最优模型的决定系数、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差比率分别为0.974(0.885),1.154(0.270)和6.334(3.148)。表明2种模型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近红外光谱模型的预测值与其相应的化学值有较好的相关性,适用于大批量甘薯选育时水分和还原糖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干燥方式对紫薯全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资靖  蒋和体 《食品工业科技》2011,(12):359-361,364
紫甘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紫薯全粉的开发研究有利于其加工的扩大化和优质化。以紫薯为原料,通过鼓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三种干燥方法对紫薯全粉的制备进行研究,探讨三种方式对于紫薯全粉基本化学成分、色差、碘蓝值、持水性和持油性、总花青素含量等品质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真空冷冻干燥对于紫薯全粉的基本化学成分、色差、碘蓝值、持水性和持油性、总花青素含量等品质的综合影响最小,真空干燥紧随其后。因此,为了保持紫薯全粉的完整性,同时考虑生产成本,在加工紫薯全粉过程中以真空干燥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花青素作为紫薯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抗氧化、预防癌症、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肝脏、保护大脑、降血糖血脂和阻止脂肪积累以及消除炎症等生理功能, 对于改善记忆力和抑菌也有很好的功效。我国是紫薯的生产大国、资源丰富, 从紫薯中提取花青素降低了花青素的提取成本。超声是一种非热加工的提取技术, 具有节能、省时、高效等诸多优点, 在提取植物花青素的领域越来越受欢迎。本文综述了超声辅助提取紫薯花青素的几种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包括超声辅助溶剂法、超声辅助酶法、超声-微波协同法、超声辅助冻结-融解法、超声辅助双水相法, 以期为超声辅助提取紫薯花青素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廖建民  黄钢  姚万春 《中国酿造》2012,(11):153-154
探索了在中国浓香型白酒工艺上,选用富含花青素的紫薯与多粮粉作原料对比酿酒;结果表明基础酒的感观质量和气相色谱指标有明显的变化,尤其是酮类化合物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甘薯以低投入、高产出、耐干旱的特性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粮食作物。然而甘薯采收时间较为集中,短期内市场无法消耗,易出现供大于求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贮藏方法维持甘薯在整年的市场供应并减少长时间贮藏过程中营养品质的降低及腐烂发生。本文在简要介绍甘薯在采收和贮藏过程中易导致甘薯品质劣变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更新了其相应贮藏保鲜方法的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愈伤处理在甘薯贮藏保鲜方面的重要性,并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甘薯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进一步提高甘薯的贮藏品质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地瓜叶粉作为营养添加料在面条、馒头、蛋糕食品加工应用情况,本文采用了均匀设计、正交设计方法,以多种品质指标及其品质评价分数作为筛选目标,进行生产配方、工艺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地瓜叶粉适量添加到面条、馒头、蛋糕的制作中,可形成较优质的面制品;在面条配方中宜以120目地瓜叶粉添加量为4.0%;在馒头配方中宜以40目地瓜叶粉添加量为2.5%、以室温25 ℃醒发20 min为宜;而在蛋糕配方中宜用70目地瓜叶粉,添加量占主原料面糊部分的10.0%、加水量10.0%。可以看出,地瓜叶粉不仅能保持或提高相关面制品的品质、增加花色品种,而且能提高相关面制品的营养价值,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甘薯茎叶生理功能与其加工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我国大宗农产品, 其茎叶常作为饲料或者直接废弃。目前研究表明, 甘薯茎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包括糖、蛋白质、维生素、钾、钙、铁等微量元素。此外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绿原酸、多糖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 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 如防癌、降血糖、降血脂、抑菌防腐等功效。因此, 对甘薯茎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不但可以提高农业附加值, 还能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食品。本文详细论述了甘薯茎叶的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并简要介绍了甘薯茎叶的加工现状, 提出未来研究和发展趋势, 为更好利用甘薯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降低癌症风险等药用价值。多糖是一类复杂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核酸和脂类构成生命体的四大基本物质。甘薯多糖是由甘薯果实中分离出的一类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食用含甘薯多糖的制品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对于甘薯多糖的开发利用率不高,造成大量的功能性成分浪费,限制了甘薯多糖产业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甘薯多糖的性质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和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甘薯的综合利用价值,为我国未被充分利用的大量甘薯提供其他可发展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质构改良食品作为吞咽障碍患者的安全食品,具有质地柔软、吞咽安全及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特点,不同国家对吞咽障碍食品的分级各不相同,大多都聚焦于食品本身的质构特性。近些年,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安全备受关注,开发吞咽障碍食品的研究逐渐增加。甘薯泥是新鲜甘薯经过一系列加工制成的泥状食品,保留了甘薯中绝大多数营养物质,具有柔软、营养成分高的特点,是适合吞咽障碍患者食用的质构改良食品的优质原料。但甘薯泥的质构特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加工原料、加工工艺以及贮藏条件等,限制甘薯泥作为吞咽障碍食品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该文将对质构改良食品的分类、甘薯泥加工工艺及影响甘薯泥质构特性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适合吞咽障碍患者食用的甘薯泥产品的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甘薯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甘薯资源加工利用的现状,对我国甘薯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开展甘薯系列产品和甘薯渣资源开发的建议和对策,以提高甘薯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抑制降血糖相关的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指标,以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亚种、嗜热链球菌、低糖面包酵母、白酒酵母、葡萄酒酵母的单菌或其混合菌为发酵剂,分别对比以紫薯泥或紫薯汁为底物进行无氧或有氧发酵的发酵紫薯制品的抑制效果,并分析制品中的多糖、多酚、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可提高制品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效果,单一菌优于混合菌发酵制品,紫薯汁优于紫薯泥发酵制品。同时,发酵紫薯制品中非淀粉多糖、总酚、总酮含量对比未发酵紫薯均有提高。而其中以紫薯汁为底物,以低糖面包酵母为发酵剂的发酵紫薯制品对降血糖相关酶的活性抑制率最高,对α-淀粉酶的活性抑制率达到63.5%,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率达到70.9%,制品中的非淀粉多糖含量为3.52%,总酚含量为10.68 mg/10 g,总酮含量为0.78 mg/1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