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铝合金表面电沉积Ni-SiC复合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铝合金表面的电镀特点,采用化学侵锌、预镀镍等预处理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得到了表面光洁平整,内部质量优良,与铝合金基体结合紧密的Ni-SiC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SiC浓度、电流密度、搅拌速度、镀液pH值和镀液温度等电镀参数对复合镀层厚度、镀层中的SiC体积分数及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镀工艺条件的改变影响Ni-SiC复合镀层的共沉积速度与SiC粒子在镀层中的体积分数。当镀液SiC浓度为120g/L时,镀层中的SiC体积分数为8.5%,硬度为504.6HV,较纯铝(82.5HV)提高5倍,较纯镍(242.5.HV)提高l倍。  相似文献   

2.
Ni-P-SiC复合镀工艺及镀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Ni-P-SiC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第2相粒子浓度对Ni-P-SiC复合镀层镀速及显微硬度的影响,对比了纯NiP镀层和复合镀层膜基系统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在SiC浓度为8g/L时,得到最大的镀速和硬度值,并且此时的膜基系统结合力要优于纯NiP镀层的膜基结合力。  相似文献   

3.
Ni-P-纳米SiC化学复合镀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了Ni-P-纳米SiC复合镀层,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Ni-P-纳米SiC复合镀的工艺中颗粒含量、超声时间、搅拌转速对镀速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颗粒含量和转速的增加镀速先上升后下降;随着颗粒含量和超声时间的增加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最佳工艺参数为SiC含量2 g·L-1,超声时间30 min,搅拌转速200 r·Min-1,在此条件下复合镀层显微硬度为714.81 HV,镀速为10.2 mg/(cm2·h).  相似文献   

4.
Ni-P/n-MoS2复合镀层制备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MoS2颗粒为分散相,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制备出Ni-P/n-MoS2复合镀层,并研究纳米MoS2颗粒在镀液中的添加量对镀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纳米MoS2复合量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镀液中纳米二硫化钼的加入量为2.0 s/L时,得到的复合镀层中二硫化钼的分散效果最好,纳米MoS2复合量最大值为3.18%(质量分数),硬度最大值为HV653;磨损试验后,磨痕表面的二硫化钼质量分数最高可达7.8%,表明复合在镀层中的纳米二硫化钼在摩擦过程中被缓慢释放到表面,因而复合镀层表现出优异的自润滑和减磨性能.  相似文献   

5.
用电沉积方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纯镍镀层和纳米SiC/Ni复合镀层,考察了电镀时间、SiC质量浓度、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对复合镀层中纳米SiC含量的影响,表征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SiC纳米颗粒的尺寸;最后研究了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复合镀层中纳米SiC的含量随着电镀时间延长、电流密度增大、镀液温度升高以及SiC质量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且最佳工艺参数为电镀时间30min,SiC质量浓度20g·L-1,电流密度2A·dm-2,镀液温度60℃,镀液pH4.5,搅拌速度300r·min-1;与纯镍镀层相比,纳米SiC/Ni复合镀层的晶粒更细小,组织更致密,具有更好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因数降低了7%以上,磨损率降低了50%。  相似文献   

6.
超声电沉积制备纳米金属陶瓷复合镀层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超声电沉积复合作用,研究在金属表面获得纳米金属陶瓷复合镀层的基本工艺。通过试验研究了超声波对镀层中纳米陶瓷粒子的含量、分布以及基质金属晶粒的影响,一定条件下镀液中纳米粒子含量与镀层中纳米粒子含量的对应关系。通过超声和电沉积两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常用金属表面获得由尺寸50nm以下的镍晶和纳米SiC粒子构成的纳米级金属陶瓷复合镀县。  相似文献   

7.
采用氯化物低温镀铁工艺,选择纳米ZrO2作为第二相粒子,以不对称交流一直流电源电镀法制备了铁-纳米ZrO2复合镀层;研究了工艺参数对镀层组织结构和镀层硬度、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可获得内应力小、致密的复合镀层,镀层为α-Fe体心立方结构;当镀液中ZrO2纳米粒子含量为30 g/L,pH值为1,搅拌转速为300 r/min,阴极电流密度为20 A/dm2,施镀温度为30~40℃时,ZrO2粒子在镀层中弥散分布,镀层的平均硬度值达到800 HV.镀铁层中复合适量的ZrO2纳米粒子,能有效地降低粘着磨损,提高镀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8.
化学镀Ni-P合金复合SiC镀层的磨损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化学镀方法,在Ni-P合金镀液中复合SiC微粒,形成Ni-P-SiC复合镀层,研究了复合镀层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SiC微粒的复合,不改变Ni-P合金基质的组织结构,但影响其表面特性,提高硬度,显著地增加耐磨性,且随着热处理温度、时间的改变而变化,复合镀层经过400℃×1h处理后硬度达到最高,磨耗量最少,磨损程度轻微.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沉积法(CECD),在不锈钢上制备Ni TiC复合镀层。主要研究了TiC粒子的浓度、阴极电流密度、pH值等 对复合镀层中粒子含量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Ni TiC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Ni TiC复合 镀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TiC粒子的浓度6g/L,电流密度4A/dm2,pH=4,镀液温度30℃。  相似文献   

