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某乘用车排气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对排气系统进行有限元建模,通过排气系统的模态分析,得到了系统的固有频率。然后,为了使排气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开发动机的激励频率,对系统的支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刚度。最后对优化后的数模重新计算,结果表明满足其模态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款乘用车设计阶段的排气系统,以其振动特性为研究指标,利用有限元软件hyperworks对汽车排气系统整体约束模态进行有限元建模和分析,通过模态振型和应变能结果分析,对前消声器管路进行设计优化,从而使排气系统全约束模态避开怠速、起步频率段,避免了排气系统和发动机的共振。结合平均驱动自由度位移(ADDOFD)方法对排气系统的吊钩位置进行设计优化,从而使得排气吊钩布置位置更加合理,较少排气系统振动传递到车身上。  相似文献   

3.
对排气组件进行简化,建立排气系统一维梁振动模型,并进行整车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性能的数值和实验模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排气组件简化合理,排气系统一维模型可以较准确地描述排气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模型可用于排气系统的优化及疲劳特性预测.  相似文献   

4.
汽车排气系统的振动和噪声对汽车舒适性和排气系统寿命都有很大影响。汽车排气系统为多自由度复杂系统,传统方法很难对其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为解决此问题,引入了模态分析方法,建立了汽车排气系统精细的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频率范围在0~150Hz内的边界约束状态下的模态分析,获得其在150 Hz以内的各阶固有频率及其所对应的振型图,并根据结果对该排气系统进行振动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某轿车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均方根值(RMS)法在汽车排气系统吊钩位置优化设计上的应用。基于壳体简化的方法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自由模态分析,结合锤击模态试验方法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通过频响分析得到排气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利用均方根值法设计吊钩位置;采用约束模态分析、静力分析与动态分析全面验证吊钩位置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系统固有频率避开了发动机激振频率,橡胶吊耳疲劳寿命可以得到保证,且吊钩传递力较小,设计方案合理。该方法能够简单快速设计吊钩位置,验证排气系统的动力学性能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轿车排气系统减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卞信涛 《机电技术》2012,(1):110-112
文章介绍利用Altair/HyperMesh软件创建某排气系统有限元模型,运用MSC/Nastran软件计算排气系统的约束模态,对约束模态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结合排气系统吊耳振动响应分析结果,评估排气系统吊耳振动响应峰值频率点,为后续排气系统结构及吊耳位置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某三轮摩托车排气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挂钩位置优化。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和Nastran建立三轮摩托车排气系统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然后,应用平均驱动自由度位移法,优化了排气系统的挂钩位置,使得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开发动机的激励频率;最后,对排气系统进行强度校核,分析优化后的排气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应变情况。  相似文献   

8.
模态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性能评价、结构动态设计、故障诊断及声音控制等方面,模态分析的结果常作为结构动态性能的评价标准之一。汽车排气系统是汽车尾气处理的重要部分,针对汽车排气系统的模态分析对当下的汽车生产制造中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着重大意义。基于ANSYS,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一种排气系统及波纹管有限元模型的简化方法,并在某车型的排气系统模态分析中求解出了该排气系统的自由模态。  相似文献   

9.
对多种集成芯片组成的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和实验模态分析.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CAE为平台,经简化建立等质量仿真模型,得到PCBA在不同固定方式下的多阶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对有限元软件仿真与实验模态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电路板固定方式和芯片分布的位置对PCBA组件的模态影响较大,有限元模态分析可以为PCBA芯片的分布优化设计和抗振可靠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UG和Hyperworks软件联合建立了某汽车排气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排气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系统的各阶频率及固态振型,并且使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开了发动机的激励频率,为排气系统后续NVH性能的研究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熊志凯  王凤金 《机电工程》2013,(11):1323-1328
针对整车排放开发试验中直采排放测量设备不能直接测量出污染物瞬态质量的问题,采用了在袋采排放测量系统中增加稀释空气流量计SAO或者示踪CO2分析仪的方法,将袋采和直:采测量设备关联起来,实现了污染物的瞬态质量测量。采用SAO方法时,通过测量混合前稀释空气的瞬态流量,计算出汽车排气的瞬态体积,再用直采系统测出污染物的瞬态体积浓度值就可以换算成汽车排气污染物的瞬态质量值。采用TraceCO2方法时,通过比较稀释管道中混合气的CO2瞬态体积浓度值与稀释前尾气的CO2体积浓度,得出了动态稀释比,从而间接计算出了汽车排气的瞬态体积,进而计算出污染物瞬态质量值。试验结果证明,加装稀释空气流量计SAO和示踪CO2分析仪的排放测量系统,能够有效测量出汽车排气中污染物的瞬态质量值。  相似文献   

12.
给出汽车排气系统对车身振动、车辆噪声等性能的影响因子,建立某柴油汽车排气系统的三维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用CAE软件对该汽车排气系统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断裂情况进行模拟,利用有限元法对排气系统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对关键结构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实车耐久试验对优化方案进行了验证。该方法为汽车排气系统设计过程中CAE工具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 Hypermesh 和 Workbench 的排气系统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Hypermesh对给定汽车排气系统模型进行前处理,再导入到软件Workbench中进行分析,从而结合两个软件各自的优点,完成了排气系统模型的模态分析,得到了排气系统的前若干阶固有频率及其振型,为提高排气系统的工作可靠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排气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SYS的高速车门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有限元法,对高速车门变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车门有限元分析模型,经过计算分析,获得了车门受载后的变形分布情况,为车门结构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基于AMESim的履带式车辆液压供油系统管网一维仿真模型和基于CFD的三维仿真模型。通过对具体元件和整个管网的对比分析,表明一维仿真模型与三维仿真模型的误差不超过10%,可以作为供油系统初设计的依据,以缩短仿真分析时间。三维仿真分析模型更准确,且能揭示内部流场分布,可作为终设计的特性分析。这种结合一维分析和三维分析的复合维度建模分析方法为履带式车辆液压供油系统的高效设计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商用车排气系统防锈工艺的现状和基本要求,重点分析了排气系统涂覆材料现状及研究方向、工艺应用、零部件结构对商用车排气系统防锈质量的影响,通过商用车排气系统目前工艺、材料的分析,给同行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汽车电脑诊断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电脑诊断的首要目的是快速准确地发现汽车控制部件的故障,其次是控制汽车排气,安全驾驶以及汽车生产线组装的质量检查,随着全球性的环保要求日益高涨,汽车废报的转换除污处理更依赖电脑。同时,汽车安全舒适性的提高,也要由汽车电脑的动态回馈,实时地显示在汽车仪表盘上,就目前的汽车电脑诊断技术作一初步的系统介绍,并将其发展也作一个展望。  相似文献   

18.
SX360型自卸车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动静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建立了以板单元为基本单元的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L GOR FEAS对其进行了静态、自由振动和随机振动分析 ;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 ,实验数据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 ;找出了该车架裂纹过早出现的原因 ;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与车架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车架异常断裂情况相吻合 ;给出了对该种车架结构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半挂牵引车车架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以板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半挂牵引车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车架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了该车架在自由状态下的模态参数,并分析了其振动特性和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方法是可行的,可为车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半挂牵引车车架模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以板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半挂牵引车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车架进行了模态分析。计算了该车架在自由状态下的模态参数,并分析了其振动特性和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方法是可行的,可为车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