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维织机开口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三维织物织造要求,介绍了织机开口型式、选择依据以及电子开口机构的特点、工作原理,并对安装32页综框的电子开口机构进行虚拟样机模拟及仿真,以织造2D平纹织物为例进行分析。指出:三维织机理想的开口机构是采用多综眼综丝和多页综框相结合的方式;电子开口机构的综框运动规律较好,由单独伺服电机控制;合理设置电机运行函数,可织造2D平纹、斜纹、缎纹及复杂的3D织物。  相似文献   

2.
构建用于织造完全交织的三维机织预制件的双向开口机构的原理模型,介绍其工作原理并进行仿真设计。建立双向开口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仿真设计,以研究双向开口机构的运动规律。在ADAMS中仿真时,以织造双向平纹预制件为例,通过合理控制伺服电机,达到了织造要求并得到了较好的开口机构运动规律,为三维机织预制件的织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开口机构是织机的关键部件之一,通过织机的几种开口机构分析,介绍了各机构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为旧织机的改造及消化引进织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分析三维网眼机织物的组织结构、模型及织造工艺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型双向开口机构,重点介绍配有双向开口机构的三维织机的开口工艺,以期为三维网眼机织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钱永明  闫红霞  闫江  陈革 《纺织学报》2014,35(12):115-0
分析了织机开口综框的运动规律以及传统织机开口机构的特点,根据织造三维机织物对立体织机开口机构的特殊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电子开口系统,可使多层经纱形成多个清晰的梭口,该开口系统采用PLC控制、伺服电机驱动的方法来控制立体织机的综框运动,简化了开口机构,提高了立体织机开口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论文介绍了立体织机开口系统的总体设计、驱动系统的硬件配置以及控制软件的基本原理.所研制的电子开口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立体织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积极式和消极式凸轮开口机构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起时  康泰 《丝绸》1999,(1):21-23
从综框运动的稳定性和开口机构的受力情况分析 ,积极式开口机构优于消极式开口机构 ,而电子旋转式多臂机因品种适应范围广 ,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GA721型剑杆织机是在1515-75″有梭织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该机在引纬、打纬、送经等方面,对1515织机进行了重新设计,而保留了原机的机架、卷取、停经及多臂(或凸轮式)开口机构。织机在样机试验生产与小批量中间试验过程中,制织了一些有梭织机很难或者根本不能生产的织物,这是可喜的一面。但对改造成的剑杆织机沿用1515织机的多臂开口机构,究其运动配合而言,势必给剑杆在梭口内的运动带来了许多不利因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开口机构的不足,提出一种采用伺服电动缸驱动的开口机构控制结构,将综框的往复直线开口运动控制转换成伺服电动缸推杆的直线运动控制。通过分析伺服电动缸和综框之间的运动关系,得出开口机构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伺服电动缸驱动的开口机构控制系统设计的可行性。该种开口机构控制系统提高了开口运动的响应速度及控制精度,实现了开口运动的全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9.
蒋秀明 《纺织学报》1995,16(2):13-15,12
本文探讨了开闭口角不等的踏盘开口综框运动规律,利用综框常用的规律推导出适宜开口工艺要求的三种开口角与闭口角不等的组合曲线方程,并对各规律作了特性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维间隔机织物厚度、弯曲刚度较大,不能采用常规二维机织物卷取机构进行卷取的问题,介绍三维间隔机织物的结构、设计方法和织造原理,重点分析三维矩形间隔机织物卷取机构的设计特点及卷取方法.指出,三维织机的卷取运动是间歇的,其卷取机构通过应用并合理控制伺服电机和直线电机,可顺利实现织物卷取并保持织物形状,灵活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代爱明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11):16-16,18
降低纬向停台是提高喷气织机效率的重要课题。根据不同的开口形式及在引纬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对综框高度的要求,进行合理的综框高度设定。降低纬向停台,提高开台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ZAX-N-210型喷气织机为例,就综框磨损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由此降低了器材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通过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谱分析确定综框的动态特性.研究了综框变化信号的特性.比较了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综框的模态参数和能量谱密度.讨论了评价综框质量的能量谱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上位机的层间角联锁织物用织机开口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小批量、多品种层间角联锁织物织造经常需要更改自动化开口控制程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上位机的织机开口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格式转换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模块、上位机通信系统和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首先,基于Python和QT-Designer构建工艺信息数据格式转换CAM软件;同时,利用Visual...  相似文献   

15.
以碳纤维矩形截面间隔机织物为研究对象,介绍其织物结构、织造过程及原理,并进行织机的开发,为三维间隔机织物复合材料的开发、预成型件织造及织机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织机高车速时综框振动加剧,经纱断头率增加,影响织造效率的问题,对铝合金、碳铝复合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综框的动态设计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最新国家标准,通过在Pro/E中建立综框系列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14.5进行模态分析,获取了相应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分析、比较3种材料和结构型式综框的动态特性,为综框的固有频率避开工作频率提供了参考,为综框结构的动态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出:碳铝复合材料的应用是增强铝合金综框刚度的有效方法;碳纤维复合材料综框比铝合金综框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随着织机幅宽的增大,同种材料的综框固有频率在减小,为了适应织机高速应改进综框结构,如增加横梁高度、增加中间支撑、在铝合金综框上填充碳纤维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接结经纱对三维正交机织物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郭兴峰  王瑞  黄故  房昕 《纺织学报》2005,26(1):56-58
以经纱接结的三维正交机织物为研究对象 ,在 3种接结纱张力下制织了 2种接结纱浮长的 6种正交机织物。通过比较织物的接结纱织缩率、纬纱密度和织物厚度 ,发现适当的接结纱张力既有利于形成较为理想结构的正交织物 ,又有利于织造的顺利进行 ;较小的接结纱浮长 ,有利于织物结构的均匀。  相似文献   

18.
陈革  张景慧  周其洪 《纺织学报》2013,34(2):146-150
分析了剑杆引纬的运动规律以及剑杆织机引纬机构的特点,根据织造三维机织物对立体织机引纬机构的特殊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剑杆引纬系统。该引纬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伺服电动缸驱动的方法来控制立体织机的剑杆运动,不但简化了引纬机构,还可实现变动程引纬,提高了立体织机引纬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论文介绍了立体织机引纬系统的总体设计,驱动系统的硬件配置以及控制软件的基本原理。所设计的引纬系统已应用于立体织机的样机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