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防紫外线纤维及织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有影响 ,虽然它具有消毒杀菌 ,能合成抗佝偻病的维生素D作用 ,是人类及地球上的生物是必不可少的 ,但它对人的皮肤有害影响如下表所示。波段波长 (nm)对皮肤的影响UV -A 32 0~ 4 0 0 生成黑色素和褐斑、使皮肤老化、干燥且皱纹增加UV -B 2 90~ 32 0 产生红斑和色素沉着 ,经常照射 ,有致癌危险UV -C 180~ 2 90 穿透力强 ,可影响白细胞 ,但大部分被臭氧层、云雾吸收  近年来 ,由于大量的氟利昂等含卤素的化合物滞留在地球上空 ,被紫外线分解形成活性氯 ,进而与臭氧发生连锁化学反应 ,臭氧层…  相似文献   

2.
防紫外线织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万震  李克让等 《印染》2001,27(1):42-44
概括介绍了防紫外线织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效果评价,着重讨论了纺织品防紫外辐射的性能和紫外线屏蔽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防紫外线织物(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济邦 《印染》1996,22(3):35-37
3 加工技术 主要采用各种方法将紫外吸收剂和陶瓷或金属氧化物(粉末或分散液)分别或共同对纤维和织物进行处理,并能牢固结合。加工方式有纺丝法、后整理法和涂层法。 3.1 纺丝法 选用适当的紫外吸收剂以及陶瓷细粉或金属氧化物与纤维共同纺丝,制成紫外屏蔽纤维。紫外吸收剂必须与纤维有较好的相容性;要求仿丝工艺不使添加剂起分解、升华等不良影响;陶瓷细粉或金属氧化物有较高细度,符合纺丝工艺要求。有时这两者同时加入,使纤维可吸收  相似文献   

4.
防紫外线织物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清 《现代纺织技术》2007,15(3):34-36,40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文章对防紫外线织物开发中原料选用,纺纱和织造工艺及织物防紫外线性能测试等相关问题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防紫外线织物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介绍了紫外线及其对人类的作用;论述了防紫外线的方法以及防紫外线织物的制备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兰 《江苏丝绸》1998,(2):6-6,5
通过叙述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导出防紫外线织物的设计思想及产品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纳米材料及其在织物防紫外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特性,概述了纳米材料在织物上防紫外线的机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防紫外线织物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紫外线的分类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织物抗紫外线的机理和整理剂,以及防紫外线织物的加工方法和评价标准。并叙述了抗紫外线织物在服装及其他领域的消费情况,说明其市场前景远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防紫外线涤纶织物的遮蔽性能、回潮率、遮热性、人体过敏性的试验研究,表明该织物具有明显的防紫外线效果和其它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
对环境污染的关注要求我们探索采用较低的或无废水羊毛处理方法,一个特别令人关心的话题是羊毛制品的机可洗或防缩处理。 当前的做法是利用水溶液的分散作用运用浸没或浸轧法使聚合物预成型(溶剂有的采用有机硅DC109),目前大约有70%的机可洗羊毛制品是用CSIRO/IWS推荐的氯化/赫科塞特防缩法处理的。  相似文献   

11.
棉金属丝织物具有防电磁辐射、抗静电的功能,其印染加工不同于纯棉织物。文中介绍了棉金属丝防辐射面料的染整过程,包括坯布检验、缝头、剥边拉幅、酸处理、加白、丝光、染色及后处理等,指出了在加工中常见疵病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2.
韦节彬 《毛纺科技》2013,41(2):19-21
介绍罗布麻纤维特有的保健性能及其纤维与棉、毛混纺比例的选择,结合3种原料品质上的差异,探讨确定纺纱工艺流程、各道工艺参数及温湿度的控制,研究罗布麻与棉混纺条的染色工艺控制,合理的设计纱线捻度及织物上机紧度,以及后整理工艺,生产出能改善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头痛、心悸失眠等症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穿着不沾身、无汗臭、无静电等高附加值的,并能满足人们对时尚追求的衬衣面料,罗布麻系列产品以其独特、新颖的风格成为国际上最引人注目的纺织保健服装面料,国内及国外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酆琴 《印染》2008,34(1):32-33
纯棉针织物采用防紫外线整理剂UV-120与活性染料染色同浴整理工艺.通过分析防紫外线整理剂UV-120用量、染料和助剂用量、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紫外线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V-120用量1.0%、染色时间30~90 min,其处理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效果提高,且具有优异的耐洗性能.  相似文献   

