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导流明渠是三峡工程二期施工长江唯一的泄水通道,同时兼顾着导流和通航两大任务,在汛期既要保证安全度汛,在设计通航流量条件下又要保证安全通航。在导流明渠建成后两年汛期内,从流态、航迹线及船只对岸航速等方面进行了水力学观测。1998年是导流明渠建成后的第一年,由于明渠内部分未挖净的设计基本相同,1999年观测:明渠流态有明显好转,流速、水位也同设计值和试验值更接近些。通过对两年实测资料的分析并与模型试验对比表明:从水力学的角度,明渠设计采用高低渠结合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弯道水流的向心问题,使明渠流态更趋合理。实测明渠通航船只对岸航速均大于1m/s,船只通航流量大于其相应船舶(队)的设计通航流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明渠导流通航及数值实验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导流通航研究及实践,在巨大导流流量和极高通航水流条件下,导流明渠满足了客货轮的通过能力,成功地解决了弯道上明渠导流及施工通航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对导流明渠的研究中,运用了小尺度自航船模试验、水流特性数值实验室模型等有关明渠导流及通航的创新技术,改进了明渠体形,解决了特殊情况下明渠通航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施工期通航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守仁  刘宁 《人民长江》1997,28(10):0-0
论述了三峡工程施工期通航任务要求,通航标准,方案布置,导流明渠通航优化研究。针对近几年长江中上游通航运量及船舶情况的变化,进一步研究了在施工期扩大导流明渠通过能力的措施,以提高明渠通航能力,提出要加强施工期通航设施的科学管理,以提高各种设施过航效率;提出了翻坝转运措施,以解决缓建升船机,三峡水库蓄水期客货运输的问题,并考虑了结合二期施工期意外应急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乌江银盘航电枢纽明渠通航方案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平均水深的二维有限元法建立了乌江银盘枢纽导流明渠水流数学模型,计算了多级流量下的明渠内水流条件.根据乌江代表船型确定了船舶自航的流速与比降的组合标准,依此标准绘制了明渠各级流量的适航区域.采用复式断面法对导流明渠进行3个方案的优化,得到了较优的明渠断面形式,调整明渠内水流流速与比降分布,改善了导流明渠的通航条件,提高了导流明渠的通航流量,保证了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5.
导流明渠是三峡工程二期施工长江唯一的泄水通道 ,同时兼顾着导流和通航两大任务 ,在汛期既要保证安全度汛 ,在设计通航流量条件下又要保证安全通航。在导流明渠建成后两年汛期内 ,从流态、流速、航迹线及船只对岸航速等方面进行了水力学观测。 1998年是导流明渠建成后的第一年 ,由于明渠内部分未挖净的堆积和淤积影响 ,使明渠内部分区段水位和流速大于设计值 ,流态也不好。通过 1998年洪水的冲刷后 ,实测地形与设计基本相同 ,1999年观测 :明渠流态有明显好转 ,流速、水位也同设计值和试验值更接近些。通过对两年实测资料的分析并与模型试验对比表明 :从水力学的角度 ,明渠设计采用高低渠结合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弯道水流的向心问题 ,使明渠流态更趋合理。实测明渠通航船只对岸航速均大于 1m/s,船只通航流量大于其相应船舶 (队 )的设计通航流量 ,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运交通干线,三峡工程施工期间的通航问题必须妥善解决,文中论述了三峡工程施工期通航任务要求,通航标准,方案布置,导流明渠通航优化研究,针对近几年长江中上游通航运量及船舶情况的变化,相应采取施工期通航保障措施的研究,提出导流明渠应增设绞滩和大马力推轮渠助推,提高明渠通航能力,加强施工通航的科学管理,三峡水库蓄水期停航,应采取翻坝转运方案,并与二期施工期应急措施通盘考虑。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施工期通航任务要求,通航标准,方案布置,导流明渠通航优化研究,结合1998年三峡工程汛期通航实例,说明采取管理及工程措施,提高了明渠通航能力。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通航水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介了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施工通航水力学成果。其内容包括:航线选择,纵向围堰首部形式,明渠最佳断面形式,明渠各部位冲刷对通航的影响。最后,还对提高明渠通航流量级别及进一步减小明渠工程量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其研究成果已被设计单位采用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水力学原型观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流明渠是三峡工程二期施工中长江唯一的泄水通道,同时兼负着导流和通航两大任务。从流态、流速、脉动压力观测及船舶航行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导流明渠建成后4 a的水力学观测成果,并结合模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明渠运行顺畅,说明设计是成
