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盘管式外融冰槽融冰过程试验研究(I)——取冷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在搭建的50RTH(1RTH=3517W·h)盘管式外融冰实验台上研究了外融冰取冷的动态过程,全面考察了取冷进出口模式、取冷流量、入口温度、初始蓄冰量、搭接等因素对冰槽取冷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取冷进出口模式严重影响冰槽取冷特性:不同进出口模式下取冷出口水温的变化过程有很大差异;在取冷的前4/5时间,下进模式取冷的出口温度比上进模式低2 5℃;2)取冷流量对于出口水温的影响小于1℃;3)恒定流量条件下,入口温度的变化会较大程度影响到取冷速率的变化,而对出口水温的影响小于0 5℃;4)初始蓄冰量对于取冷特性影响很小;5)冰柱搭接急剧提高取冷出口温度。 相似文献
2.
3.
蓄冰槽盘管不完全冻结式内融冰与外融冰的取冷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有效地利用冰蓄冷的低温冷源,实验比较了不完全冻结式内融冰取冷特性与无扰动外融冰及鼓气作用下外融冰的取冷特性。结果表明,鼓气作用下的外融冰具有最佳的融冰释冷特性,出水温度低,取冷速率稳定,蓄冰槽的能量利用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内融式冰盘管融冰放冷过程的动态特性,建立了相应的数理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一放冷过程的性能变化,该模型可为冰盘管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冰盘管蓄冰过程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直接蒸发过程冰盘管的动态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冰盘管的结冰半径、热流密度以及蓄冷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该模型能较好的反映冰盘管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通过现场冷态试验的方式,对应用于600MW超临界锅炉的LNASB旋流燃烧器的特性进行研究,为锅炉防结焦以及低NOX稳定运行找到最佳配风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分析了直接蓄冰系统的动态特性,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得出了蓄冰半径及蓄冷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该模型可为直接蓄冰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三甘醇(TEG)再生系统中再生塔冷凝器的冷凝效率,本文利用CFD软件Fluent对盘管式冷凝器内的流动、传热和相变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比较不同盘管间距、不同盘管与壳体距离时冷凝器侧面出口的三甘醇(TEG)质量分数,发现随着盘管间距增大存在出口三甘醇流量极小值,适当增大盘管间距可以提高冷凝效果。此外,随着冷凝盘管与筒内壁间距增大,冷凝器出口处的三甘醇质量流量有上升趋势,盘管外壁与筒体内壁的间距在一合理范围可以降低三甘醇的单位消耗量。分流柱虽然增加了流动压降,但是增加了气体流程,增强了换热效果,提高了冷凝器的冷凝效率。 相似文献
17.
火花点燃式甲醇汽油发动机冷起动过程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欧Ⅲ及以上排放法规的实施,对发动机冷起动过程排放的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一台3缸进气道喷射汽油机上开展了甲醇-汽油对冷机起动及其后怠速暖机过程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缸内压力数据分析表明在汽油中加入甲醇,可以明显改善冷起动过程缸内燃烧。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发动机起动后的50个循环火焰发展角和快速燃烧角都明显缩短,平均指示压力升高。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准瞬态排放采样系统,测量了冷起动和暖机过程的HC和CO排放。环境温度5℃下测量结果表明,HC和CO排放随着甲醇添加比例增加明显降低,发动机燃用M30时,HC降低了40%,CO降低了70%,排气温度在起动200s时也比原汽油机升高了140℃。 相似文献
18.
对前拱高度与炉排长度之比为0.333、后拱高度与炉排长度之比为0.12和前拱倾角为45°的层燃垃圾焚烧炉进行了8种工况的冷态试验分析,实验得出:较合适的前后拱动量流率比在1∶2.1~1∶5.4范围内;在垃圾层表面以上空间,湍动度沿炉排长度方向分布的总趋势呈炉前、炉后的湍动度值小,在3.5%~6%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19.
使用瞬态NO气体分析仪,结合其它发动机参数,研究缸内燃烧过程.试验结果表明NO排放可以成为判断缸内燃烧的新依据.冷起动过程中瞬态NO排放主要集中在初始的几个循环中,而发动机转速稳定后,后续循环瞬态NO排放逐渐降低.冷起动过程中,混合气浓度保持不变时,瞬态NO排放随点火角度的提前而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