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开采矿山生产机制砂必然走绿色发展之路。本文着重阐述了常见的机制砂生产工艺特点,对比了机制砂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的优劣势和异同点,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工艺应用情况。机制砂生产工艺选择不当会较大影响机制砂质量、产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果等,因此,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制砂工艺。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讨论大掺量粉煤灰砖的特点、设备选型、生产工艺及工程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机制砂替代天然砂战略,根据我国建设用砂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砂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参考GB/T14684标准.设计了高品质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并建立了质量控制模型.依据设计方案,高品质机制砂小样试制后的混凝土性能达到甚至部分超过天然砂混凝土性能,可以完全替代天然砂用作混凝土骨料.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湖南临澧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的精品机制砂干法生产工艺,以及进行了临澧南方精品机制砂与精品河砂、普通河砂的配合比试验对比。试验表明,在胶凝材料掺量一致的情况下,使用精品机制砂的C30混凝土28d强度达到38.3MPa,高于精品河砂和普通河砂。  相似文献   

6.
浅析新型建筑材料机制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明 《四川建筑》2011,(6):202-204
随着天然河砂的枯竭及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天然砂的使用大受制约。机制砂取代天然砂作为建设用砂已成为必然趋势,并成为倡导绿色环保的一个重要方面。故从机制砂的特点到代替天然砂配制混凝土的可行性,以及机制砂的生产和应用情况做了简要的阐述,以便这种新型建筑材料在工程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多家知名大型变压器生产企业工厂新建、改建、扩建等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以大型变压器生产厂房为例,介绍大型变压器工厂工艺设计的关键点。主要包括工艺设计的优化、工艺平面布置及工艺设备选型的特点,这对大型变压器工厂工艺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而砂石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但砂石的产区分布不均,及开采砂石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导致部分地区建筑用砂不得不转向机制砂。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机制砂的概念、特点、种类及应用,其次阐述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应用注意事项,最后以实例说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随着天然砂的短缺,机制砂替代天然砂成为了必然。机制砂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趋于成熟,机制砂的技术要求满足标准要求,同时机制砂研究及实践进展表明,机制砂已经满足实际应用。最后对机制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论述了通过掺加矿物掺合料、高效减水剂的技术途径,利用机制砂作为混凝土的细集料,在实验室配制出了大流动性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系统的研究了尾矿人工砂的技术路线、配合比、机械性能和高强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试验。检验了坍落度、流动性、综合强度和氯离子扩散作用。在试验基础上,讨论了相关的机械设备。结果表明,尾矿以及尾矿人工砂可以用于拌合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设备选型与运行管理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介绍了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及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4.
搅拌设备用称重传感器选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占荣  张翔生 《工程机械》2005,36(11):38-41
介绍混凝土搅拌设备对称重系统的基本要求和称重传感器的作业条件,分析了常用的搅拌设备用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指出在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建议根据搅拌设备的类型和规模,选用相应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15.
以受火温度、石粉含量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210个100 mm×100 mm×100 mm的机制砂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对其进行高温后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获取了试件的质量损失率以及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建立了机制砂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劣化模型,同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揭示了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劣化的微观机理。基于最高受火温度和质量损失率,分别提出了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评估计算式。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机制砂混凝土试件的表面颜色从灰色变成红褐色,最后呈白色,高温作用使试件表面出现了温度裂缝及剥落现象; 试件的质量损失率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显著减小; 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石粉含量(质量分数)为10%时,混凝土强度达到最大值; 基于试验结果建立的高温后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劣化模型拟合度较好; 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粉能促进体系中钙钒石和氢氧化钙等水化产物数量,当经受700 ℃高温后,水泥水化物脱水分解使混凝土内部裂缝和孔隙增多。  相似文献   

16.
对几种采用不同工艺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进行了分析,结合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同时对设计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JGJ/T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制定的全国统一测强曲线在沪蓉西高速公路机制砂混凝土应用中误差偏大的问题,研究了中低标号机制砂混凝土(C20、C25、C30)和高标号机制砂混凝土(C40、C50)回弹值与实测抗压强度关系曲线,建立了沪蓉西高速公路机制砂混凝土测强曲线,并与全国统一测强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低标号机制砂混凝土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δ和相对标准差er分别为±2.3%和2.9%,相关系数为R2=0.968 5;高标号混凝土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δ和相对标准差er分别为±1.8%和2.3%,相关系数为R2=0.9461;实际应用中较全国统一测强曲线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机制砂混凝土在单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分别以广西地区石灰岩、卵石、玄武岩3种岩性机制砂为细骨料,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24个150 mm×150 mm×300 mm标准棱柱体混凝土试件和24个150 mm×150 mm×150 mm标准立方体混凝土试件,以河砂混凝土为对比试件,进行了单轴抗压试验,获得了试件在单轴受压下的抗压强度和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通过拟合得到了适用于机制砂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本构方程。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不同岩性的机制砂混凝土破坏形态大致相同; 机制砂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与河砂混凝土相似,在曲线的上升段,机制砂混凝土与河砂混凝土基本重合,但在下降段,机制砂混凝土脆性较大,曲线比较陡峭; 基于Sargin模型拟合得到的机制砂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与试验全曲线吻合较好; 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不同岩性细骨料的物理特性有关,随着细度模数的增大或石粉含量的增多,机制砂混凝土试件峰值应力与峰值应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当水灰比在0.3~0.4之间时,建议机制砂混凝土换算系数取为0.77; 卵石机制砂混凝土弹性模量均高于石灰岩和玄武岩机制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Self-consolidating concrete (SCC) with manufactured sand (MSCC) is crucial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ssociated property. The properties of MSCC with different microlimestone powder (MLS) replacements of retreated manufactured sand (TMsand)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high-performance SCC, made using TMsand (TMSCC), achieved high workability,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by optimizing MLS content and adding fly ash and silica fume. In particular, the TMSCC with 12% MLS content exhibits the best workability, and the TMSCC with 4% MLS content has the highest strength in the late age, which is even better than that of SCC made with the river sand (Rsand). Though MLS content slightly affects the hydration reaction of cement and mainly plays a role in the nucleation process in concrete structures compared to silica fume and fly ash, increasing MLS content can evidentl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arly age hydration progress. TMsand with MLS content ranging from 8% to 12% may be a suitable alternative for the Rsand used in the SCC as fine aggregate. The obtained results can be used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SCC made with manufactured sand and mineral admixtures for concrete-based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