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根据松花湖沉积物平均沉积速率,将松花湖沉积柱镉(Cd)和汞(Hg)元素质量分数实测数据进行线性插值,得到松花湖沉积物Cd和Hg质量分数变化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方法,采用1943-2006年时段数据,建立松花湖沉积物Cd和Hg质量分数演化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检验均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松花湖沉积物Cd和Hg质量分数中长期预测.由预测结果可知,松花湖沉积物Cd和Hg质量分数有逐年缓慢递增趋势,虽然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Cd或Hg污染;但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措施,控制Cd和Hg的污染源,松花湖沉积物将有Cd、Hg污染不断加剧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北山公园湖泊春季水质及富营养化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山湖属于小型景观水体具有自净能力差、容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特点.于2015年4月(枯水期)对北山湖水体进行了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理化因子测定;分析北山湖水质现状.结果表明:春季北山湖的水体中度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等级达到Ⅳ级.  相似文献   

3.
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富营养化发生的机理,从氮、磷营养盐水平,铁、硅含量,光照强度,温度,水体动力学(水体流态,风力)和水体更新周期等方面对水体富营养化成因进行分析.目的是为更好地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控制水体污染,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竹丝生物膜反应器修复景观水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竹丝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污染景观水体,研究了反应器对原水浊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以及生物相的变化情况等.试验结果表明:竹丝生物膜反应器对景观水体中的浊度、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为19.99%~100%、15.9%~59%和10.60%~74.34%.同时系统内出现了丰富的生物相如钟虫(Vorticella)、草履虫(Paramoecium)、轮虫(Rotifer)、喇叭虫(Stentor)、豆形虫(Colpidium)等,且活性良好,说明竹丝生物膜反应器很适合低污染景观水体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浑浊水体是水色遥感的重要研究对象,其光谱特征由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无机悬浮物和可溶性有机物3个组分控制,利用光谱识别浑浊水体的组分信息对于光谱解混和组分的定量反演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2010—2016多年太湖水体野外测量的数据,以水体光谱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和相关矩阵为输入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比特征值分解(EVD)、奇异值分解(SVD)、非线性迭代偏最小二乘法(NIPALS)3种求解方法以及白化后处理对水体组分的识别作用. 结果表明,基于相关矩阵的SVD方法对浑浊水体组分的识别效果优于其他算法,获得的前3个主成分载荷累计贡献率为98.8%,依次代表了水、叶绿素a组分和悬浮泥沙组分信息; 白化后处理没有明显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适用于青萍修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青萍适合应用于何种富营养化程度地表水体的修复,研究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磷对青萍生长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设计0.01、0.2、0.5、5、50 mg/L 5个磷质量浓度进行研究.测定叶状体数目相对增长率、根长、叶绿素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几种酶,包括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将宏观的生长指标和细胞水平的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合,研究青萍适合于何种磷质量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中.结果表明,青萍可以生长的磷质量浓度范围很广.在所设计的5种磷质量浓度下,青萍均可生长,但青萍适合生长于磷质量浓度在0.2-5 mg/L(尤其是0.5 mg/L左右)的水体环境中.该植物适合应用于富营养化水平较高的水体环境中,适合于中国大多数湖泊等地表水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中.  相似文献   

7.
江西某校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某校区的水体(丰收水库、龙腾湖)为受纳水体,对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及丰收水库和龙腾湖水体进行采样,水质分析项目分别为pH、BODs(五日生化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SS(悬浮物)、TN(总氮)、TP(总磷).以COD、SS作为主要的水质分析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路面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径流污染对校园水库、湖泊水质的影响,从而为路面径流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落马湖进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总磷、叶绿素(Chl.a)等理化因子的测定分析及水体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落马湖各区域水体污染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污染状况达到Ⅴ类水质,湖泊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周边环境,提出落马湖水体污染控制措施及治理对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20年(1992—2012年)的ECCO2模式模拟数据,主要研究了东印度洋(EIO)水体输运的季节变化.在EIO选取3个断面,分别为赤道、80°E和6°N.研究结果表明,跨赤道和80°E的季节输运主体部分大致相补偿.跨赤道的大部分水体输运局限在上层100 m,80°E的水体输运具有复杂结构,与显著的季风流、Wyrtki Jets(WJs)、赤道潜流(EUC)等有关.6°N上层水体净输运较小,但存在较强的边界流和相对较弱的内区流.纬向流的显著变化发生在80°E.在季风盛行季节,由于WJs减弱,赤道附近的水体输运以西向的梯度流为主,上层100 m的其余区域则主要受季风流控制.同样,由于EUC减弱,西向的梯度流与次表层东向的EUC之间也存在转换.在季风转换季节,季风流减弱,WJs与EUC分别在上层100 m和次表层占主导地位.此外,本研究还讨论了与季风流、WJs和EUC相关的盐水和暖水交换,有助于了解研究区域内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和垂直结构.  相似文献   

