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东曲选煤厂煤泥浮选存在的问题和根据入浮矿浆的粒度组成及密度组成所进行的浮选工艺、药剂制度的选择试验 ,提出了适于东曲选煤厂煤泥浮选的工艺与药剂制度  相似文献   

2.
对滨湖选煤厂入浮煤泥进行了筛分试验、单元浮选试验、煤泥分步释放试验和实验室浮选柱浮选试验,分析了入浮煤泥的粒度组成,探索了药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评定了煤泥的可浮性,并在相同药剂用量条件下比较了浮选机与浮选柱的分选效果。结果表明:当要求精煤灰分为8.0%时,滨湖选煤厂入浮煤泥为中等可浮;在捕收剂用量为600 g/t,起泡剂用量为600 g/t时,浮选机分选效果最佳;在相同灰分等级条件下,浮选柱比浮选机分选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望峰岗选煤厂精煤产率,从煤泥的粒度组成、可浮性两方面出发,对望峰岗选煤厂入浮煤泥进行全面试验分析,并对浮选药剂进行选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矿浆浓度为100 g/L时,以柴油为捕收剂、ZA21为起泡剂,且用量分别为800 g/t、60 g/t时,浮选效果最好。采用柴油、ZA21复合药剂比单纯使用CMC降灰效果更好,且经济适用,有效简化了望峰岗选煤厂浮选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6,(9):302-304
以开滦集团某选煤厂入浮煤泥为研究对象,煤泥粒度分析试验显示煤样中的连生体颗粒较多,容易降低浮选时的选择性。可浮性分析表明该煤样属于极难浮煤泥。为改善分选效果,对其进行了精煤再选、分级浮选以及脱泥浮选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杨颋 《选煤技术》2012,(6):53-55
针对司马选煤厂浮选精煤产率较低的问题,通过试验分析,研究了司马选煤厂煤泥的可浮性,并预测了浮选系统改造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十个选煤厂浮选入料与原生煤泥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及浮选试验对比,探讨了选煤厂浮选入料与原生煤泥可浮性差异。指出浮选入料的可浮性、浮选工艺效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优于原生煤泥,在精煤产率大致相同时,精煤灰分较原生煤泥低0.2~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煤泥的分选,采用先分级、再浮选的方法对新阳选煤厂不同粒级煤泥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粒级煤泥的浮选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且浮选入料的粒度越粗,浮选药剂用量就越大;0.5~0.25mm粒度级煤泥的可浮性最好;0.125mm粒度级的煤泥浮选精煤产率低,灰分高,可浮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煤泥浮选能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不同可浮性煤泥的浮选能耗,针对钱家营选煤厂烟煤和陈四楼选煤厂无烟煤两种代表性煤泥,在最优药剂用量、浓度和充气量条件下进行浮选能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陈四楼煤泥的天然可浮性较差且高灰细泥含量较多;转速越高,同种煤泥达到相同的可燃体回收率所需的浮选时间越短,但所需的总能耗越多;低转速、较长浮选时间条件下消耗较少的功能够与高转速、较短时间条件下消耗较多的功获得相同的可燃体回收率;可通过计算浮选能耗比较指标Wf值来比较不同煤泥的可浮性;随着浮选过程的进行,精煤灰分逐渐增加,浮选速率常数k值逐渐减小,煤泥的可浮性越来越差,单位可燃体回收率的产品浮出所需的能耗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国内煤泥浮选中细粒级难选煤增多的现状,研究出能有效浮选该类煤泥的FO系列药剂,该药剂采用合成加工工艺,并添加少量浮选促进剂和其它助剂而成。对东滩选煤厂和白源选煤厂煤泥进行了小浮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能提高精煤产率7%~12%,降低油耗30%以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选煤厂入浮煤泥水浓度变化对浮选柱分选作业的影响,提出了采用串联浮选柱解决高浓度煤泥水浮选的思想,并构建了试验系统,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工业实践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泥比例增大、可选性变差,浮选效果难以提升。通过对河北唐山某选煤厂浮选入料的物相分析、粒度分析和浮沉分析考察了该高灰难选煤样的可浮性;在浮选试验中添加六偏磷酸钠、水玻璃、羟甲基纤维素(CMC)、苛性钠等不同用量的调整剂,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调整剂对高灰细泥难选煤的作用效果及机理。研究表明,调整剂能有效改善浮选效果,当CMC用量为40g/t时对该煤泥浮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灰细泥浮选入料的逐渐增高,煤泥分选效果恶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添加浮选药剂改善煤炭的浮选效果是最重要的途径。本文分别选用煤油和柴油为捕收剂、仲辛醇和QPJ为起泡剂,测定添加浮选药剂后煤浆的表面张力,再使用煤油做捕收剂、仲辛醇做起泡剂,进行实验室浮选试验,从而探索了浮选药剂对煤浆表面张力和浮选效果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浮选过程中煤浆表面张力与浮选效果的关系密切,随着捕收剂或起泡剂用量的增加,煤浆表面张力有10mN/m左右的降低,可燃体回收率增加15%左右,并且表面张力最低时可燃体回收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3.
This research addresses two important issues confronting coal flotation plants in Australia, the use of saline water and the processing of clayey coal. Two coal samples obtained from BHP Billiton Mitsubishi Alliance (BMA) and Xstrata were tested to represent coarse coal flotation and fine coal flotation, respectively. Saline water with low, medium and high ionic strengths and individual electrolytes encountered in the flotation plants were used. It was found that saline water had a more pronounced effect on fine coal flotation than coarse coal flotation despite similar mineral compositions and clay mineral types present. Although saline water increased froth stability in both fine and coarse coal flotation, coal particle aggregation only occurred between fine coal particles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d recovery of coal particles as well as the entrapment of fine gangue minerals.  相似文献   