10.
复合电沉积制备纳米钡铁氧体/钴镍合金磁性镀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钡铁氧体(BaFe_(12)O_(19))/钴镍合金磁性镀层,研究了纳米钡铁氧铁颗粒对镀层表面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和镀液中BaFe_(12)O_(19)颗粒含量、电流密度、镀液温度、施镀时间等电沉积工艺参数对复合镀层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纳米钡铁氧体颗粒通过优化电沉积工艺可以制备出磁性复合镀层,可明显提高镀层的最大磁能积和矫顽力;以上四种工艺参数对镀层的最大磁能积和矫顽力有明显影响,但影响规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运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制备出添加纳米MoS2的镍-磷复合镀层.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镀液中分散剂种类、MoS2添加数量以及镀前试样表面粗糙度对复合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以很好地在镀液中分散纳米MoS2,镀液中添加纳米MoS2颗粒的最佳值是2.0 g/L;镀前试样表面粗糙度值过低不利于提高复合镀层中纳米MoS2的复合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高碳钢表面Ni-P/纳米Ti(C,N)化学复合镀工艺以及热处理对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镀工艺中各因素对镀速影响的显著性顺序是pH值>镍磷比>施镀温度>纳米Ti(C,N)加入量;较好的施镀工艺为硫酸镍为25g/L、次亚磷酸钠为29.9g/L、乳酸为34g/L、乙酸钠为4g/L、PbCl2为0.001g/L、Ti(C,N)为6g/L、pH值为4、施镀温度为80℃;复合镀层较佳的热处理工艺为400℃保温45min,空冷。在最佳工艺下,得到的Ni-P/纳米Ti(C,N)复合镀层的硬度为975.2HV,是高碳钢基体硬度的3.8倍,且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强。  相似文献   

13.
将La2O3纳米颗粒添加到氨基磺酸镍镀液中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Ni-La2O3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复合镀层中La2O3含量的影响,分析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佳工艺为电流密度2A/dm^2、镀液温度50℃、搅拌速度800r/min、镀液中La2O3含量30g/L;与纯镍镀层相比,复合镀层表面平整光滑、组织致密均匀;其显微硬度也高于纯镍镀层,并随着复合镀层中La2O3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4.
Ni-P/SiC、Ni-P/WC纳米复合电刷镀镀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Ni-P/SiC、Ni-P/WC纳米复合镀层;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等分析了复合刷镀层表面形貌、微观组织结构、成分分布,并进行了硬度和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镍磷镀层相比较,纳米颗粒的加入使复合镀层中的组织结构更加致密,显微硬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耐磨性增强,其中Ni-P/WC镀层的性能优于Ni-P/SiC镀层.  相似文献   

15.
塑料模具(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45钢的(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工艺。分析了镀液中固体微粒含量、镀液pH值、镀液温度等对化学复合镀的影响,讨论了镀后热处理对镀层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施镀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试验证明(Ni-P)-SiC-PTFE化学复合镀层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及自润滑性,可用于高性能塑料模具的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16.
用化学复合镀方法制备含碳纳米管(CNTs)和纳米稀土氧化物Ni-Ti纳米复合镀层,研究纳米粒子含量对纳米复合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纳米镀层进行分析,并测定纳米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利用AES能谱分析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纳米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增加,摩擦因数降低,耐磨性能提高;质量分数为1.5%的纳米复合镀层的摩擦因数最低,并显示优良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蚀性,采用电镀的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了Ni-ZrB_2粒子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表面活性剂和ZrB_2粒子添加量对镀层中ZrB_2粒子体积含量的影响,以及镀层中ZrB_2粒子体积含量对复合镀层组织、残余应力、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适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可以促进ZrB_2粒子在镀层中的共沉积,但复合镀层中ZrB_2粒子的体积含量存在一个上限值;ZrB_2粒子的加入可以改变镀层镍基体晶粒的择优生长取向,并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腐蚀性,但会使复合镀层中残余拉应力增大。  相似文献   

18.
超细SiC对Ni-P化学合金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化学镀Ni-P合金溶液中添加不同粒径的超细SiC粒子进行化学镀,制备了三种Ni-P-SiC化学复合镀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对镀层的形貌和组织结构及其转变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学复合镀层镀态下为非晶态结构,在一定温度热处理后晶化产生Ni3P和镍晶体,晶化温度几乎不受SiC粒子影响;在较高温度下镍与SiC发生反应生成Ni-Si化合物,SiC粒径越小,与镍发生反应的起始温度越低;400℃热处理复合镀层的最终产物中除了镍和Ni3P以外还有Ni3Si和游离碳。  相似文献   

19.
华林  金亚旭 《润滑与密封》2007,32(10):93-96
在钢试片上成功沉积了钛酸钾晶须增强镍磷基化学复合镀层。在经典复合电沉积机制基础上,考虑到粒子在镀件表面的吸附强度分布,将粒子的吸附分为弱吸附和强吸附,建立了相应的化学复合沉积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在钛酸钾晶须与镍磷合金的复合共沉积体系中,镀液pH值为3.5~5.5范围内得到了验证。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结果研究了pH值、镀液中粒子浓度对粒子共析量、有效吸附概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镀液pH值的增加,沉积层的粒子体积分数先增加,后减小,在pH值为4.5~5.5之间出现极大值。随着镀液中粒子悬浮量的增加,镀层中粒子的共析量相应增加。粒子在镀件表面的有效吸附概率和平均吸附强度与pH值呈线性关系,斜率为正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了Ni-B4C复合电镀工艺,在充分分析各不同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下,得出了其最佳镀液组成和工艺参数。研究了镀液中B4C含量对Ni-B4C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高温抗氧化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4C颗粒加入量的增加,镀层的显微硬度明显增加,由于B4C微粒加入到电镀Ni复合镀层中可显著地提高基体的抗氧化性,还可降低镀层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