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革命: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预测世界总体能源发展的态势,从分析能源发展历史入手,明确了能源利用方式将在木柴向煤炭、煤炭向油气之后经历油气向新能源的第三次重大转换。尽管全球化石能源供应量总体比较充足,但关键技术突破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加快并推动了化石能源向新能源的转换。世界能源消费正在迈入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新能源"四分天下"的时代,其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分别为32.6%、23.7%、30.0%和13.7%,中国能源消费也将由煤炭独大,逐步进入煤炭、油气和新能源"三足鼎立"的时代。对全球能源发展的预判结果表明:①石油迈入"稳定期",产量高峰将出现在2040年前后,高峰年产量约45×10~8 t;②天然气步入"鼎盛期",产量高峰将出现在2060年前后,高峰年产量约4.5×10~(12)m~3(40.5×10~8 t油当量),将在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支柱作用;③世界煤炭产量稳中有降,煤炭发展进入高效清洁化"转型期",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幅降低,其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也将有所下降;④新能源开发利用渐入"黄金期",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将大幅提升。结论认为: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具有自身特点,能源发展需从国情实际出发,加强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是解决我国能源环境问题的关键;②我国石油产量需达2×10~8 t,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③加快致密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步伐,力争实现203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超3 000×10~8 m~3的目标;④加强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2030年我国有可能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重20%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石油消费量达到顶峰之后缓慢下降,替代能源快速发展,世界正在走向"后石油时代"。如何抓住石油工业发展的转折点、机遇期,实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是石油企业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方略:强调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提高战略转型的觉悟和自觉性,认识能源发展演化的自然规律,走出路径依赖;在新的全球油气市场形势下,抓紧探索转型路径及国际能源合作新模式;利用大国关系调整,加快开发南海油气资源,使其搭上化石能源"末班车";发展新技术新装备,改变落后机制,低成本快速开发丰富的低品位油气资源;利用技术、人才、资金、组织优势,加快进入新能源领域,开创新天地;缩小下游产业燃料产品比例,扩大高端化工材料产品比例,打破炼油产业过剩困局;有条件地实施产业跨界转型,走出资源型企业和资源型城市自然"死亡"的魔咒;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应全力确保两亿吨原油产量不下跌。  相似文献   

3.
全球环保共识让世界能源发展正在经历由以煤炭、石油为主体能源的“黑色”时代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主体能源的“绿色”时代转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构建低碳、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体系,既是我国能源产业的未来方向,也是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主线。文章梳理了天然气在迈向“后碳经济时代”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天然气产业绿色发展需要持续补强供应短板,健全完善绿色市场机制,与新能源互补融合发展,终端销售碳中和优化布局,健全完善天然气利用企业治理机制,深化相关财税价格政策改革。通过探索天然气与非化石能源“多元发展、协调互补”实施路径,对改善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贸生态、实现天然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型。首先,消费主体正由OECD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其次,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快速增加,能源结构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再次,致密油、油砂和深水盐下油气产量迅速提高,美洲"新中东"形成、伊拉克沙特等代表的老中东增产显著,石油产能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石油峰值论  相似文献   

5.
在技术进步与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太阳能和风能成为近年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电力装机的增量主体,未来将发展成为存量主体。国际石油公司对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投入虽然有反复,但近两年明显加大投入,通过资本运作快速进入市场,借助与领先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我国石油公司开展太阳能和风能利用项目,有利于实现成本节约与节能减排,促进公司转型发展。建议石油公司增加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促进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海上风电项目,与其他能源企业开展合作,从油气供应商向综合能源供应商转变。  相似文献   

6.
地球内不可再生的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资源会越用越少,因此许多国家都加快了寻找可再生能源的步伐并将其列入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计划。文章介绍了国外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情况,并由此得出启示: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应作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必须要通过法律来促进和推动;同时也需要政府和能源部门、企业、科学界通力合作与广大民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双碳”背景下油气田企业加快油气业务与新能源业务融合发展。实施路径上需推动“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供应结构转型升级,利用低成本绿电支撑油气供给增长,大力发展地热清洁供暖以减轻冬季天然气保供压力,规模化开发光伏与风电,在风光资源丰富地区探索发展绿氢产业。同时,加大生产用能清洁替代,推动油气能源清洁低碳开发,具体包括:油气生产系统优化瘦身,推动节能提效;实施清洁电力替代,以绿电替代网电并不断提高绿电占比;实施清洁热力替代,构建低碳化、电气化工艺流程,探索利用光热、余热和低温空气热,实现对自用天然气的替代;实施生产系统再造,打造与清洁能源特性相耦合的低碳化油气生产系统。为保障油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四方面建议:一是推进油气产能与清洁能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实现“建设融合”;二是加强节能提效和新能源消纳,实现“生产融合”;三是通过一体化建设、运行和评价,实现“管理融合”;四是深化能源生产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融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21世纪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当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中国也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力度,将逐步改善我国能源供应与消费结构,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总结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海流能、盐差能)、天然气水合物、沼气资源、水能、乙醇汽油、氢能和核能共10种能源资源进行了概述,分析其资源量、开发状况及其未来发展潜力等,并建议中国石油公司积极开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向国际一流的能源公司发展。  相似文献   

9.
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煤层气(瓦斯)、油砂矿、油页岩、可燃冰、页岩气等。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目前非常规油产量超过7500万吨,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超过1800亿立方米,非常规油气资源已经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产业化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国工程院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对中国油气供需态势作出的基本估计是,我国石油、天然气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仅靠常规油气供应将很难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共同探讨了各国家推进能源转型和整个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对能源企业转型以及世界油气格局调整所产生的影响;强调天然气作为低碳能源将在能源转型过渡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天然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在不同地区可以呈现不同的模式。透彻分析了中石油提出的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的发展图景和路径;介绍了世界石油理事会也在制定战略转型规划,业务领域将从油气行业转向整个能源行业,并将在国际能源治理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