14.
王婕  付晓恒  胡二峰  赵静  冯致远  王鹤 《煤炭学报》2015,40(8):1929-1935
为探索处理动力煤选煤厂煤泥的新途径,以动力煤选煤厂煤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煤泥的性质、煤泥中矿物质的种类和嵌布特征,通过分步释放浮选试验考察了该煤泥的理论精煤产率和灰分,分析了煤泥经超细粉碎后分选超净煤的可行性。基于扩展DLVO(EDLVO)理论,论证了絮团浮选前采取高剪切搅拌的必要性,研究了高速搅拌对颗粒和药剂之间的促进作用。采用絮团浮选方法,对超细粉碎后的煤泥进行了超净煤分选试验,探讨了高剪切搅拌叶轮线速度、搅拌时间、煤泥粒度和非极性油用量与分选效果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只有在高速搅拌的情况下超细粉碎后的煤泥颗粒才能形成絮团,并且在与药剂作用后,降低了需要输入的搅拌功耗;高速搅拌还可以促进药剂的分散,从而增加药剂与煤颗粒的碰撞概率;若要达到较好的絮团分选效果,需要一定程度的搅拌强度和适当的搅拌时间。当粉碎平均粒度为4.70 μm、非极性油用量为135.24 kg/t、叶轮线速度为12.56 m/s、搅拌时间5 min时,分选出的超净煤灰分达到1.15%,产率为69.23%。  相似文献   

15.
宽粒级煤浮选机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润全  王怀法 《煤炭学报》2013,38(4):657-661
将流态化机理与宽粒级煤浮选过程相结合,在一个浮选设备中实现细粒常规浮选与粗粒流态化浮选所需的不同流体力学环境,自行设计了一种新型宽粒级煤浮选机,并采用FLUENT 6.3.26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速度和湍流度两个方面对浮选机内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浮选机内增加格栅板后,可将浮选机内流场分为低速、弱湍流和高速、强湍流两个区域,从而可为粗、细颗粒浮选创造各自所需的流体力学条件;通过对叶轮圆周线速度比值与合速度比值和湍流强度比值变化规律的分析,找出浮选机模拟放大的运动相似准则。  相似文献   

16.
张秀梅  郭德  王露  程雅丽  付晓恒 《煤炭学报》2018,43(4):1127-1133
粒度组成细、高灰细泥含量大的煤泥浮选时,浮选精煤易于超灰且精煤产率低、生产操作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在总结载体浮选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以浮选精煤作为自载体改善煤泥浮选效果的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用浮选出的精煤作自载体可显著改善煤泥的浮选效果。随自载体量的增加,精煤产率、浮选完善指标、尾煤灰分均提高,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乌海煤泥采用该工艺浮选时,确定出最佳自载体用量为入浮煤泥的10%,加入自载体经4次循环后即可达到稳定的浮选效果,浮选精煤产率提高7.11%、灰分降低1.14%,浮选完善指标提高7.25%。EDLVO理论的计算研究表明,精煤本身的疏水性和捕收剂在煤粒表面吸附产生的疏水力,促使细煤粒黏附于粗颗粒载体,细颗粒间也会发生疏水絮凝,改善了浮选环境和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浮选超细煤药剂乳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微细粒煤浮选进行了乳化剂及乳化条件的试验研究 ,并粗略探索了乳化药剂在微细粒煤表面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 :乳化药剂只有达到足够的细度 ,选择性才能提高 ,同时才能在微细煤粒表面形成较薄吸附层 ,在灰分相同的条件下 ,提高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8.
细粒煤分选技术与设备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粒煤分选是煤炭高效利用的重要部分。简述了细粒煤泥难选的原因,分析研究了煤炭分选的技术及设备,包括浮选、重选及磁电选等,最后对未来细粒煤分选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煤浆预处理器的综合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扼要介绍了煤浆预处理的必要性,对国内使用的各类煤浆预处理器在浮选剂分散,浮选剂与煤浆混合,粗、细颗粒需不同的预处理时间三个方面作了综合评述,并重点介绍了新颖的FCA型雾化-跌落式煤浆预处理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稀有肥煤难选的原因,了解物化特性,以开滦集团钱家营选煤厂入选肥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显微组分分析、孔隙度分析、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煤化程度分析以及密度粒度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煤的显微组分中惰质组约占1/3,致使煤样不易浮;裂隙中富集异质细泥与煤形成竞争性吸附,造成原煤难选;煤样中存在较多粘土类矿物并呈致密嵌布,将加大浮选难度;煤样中含有大量烷烃、醇类化合物和高岭土等物质;煤泥中间密度(1.4-1.8 g/cm3)含量较大,实际可浮性较差;细泥-0.074mm含量大,约占50%左右,尤其是-0.045mm占了36.28%,且灰分达到29.48%,属于高灰细泥,易夹带造成精煤污染,因此认为煤样的天然可浮性难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