10.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设计方法及净化效果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阐述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设计理论基础及方法,分析其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测试该系统对受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中试系统表明对受污染地面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总悬浮固体(TSS)的去除率分别为66.1%,76.7%和72.4%.结合实际介绍了一个应用本系统处理受污染地表水的实例,实际工程对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82.6%和85.8%.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投资低、运行费用省、维护简单、出水水质好,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对水体水质改善和水生态系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松花江水域冬夏季对哈尔滨市及周边区域的影响,给城市河流规划与合理利用提供正确的理论支持,采用地面数据采集与遥感数据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对2004年1月25日和6月1日的热红外遥感影像图进行分析,以流经哈尔滨市的松花江段为研究对象,根据冬夏季温度、相对湿度分布,确定松花江城市河道对周边区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市区温度较郊区温度低,水域两侧地表温度呈递增分布,且变化趋势北岸比南岸明显,湿度市区较郊区高,市区以松花江及毗邻地区为湿度分布中心,且北岸比南岸影响半径大.在冬季,市区温度比郊区温度高约4℃,水域两侧温度分布差异明显,冰封水体表面温度与南岸温度接近,比北岸温度高约2℃,湿度分布符合城市干岛效应,市区湿度比郊区低约1%.该成果为后期地面定点观测和移动测量奠定了数据基础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硅酸钠、无水氯化钙、硫酸铝、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原料,在最佳条件出制备出聚硅酸铝钙-纤维素复合型絮凝剂(PSiAlCa-CMC),然后用其来处理模拟的松花江水样。将此絮凝剂投加到模拟松花江水样中,探究应用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量为2.0 ml/L、絮凝时间为20 min、搅拌速度为100~140 rpm、水样温度为15℃~20℃、pH为5~6时,制备的PSiAlCa-CMC复合型絮凝剂对模拟松花江水样的絮凝效果良好,色度均到达98%以上,浊度均达到92%以上,结果表明,我们得到的絮凝剂成功絮凝水中杂质,色度、浊度去除率显著,适用于松花江水的絮凝处理。  相似文献   

13.
吉林市饮用水水源松花江段污染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吉林市饮用水水源松花江段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饮用水源松花江段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水源松花江段水源已受到轻度污染,属Ⅲ类水.饮用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和粪大肠菌群.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水源安全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锰、四硼酸钠为原料制备了含硼聚硅酸铝锰絮凝剂,并应用于松花江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n(Al):n(Mn)=8:2、n(B):n(Si)=0.15、n(Al):n(Si)=0.8、水浴恒温加热温度为40℃、在pH为2.5的条件下,制备的含硼聚硅酸铝锰絮凝剂对松花江江水的絮凝效果最好,色度去除率可达到96.23%以上,浊度的除率可以达到95.81%以上。  相似文献   

15.
针对松花江干流水域的现状和特点,通过水资源供需调查、质量评价、功能分析,提出了松花江干流水域的水功能一级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16.
数据挖掘技术在松花江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实现松花江水质预测,对水质的科学管理起到指导作用,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ANN,ArtificalNeuralNetworts),利用松花江四方台监测站某连续3年水质数据,建立水质预测模型,实现对松花江主要污染指标CODmn的预测.为保证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将数据按月分期,应用聚类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环境容量成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瓶颈。目前,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是吉林市松花江干流的主要污染物。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型,并利用段首控制法对吉林市松花江干流的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吉林市松花江干流COD和氨氮水环境容量分别为494513.5t/a和24725.7t/a,现状排放量分别为265071.9t/a和7347.2t/a,剩余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29441.6t/a和17378.4t/a。目前吉林市松花江干流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均有较大的剩余,为吉林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8.
松花江流域吉林江段微污染水监测及水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1—2007年5年内5个监测断面水质监测,松花江流域吉林江段水为微污染水.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石油类.对主要污染因子的数据统计分析,找出水质变化规律,根据松花江水环境特征,提出污染控制方案,为松花江流域微污染水治理与水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松花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反映松花江中下游的河道特性,确定出造床流量.收集整理了松花江中下游江桥至富锦8个水文站33 a的流量、输沙率、实测大断面等项水文资料,采用平滩流量法、宽深比法、马卡维耶夫法进行造床流量的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平滩流量法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适于用来确定松花江中下游的造床流量.马卡维耶夫法难以保证计算精度,宽深比法不具有普适性,但该方法帮助验证了平滩流量法的计算结果.松花江中下游造床流量所对应的洪水频率46%左右,属于半湿润地区.研究结果为制定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松花江吉林江段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特征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实地调查和采样,对松花江吉林江段20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3项重金属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当前松花江吉林江段的地表水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