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确定窗槛墙和防火挑檐阻止火灾竖向蔓延的效果,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选择设定办公室及宾馆客房火灾场景,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窗槛墙的高度将有利于阻止火灾的竖向蔓延,但超出该范围,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防火挑檐比窗槛墙能更有效地阻止火灾的竖向蔓延,且防火挑檐越宽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应用FDS建立建筑外墙开口溢流火灾研究数值模型,采用非稳态t2火模型设计6种工况,对比分析窗槛墙和防火挑檐的阻隔性能,结果表明,窗槛墙高度1、1.2 m时温度分布情况和0.8 m时较类似;随防火挑檐宽度增加,阻隔作用更加明显;窗槛墙和防火挑檐使得除着火层外各层辐射强度均较低。通过小尺寸实验研究防火挑檐对竖向火焰的阻隔性能,结果表明,着火层上方温度随防火挑檐宽度增加而变低,但防火挑檐达到一定宽度后着火层上层卷吸增强,致使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3.
4.
以某酒楼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FDS数值模拟,对其内部火灾及烟气流动蔓延规律进行研究,主要分析窗槛墙、防火挑檐、风速对烟气运动的影响以及窗户开口处的热辐射通量和温度变化,为该酒楼拟采用一定高度的窗槛墙替代防火挑檐的做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办公室、客房为研究对象,采用FDS模拟软件对窗槛墙设置高度及设置方式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窗槛墙高度为0.8 m时,虽然可以大幅度降低烟气对着火层上层玻璃的影响,但不能满足安全的预期值,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窗槛墙高度设置为1.2 m最为合理、经济、安全.在设置方式上,顶板上方设置0.4 m、顶...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火灾烟气蔓延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地铁火灾特性。利用FDS对天津地铁某站在发生火灾时的烟气温度与能见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60s时最不利点温度小于45℃,能见度为6~7m,完全满足火灾工况下的人员安全疏散对温度和能见度的要求,故该车站设计满足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FDS对地铁站站台层火灾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火灾情况下地铁站内的烟气蔓延、温度分布、能见度分布、CO浓度分布情况,研究地铁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安全性。研究表明:火灾情况下,烟气温度、CO浓度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火源区域附近。站台层其他区域的温度和CO浓度均得到很好的控制。但能见度下降较明显,不利于人员疏散。 相似文献
8.
采用FDS对重庆沙坪坝区11·3火灾进行模拟,通过在广告牌上方布置宽度为0.5 m的不燃隔板,分析对比有、无隔板情况下火灾的竖直和水平蔓延情况。结果显示,当存在广告牌的每层都设置不燃隔板时,可以有效延缓火灾在竖直方向的蔓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建筑外的玻璃窗不会破碎,有效阻止了室外火向室内火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个简化的高层建筑模型,采用FDS模拟软件对高层建筑火灾进行了火灾模拟,得出了烟气蔓延速度、温度、CO(一氧化碳)浓度以及能见度的变化规律,为高层建筑火灾烟气的有效控制、人员疏散、火灾扑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数值仿真手段对青岛市某在建三层岛式地铁站台火灾情景进行模拟研究.在站台层楼梯处设置一定强度的火源,启动站台通风系统和可调通风型站台门上方的辅助排烟通风窗,模拟了四种不同通风窗开启模式下烟气的蔓延规律,分析了不同通风窗开启模式对烟气分布、温度、CO浓度和可见度的... 相似文献
11.
12.
搭建20层的全尺寸办公建筑三维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窗户面积、窗户位置研究外窗对建筑外立面竖向火蔓延的影响.研究发现窗户面积较大时,火灾竖向蔓延速率更快,室内温度升高更快,采用大的窗墙比更容易加快火灾在建筑外立面的竖向蔓延.在竖直位置上,随着窗户上移,各楼层的引燃时间均增加. 相似文献
13.
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公共建筑首层发生火灾后烟气流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烟气流场的规律以及对疏散楼梯间的影响,探索进一步改善人员疏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闫秀芳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4):21-23
根据建筑火灾烟气特点,分析总结烟气发生机理和烟气蔓延的动力模型,并给出各种烟气控制方法,为地下工程选用合适的火灾烟气控制系统建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岔路夹角及火源功率对城市地下道路平面分岔隧道内主、支路隧道烟气质量流量的分配特性及蔓延特性的影响。火源位于主隧道,距岔路口15m,设置火源功率为5、10、20、30MW。结果表明:20°~40°的分岔夹角变化范围内,岔路角度的改变对烟气沿火源上游主隧道的蔓延特性影响不大,但对火源下游主、支路隧道内的烟气蔓延有一定影响;岔路隧道的烟气质量流量分配比例随分岔夹角的增大逐渐减小,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支路隧道的烟气质量分配约占总产烟量的30%;火源功率对对主、支路隧道烟气质量流量分配比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阳晓剑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3,(9):60-63
以某隧道为例,设置火源点,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各种工况下火源附近拱点最高温度、烟气逆流长度、横截面温度及烟气流动的变化规律,为灭火救援作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建筑中庭不同顶棚高度下火灾烟气蔓延及感烟探测过程,基于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 开展了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顶棚处温度及能见度云图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不同高度条件下线型光束感烟探测、消光系数及温度值的参数曲线特征。结果显示,顶棚处减光率到达50%/m 的时间和顶棚高度存在较好的函数关系y=26.58 × 1.06x,对应的R 值为0.996;顶棚高度≥30 m 时,竖直布置线型光束火灾探测器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该研究能够为中庭内消防工程设计及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布置及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建筑消防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FDS建立典型双车道公路隧道,对海拔高度为500、4000 m的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的烟气蔓延特征及温度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得到低压、低温、低氧含量等高海拔环境对公路隧道火灾发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较平原地区隧道,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火灾烟气最高温度更低,火焰高度更高,且近火源区的拱顶最高温度升温速度明显...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地铁双层岛式车站,利用FDS模拟研究无屏蔽门和有屏蔽门两种情况发生火灾的场景,分析温度和烟气浓度分布,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屏蔽门对于火灾烟气的扩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地铁站台设计、火灾时人员疏散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