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信世界》2006,(19A):14-15
中国移动于5月17日和加拿大RIM公司联合宣布,在中国推出黑莓(Blackberry)移动电子邮件服务。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还宣布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手机邮箱”服务,该业务和黑莓服务相似,属于加密邮件推送业务。据了解,中移动的“手机邮箱”和黑莓服务都主要面对集团客户市场,主打中高端商务人士。此前,中国联通抢先推出了红莓手机邮箱服务。 我国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都在积极抢夺移动邮件这块“草莓”市场,但“草莓”真的熟了吗?本期“光华评论”将围绕此话题展开比较深入的探讨。[编按]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7日,“黑莓”(BlackBerry)无线解决方案的制造商RIM公司(Research In Motion)和神州数码联合宣布双方合作协议,神州数码将在中国分销“黑莓”智能手机。第二天,RIM公司在北京又与中国移动发布联合公告,计划在国内面向中小企业和专业消费客户推出新黑莓手机和黑莓互联网服务,双方还计划推出支持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及其演进标准TD—LTE的黑莓手机。  相似文献   

3.
背景资料:中国移动于5月17日和加拿大RIM公司联合宣布,在中国推出黑莓(Blackberry)移动电子邮件服务。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还宣布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手机邮箱”服务,该业务和黑莓服务相似,属于加密邮件推送业务。据了解,中移动的“手机邮箱”和黑莓服务都主要面对集团客户市场,主打中高端商务人士。此前,中国联通抢先推出了红莓手机邮箱服务。我国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都在积极抢夺移动邮件这块“草莓”市场,但“草莓”真的熟了吗?本期“光华评论”将围绕此话题展开比较深入的探讨。刘启诚:欢迎三位资深分析师光临本期“光华评论”。本期我们…  相似文献   

4.
关丽丹  程先锋 《世界电信》2006,19(10):67-70
Push—Mail之先导——黑莓的由来 “黑莓”(Blackberry)是加拿大RIM公司在1997年开发的一个Push—Mail(无线邮件推送)系统,因为接收电子邮件的手机配备了标准英文键盘,小小黑色键盘挤在一起看起来像是草莓表面一粒粒的籽儿,故得名“黑莓”(如图1)。RIM的核心优势是推电子邮件技术,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下,黑莓用户可以像在企业局域网中一样自动收到电子邮件。  相似文献   

5.
日前,中国移动黑龙江公司第一笔Black Berry(黑莓)业务在哈尔滨人和集团开通,一期业务开通人数25人。Black Berry(黑莓)是一种风靡欧美的便携式电子邮件收发设备。它由加拿大RIM公司研发并推出,通过采用Push(推)的邮件服务模式。能够让用户在邮件到达的第一时间里及时收取、阅读。自1998年问世至今,黑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目前其全球用户数量已达500万之巨。  相似文献   

6.
日前,中国移动黑龙江公司第一笔Black Berry(黑莓)业务在哈尔滨人和集团开通,一期业务开通人数25人。Black Berry(黑莓)是一种风靡欧美的便携式电子邮件收发设备。它由加拿大RIM公司研发并推出,通过采用Push(推)的邮件服务模式。能够让用户在邮件到达的第一时间里及时收取、阅读。自1998年问世至今,黑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目前其全球用户数量已达500万之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项移动增值业务,在推向市场后,不但运营商自己无法提供终端.甚至在本国市场上都找不到一款正式上市的终端产品能够对其提供支持.这样的“壮举”恐怕除了中国移动,世界上再无第二家移动运营商能够有如此“胆识”。说是为了对抗中国联通的“红莓”也好,说是为了占据高端消费群体而进行的铺垫也罢,世界知名的RIM公司(ResearchInMotionLtd)和中国移动联手推出的“黑莓”业务在经历一年的尴尬之后.终于有望“扬眉吐气”:2007年8月底,第一批黑莓手机获准在中国手机市场上正式销售.型号为7290和8700g。这标志着经过8年的努力.RIM终于正式进军中国手机市场,而”黑莓”业务也将随着支持终端的上市,在中国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IT时代周刊》2006,(16):21
2006年8月13日消息,为了与联通争夺国内手机邮件市场份额,中国移动继联合RIB公司推出“黑莓”(Blackberry)移动电子邮件服务后,紧接着又推出自品牌“手机邮箱”业务。  相似文献   

9.
向坤 《通信世界》2011,(4):11-11
近日,黑莓制造商RIM已与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多地开通黑莓个人业务;也有消息称,中国联通定制手机黑莓9500将于今年一季度正式发售,价格将参考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  相似文献   

