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阳子 《园林》2001,(12):44-45
温州盆景风格特色的形成,有其深厚的传统基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自宋以来,温州群众一直喜爱、讲究对松类盆景的欣赏和造型。从南宋王十朋《岩松记》对松树盆景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尹求问 《园林》2001,(8):38
杭州盆景在制作中除推敲通常的虚实、疏密、轻重、藏露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外,还特别注重把刚柔、荣枯、动静这三对矛盾作为重中之重来加以协调中和。杭州的盆景艺人在主观上希望能够避免极端,因为过犹不及,当时觉得是“时髦”的,回过头去看,也可能是一种弊端。杭州树木盆景从主干定势、到分枝布局、到结顶处理,都比较注重  相似文献   

3.
阳子 《园林》2002,(1):41
温州的杂木盆景,在乐清的雁荡山区和永嘉的括苍山区最为普及,人们就地取材,开发了杂木盆景.在市区杂木的爱好者终为少数.  相似文献   

4.
《园林》2000,(4)
创作扬派盆景,一在树本,二在剪扎技艺,树本与剪扎相得益彰。植物材料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冲积平原,属暖温带气候,是我国副热带到温带的渐变地带,四季分明,植物丰富。在历代经济繁荣、人文荟萃沉淀下,历代盆景艺人为适应社会需要,创(制)作盆景注重选择常绿、长寿、花果树种,有的秀色可餐,如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银杏以及雀梅、檵木、紫杉等;有的繁花似锦,如观花类的迎春、春梅、碧桃、金雀、六月雪、兰花等;还有的红果绿叶相映成趣,如观果类的金柑、香橼(代代柑)、柑橘、佛手、文  相似文献   

5.
《园林》2001,(6)
杭州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又是长江三角洲的南陲重镇,更是闻名于世的风景旅游文化名城。杭州的盆景事业素来发达,具有悠久历史。自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所留下的有关“盆玩”、“供石”之类的诗行足以证明早在中唐时期就已有雅石、盆玩之类的雅事在杭州民间与士大夫阶层流行。北宋末年,“花石纲”事件诱发浙西方腊起义,足见杭州及其周围地区奇峰怪石、盆栽盆玩等类资源之盛。南宋吴自牧所著《梦梁录》还具体描述杭州盆景生产盛况:“钱塘门外溜水桥,东西马塍诸园皆植怪松异桧,四时奇花。精巧窠几多为龙  相似文献   

6.
《园林》2000,(10)
通派盆景多采用“棕丝剪扎,细扎粗剪,以扎为主”的造型技法,工艺精湛,棕法细腻,颇具特色。立意通派盆景追求形神兼备,富有诗情画意,使自然美与艺术美紧密结合。其立意讲究“高、深、幽、远”,因材造型,即景抒情,使形与神、意与韵、境与情有机融合,达到意在棕先,趣在法外,纵横捭阖,收放自如的  相似文献   

7.
8.
《园林》2000,(3)
扬派盆景经历代盆景艺人锤炼,受高山峻岭苍松翠柏历经风涛“加工”,形成苍劲英姿的启示,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画理,创造应用11种棕法组合而成的扎片艺术手法,使不同部位寸长之枝能有“三弯”(简称一寸三弯或寸枝三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如同飘浮在蓝天中极薄的“云片”,形成“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这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园林》2000,(5)
剪扎时间树本造型(放坯)、扎片一般都在植物休眠期间进行(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以春季萌芽前为最佳时期。当植物停止生长或枝条木质化后即可进行复片(云片成型后,隔年重复扎片称复片)。剪扎顺序树本造型一般从基部到主干、再到顶片。扎片先顶片,后下片。每片则由主枝再到小枝到枝叶,使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树本造型为完整表述扬派盆景树本造型剪扎技艺,以黄杨(瓜子黄杨)为树本材料,以剪扎传统的游龙弯式造型为例,  相似文献   

10.
11.
12.
采用斧劈石制作山水盆景,是上海盆景爱好者在选材用料上的创新。在四年一届的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中,上海市盆景协会送展的大型斧劈石山水盆景曾两次获得一等奖。一般斧劈石加工的痕迹很明显,层次、皴法不明了流畅,表面纹理粗糙。因此,我从1985年起,采用工笔画的技法,把斧劈石的纹理改成弧形的披麻皴,再通过其它工艺,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3.
14.
景名:垅上苍松树种:五针松规格:树高120厘米×宽120厘米作者:夏国余此作主干下直上曲,并以一个大跌枝夸张其势,显得郁郁苍苍,很有气度。  相似文献   

15.
景名:伟岸如榕树种:沙朴规格:树高120×宽80(厘米)作者:杭州花圃此件于毛坯时,原是贴地面斜卧生长,上盆时作直立种植,删去居中一个粗枝和芜杂根须。树冠经累年修剪,已稍具形态。其根群如榕,颇具特色。(求问)  相似文献   

16.
《园林》2001,(6)
景名:雄魂树种:五针松规格:树高80×冠幅100(厘米) 作者:夏国余此件系老本改作。主干枯味基本自然形成,仅只凿去腐朽部分,并稍加纹理修饰,上部原先只删去繁枝密叶,略分层次,未作精细造型。后由作者进一步精细加工,作右抑左扬、左短右长之动态造型,四个片子彼此进退参差,遂显得形  相似文献   

17.
韦金笙 《园林》2000,(2):35
建国后,1959年冬至1961年春,扬州市园林部门先后派员赴江浙山区挖掘树桩制作盆景.1963年春批量收购民间遗存的扬派盆景.同年5门为发展扬派盆景,聘请泰州扬派盆景万氏五代传人万觐棠到瘦西湖公园主持盆景养护、剪扎工作,并带徒传艺.  相似文献   

18.
邵忠 《园林》1999,(2):45-46
苏州盆景以树桩为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崖隙、溪边的特定条件,使几十年乃至数百年的树桩成为枯干虬枝。它们苍老挺拔而古朴雄奇,有的甚至被人们视为残干朽木,但由人工培植盆盎之中,经过精心管理,能长得枝繁叶茂,葱翠欲滴。许多树桩或悬或垂,或俯或抑;有的本来就能自然成“景”,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配以古盆和几座,则古趣横生,从而形成了苏州  相似文献   

19.
施奠东 《园林》2001,(9):40-40
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盆景艺术源远流长,南宋吴自牧所著《梦粱录》记述了当时盆景生产的盛况:“钱塘门外溜水桥,东西马塍诸园皆植怪松异桧,四时奇花,精巧窠几多为龙蟠飞禽走兽之状”。明代浙东鄞县人屠隆在《考槃余事》一书中提到“盆景自古以天目松为最古雅”,并以宋之时期四位画松名家的表现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