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对采用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并利用研究创新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涂料》2019,(1):67-71
概述了卓越涂料工程师培养现状,分析了卓越涂料工程师四大专业能力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出了新的"三层次"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一个理念"、涵盖"三层次"、夯实"立体化实践基地"及健全"一个机制"。通过实施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级涂料专业技术人才,并为推动卓越涂料工程师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在尊重高职学生身心发展和高职教育规律前提下,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实践教学、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深化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推行新的考核制度等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以"卓越计划"为导向的物理化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对物理化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与实验按照与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相结合进行吐故纳新,优化精选,教师以新颖或变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该教学模式能够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物理化学知识的教学、情感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为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活动。改革思路和措施包括: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入科研实践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产;加强过程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促进化工原理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6.
朱栋  文红梅  张爱华 《广东化工》2014,41(19):225+234
分析了中医药院校教学中主客体的特点及色谱分析课程的内容,探索色谱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总结和继承,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  相似文献   

7.
范明霞  胡兵  谭军军  熊剑 《化工时刊》2016,(4):41-43,55
工程实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工程观念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为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结合化工原理教学实际,从具体教学过程、网络教学环境、开展科研实践等方面探索工程实践教育的教学模式并总结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孙军涛 《广州化工》2014,(5):182-184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教学中,课题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据食品化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教学内容、多元化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体系及反馈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努力构建"前沿、实践、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达到了食品化学课程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2011计划"对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诉求。通过对课程设置、课堂及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力争通过协同创新战略推动下的教学体制改革,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分析目前"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三方面对教学模式改进方案进行探讨,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培养满足实际工程设计要求的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11.
《化工设计通讯》2019,(10):179-180
分析了当前我校《化工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PBL-s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克服传统教学内容及方式的弊端。实践表明,PBL-s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与当前"新工科"背景下的化工人才培养需求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2.
毕业设计指导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及尝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创新"一词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环节中的再认识,提出了在此环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初步摸索出了一套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费宝丽  朱凯 《广东化工》2013,40(1):146+141
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对当前的高校教学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依据林业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实践及院校特点,总结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和建议。主要是改进教学模式,加强专业实验课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为学生创造条件参加科研活动以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倩  王月欣 《广州化工》2012,(4):106-107
深入探讨了大学工科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并提出"让学生参与重要科研实验,让教授手把手指导学生,以科研促进和完善实验教学"的全新教学思路。实践证明,这种"以研促验"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5E"教学模式是以真实情景为切入点,围绕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讨论、分析、探索、比较、改进和迁移中不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新模式。分别采用传统讲授法和"5E"教学法对不同班级学生开展"放大电路"教学,以问卷调查和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效果分析,结果表明"5E"教学模式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赖红伟  崔桂花  陆钊  曹宏梅 《广州化工》2010,38(12):286-288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医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物理化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搭建了一个新的教学平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无机化学作为"材料之星"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无机化学教学目标的核心。本文结合"材料之星"计划,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和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旨在探索无机化学理论与基础实验和创新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理论知识网络并在实践中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材料类复合材料专业学科特点,从教学现状出发,对复合材料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与创新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为重点,延续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从而造就出复合材料行业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化学化工软件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国内关于该课程教学模式往往侧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仍有待提高。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主要从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几方面探讨了化学化工软件课程教学改革,期望通过该课程教学探索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围绕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主要介绍了目前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将科研项目融入实验教学、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智慧课堂、改变考核方式等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从而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培养适合新工科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