10.
5月18日,中国联通与RIM公司共同宣布,在国内正式推出WCDMA制式的黑莓手机。首批推出的两款终端,都配以黑莓终端定制合约计划,同时推出面向所有企业客户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综合新闻     
《通信世界》2011,(17):9-11
运营中国联通引入WCDMA版黑莓手机两种合约计划供用户选择本刊讯5月18日,中国联通与RIM公司共同宣布,在中国大陆正式推出WCDMA制式的黑莓手机。该款联通版黑莓手机搭载沃3G高速网络,将给中国用户带来更美好的移  相似文献   

12.
红与黑     
加拿大RIM公司最受欢迎的黑莓(Blackberry)软件用户已经突破500万。尽管黑莓设备上会增加许多诸如照相机和音乐播放器等功能,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集于一身,但是安全、无线的电子邮件服务功能仍将是黑莓的主要卖点, 因为在欧美,Push Mail是最受用户欢迎的业务之一。有意思的是,中国联通换标后推出的首项新业务竟是红莓(Redberry)手机邮箱业务。和黑莓技术一样,红莓是联通基于Push Mail技术推出的无线电子  相似文献   

13.
黑莓手机制造商RIM公司不会仅仅满足于企业市场的巨大成功,目前的RIM也希望在零售市场一展拳脚。RIM曾推出过一款粉红色的黑莓Pearl手机,这款candybar设计风格的移动电子邮件手机有着增强的多媒体娱乐功能,这为针对企业用户设计的黑莓手机增强了吸引力,很显然是在和苹果的iPhone较劲。  相似文献   

14.
继中国联通推出红草莓业务之后,中国移动也宣布正式引入RIM公司的黑莓业务,进入Push Mail市场.作为一种跨越互联网、通信网、企业内部网的电信增值服务,Push Mail由于其跨平台的特性,而显现出独特的创新魅力,随着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乐宁  李飞 《通信世界》2006,(28):17-18
在有线变无线及业务大融合已成必然趋势的背景下,于“9·11”事件中崭露头角的PushE-mail(黑莓)正在把它日益强健的羽翼悄然伸向亚洲。按照业界比较广泛的共识,盛行于北美的PushE-mail要想进一步扩大在全球的影响,亚洲将是其迈向终极目标的关键一步。而要在亚洲得到快速响应,拥有全球最多手机用户和世界第二互联网用户的中国显然最不容忽视。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作为全球主要的PushE-mail的推广者,加拿大RIM公司在亚洲亮相的第一站就选在了中国香港。时隔4年,2006年5月,RIM公司又迫不及待地对外界宣布将于2006年年中携手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推出“黑莓”业务。而在此之前,中国联通已联手国内企业率先推出了类似的“红草莓”业务。一黑一红的闪亮登场,无不昭示着PushE-mail强大的市场魅力。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面向集团客户推出了“手机邮箱”业务和“Black-Berry”业务。其中,“Black-Berry”业务是中国移动通信与加拿大RIM公司合作开展的业务。“手机邮箱”和“Black-Berry”均属加密邮件推送业务,电子邮件到达集团客户邮件服务器后,经移动网络设备连接,把邮件推送给手机客户,使手机客户能随时随地接收、回复、转发和撰写电子邮件。“手机邮箱”和“Black-Berry”业务具有高可靠性的安全加密措施,邮件信息在从邮件代理服务器到手机终端的传递过程中实行端到端加密,非常安全。据悉,Black-Berry业务商用初期,中国移动…  相似文献   

17.
《移动通信》2011,(10):7-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简称“广州移动”)和 Research In Motion (RIM) 公司在5月11日共同宣布,中国移动黑莓个人邮箱业务(BIS)在广州地区正式上线。该业务将满足广州地区个人用户的移动互联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优化移动工作和生活,尽享便捷、高效的无线体验。  相似文献   

18.
树子MM 《数字通信》2007,(14):102-106
我们说的BB,就是BlackBerry的简写,也就是传说中的“黑莓”手机。“黑莓”这一名字也有其来由,黑莓的东家,RIM的品牌战略顾问认为,由该公司提供的PushMail无线电子邮件服务使用的接收终端上,小小的标准英文黑色键盘挤在一起,看起来像 是草莓表面一粒粒的种子,  相似文献   

19.
RIM公司及其出品的黑莓手机,对《数字通信》的读者来说肯定不陌生。最近,黑莓手机有大批水货出现,价格十分便宜。5月17日,中国移动宣布,“黑莓”邮件服务试商用开始,许多水货商借此大肆推销黑莓手机。可是,事情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0.
翻盖黑莓     
《家庭电子》2008,(10):F0002-F0002
来自加拿大RIM公司的BlackBerry“黑莓”原本是一个面向企业用户的移动电子邮件收发系统,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文本输入的效率,其终端产品BlackBerry系列手机自问世以来就始终保持着大屏幕+QWERTY字母键盘的设计传统,密密麻麻的按键和肥大的直板机身俨然已经成了黑莓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