14.
吸湿排汗织物抗紫外/分散染料同浴染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昭雪 《印染》2009,35(19)
根据吸湿排汗纤维产品的性能特点,采用碱减量、预定形、抗紫外整理剂UV FAST-PEX与分散染料同浴染色、亲水性柔软整理、拉毛及剪毛整理等工艺.其优化的染整工艺参数为:碱减量32%氢氧化钠9~15 g/L,100℃×20~30 min;抗紫外整理剂同浴分散染料染色,用醋酸调节染浴pH值6.0~6.5,染色温度125℃,染色时间40~60 min;定形温度185~190℃,定形时间40 s.生产实践表明,经该工艺生产的吸湿排汗织物,紫外线防护指数UPF值>30+,可满足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亚麻纤维经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后再接枝HBP-NH2,制备了HBP-NH2接枝氧化亚麻纤维(HGLF).研究了HGLF的抗菌和抗紫外性能,结果显示:HGL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90.74%和93.12%,且经20次洗涤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仍保持在90%左右;HGLF的UPF值从3.44提高到13.19,说明HGLF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紫外线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性剂PECH—amine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然后用活性荧光黄FL和反应型紫外线吸收剂LIQ对棉织物进行一浴无盐染色和抗紫外线整理。探讨了改性剂和氢氧化钠用量、改性温度和时间对棉织物改性后染色和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改性整理织物的K/S值、UPF指数、紫外线透过率、耐洗性能和染色牢度。结果表明:采用1%(omf)的活性荧光黄FL和3%(omf)的LIQ,棉织物改性一浴无盐荧光染色和抗紫外线整理的优化工艺为改性剂PECH—amine 10g/L,氢氧化钠10g/L,改性温度90℃,保温时间60min。改性后棉织物染色和抗紫外一浴无盐整理的UPF指数可达到55左右,经过30次标准水洗之后,其UPF指数仍保持在50以上,耐洗和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使用超细牛奶蛋白腈纶、竹黏纤维、改性涤纶长丝与易定形莱卡纤维开发的轻薄保暖弹性针织面料的染整加工流程。指出选择活性染料Sumifix对竹黏纤维进行染色,并选用配伍性好的阳离子染料对超细牛奶蛋白腈纶与改性涤纶长丝可进行同浴染色,染色温度110℃,严格控制升降温速率、排水温度等因素,可以解决这两种纤维染色的同向性和均匀性问题,改善布面起皱和折痕现象。采用预定形和成品定形可改善布面起皱、手感和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预定形温度170℃,10 s;成品定形温度140℃,20 s。检测数据表明,按此染整加工流程生产的面料色差、色牢度较好,布面尺寸性稳定,并具有速干、抗菌防臭、保温和抗起毛起球性能。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钛直接整理棉布时是物理吸附在棉纤维表面的,容易脱落.用柠檬酸对棉织物进行改性,通过酸碱滴定法和红外-拉曼光谱分析,证明了柠檬酸和棉纤维之间发生了酯化反应,进而与TiO2的—OH之间以共价键相连,并形成交错的网状结构.当柠檬酸用量7%、170℃焙烘时,改性效果最好.从X-衍射图和扫描电镜可知,纳米TiO2连接在改性织物上,织物经10次洗涤后,其紫外透过率基本没有改变,折皱回复角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真丝绸防紫外和防黄变功能,比较了纳米TiO2、稀土以及两者复配物整理绸的UPF值和紫外线照射42 h前后的白度及白度下降率,并初步讨论各种整理绸的防紫外机理,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稀土复配物对真丝绸的防紫外和防黄变作用优于纳米TiO2,更优于稀土;纳米TiO2整理绸以吸收紫外线为主,纳米TiO2与稀土复配物整理绸对紫外线具有强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重点研究了在针织圆机上开发竹浆纤维针织品的方法,选用纱线线密度分别为17.6 tex和15.6 tex的竹浆纤维纯纺纱,开发方格组织及双层网眼2种针织物。2种织物都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以及抗菌、抑菌和抗紫外线的功能,是高档、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针织面料。根据竹浆纤维的特点,实验中采用活性染料对产品进行染色,并采用亲水性柔软剂对染色后的针织产品进行柔软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