功的;设计采用高低断面,使主流引向渠道中部,是有成效的。但是弯道水流特性不仅存在,而且相当明显。这一方面说明弯道水流的特性是难以改变的,另一方面说明在弯道上布置这样的明渠是可行的。4 a来明渠经历了几次大洪水的考验,并提高了通航流量。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二期施工期间的通航任务由临时的船闸与右岸导流明渠共同承担。导流明渠和临时船闸上,下游航道连接河段通航水流条件好坏,直接关系到大江截流后施工期航运安全问题,根据模型试验的成果,阐述了临时船闸和明渠上,下游连接河段整治前后的通航水流条件,并对设计提出的整治方案进行了验证和其它进一步的优化。目前,三峡明渠及临时船加分别正式通航了1年和半年,实践证明本试验提出的整治优化方案地改善了临时航道连接河段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已建的施工期通航设施 ,引用 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期间施工通航的统计资料 ,分别对三峡工程二期施工期通航设施导流明渠、临时船闸、翻坝码头的通过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 ,对导流明渠封堵后至水库蓄水前的通航条件作了预测 ,并对三峡施工期通航的标准和蓄水期的通航方案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一项建设工程来说,由于其建设投资渠道、权属与功能以及运营方式不同,因而可以采取不同的建设管理方式。对于公用建设工程或自营式项目,近来又出现了“由业主组织发包、全面委托管理”的方式。采取这种方式,业主只负责立项、筹资以及建成后运营管理,而将繁杂的建设管理事务委托给专门从事工程建设管理的社会性机构——建设经理,由建设经理负责从项目规划直至竣工验收阶段的全面管理(CM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业主不必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而是充分发挥建设经理的专业经验优势,可以节省投资,缩短工期,避免建设过程中决策管理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建立红花水电站施工导流物理模型,对红花水电站第一年枯水期的施工导流方案进行试验研究,优化了该阶段左右岸挡水围堰的施工顺序和明渠开挖方案,使导流明渠满足度汛和通航的要求,并减少了第一年枯水期施工导流方案的工程量.  相似文献   

14.
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施工采用明渠方式导流。作为导流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纵向混凝土导墙时利用强风化层中下部玄武岩岩体作为结构的一部分并采用固结灌浆进行处理,对于背水侧需深基坑开挖的深覆盖层基础部位采用梳齿状(框格状)钢筋混凝土连续墙进行处理。从现场导流及度汛情况反映,该设计是成功的,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二期施工围左岸,进行主河床截流,迫使江水从右岸导流明渠下泄,为减小截流强度,满足明渠通航要求,围堰在1997年汛前进行了预进占和垫底平抛,预留460m宽的口门度汛,在汛期各级流量与不同口门宽度条件下,对导流明渠分流比,非龙口段线堤口门的流速,落差等水力学要素进行了分析计算,并进行了实时校验,计算成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的永久通航建筑物主要由双线5级连续船闸和垂直升船机组成,施工期的临时通航建筑物包括导流明渠和临时船闸。本文介绍这些通航建筑物的布置、尺寸,主要工程量和工程进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通航的丘陵山区河流坝址河宽不足对河床径流式水利枢纽工程布置设计及一期施工导流与通航、工程投资等不利影响,探讨了河宽条件限制下低水头河床径流式水利枢纽建筑工程及水工建筑结构布置设计思路,文中认为坝址河宽不足条件下,应充分利用岸上自然低凹冲沟条带地形布置过坝建筑物,闸坝尽可能选用较大的闸孔尺寸,尽可能降低溢流堰顶标高和减少闸墩数并减小墩厚,缩短总溢流前缘长度,并优化泄水建筑物体型;采用合理的结构布置形式及分缝构造措施,缩减厂房或船闸基础总底宽;一期施工导流临时围堰,在水深条件合适时,可选用占地断面较小、抗冲稳定性较好的围堰堰体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