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03年开工建设至2014年底建成正式通水运行,其中漳河北至北京、天津范围内渠道冬季输水运行时存在结冰的工况,水工钢闸门运行需要考虑防冰冻技术措施。文章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冬季输水运行时水工钢闸门需要防静冰压力、防冰冻、防冰冲击的几种常用方法,及需要在冬季运行的拦冰索、排冰闸、节制闸、退水闸等建筑物上采用的防冰冻技术、相关设备设施的布置原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种长距离、大地域的调水工程,需要经过北方地区,运行管理人员经历了4个冬季运行,不断对水工钢闸门等设备防冰冻技术的运用进行改进、完善,积累了防冰冻的经验,为今后国内采用渠道方式的引水工程冬季输水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水电站防冰工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电站防冰和防冰冻是指防止冰盖的静压力、流冰的冲击力作用在水工建筑物和水工金属结构物上;防止冰雪团、冰凌、冰珠和冰块堵塞水工孔口、闸门、拦污栅、压力钢管和引水渠道;防止闸门活动部分与埋固部分被冰冻结在一起,以及门槽埋件工作表面结冰等.防冰和防冰冻工程技术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多科性学科,分为破冰、排冰、化冰、输冰、导冰和蓄冰等6大类,包括人工破冰法、水力排冰法等20多种方法.引水式水电站冬季运行有蓄冰、冰盖和输冰等多种方式,应根据冰情、气象和工程布置等条件确定.利用水库或专门修建蓄冰库应首先考虑,其次可以选择输冰运行.对冬季水量丰沛的电站在渠首设置排冰闸能取得理想的排冰效果,在高寒地区可以采用冰盖运行,小流量水电站采用保温式渠道是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甘肃及西北属于寒冷地区,引水渠道普遍存在冰堵及冰塞等冰害问题,主要发生在引水渠道与各类控制闸以及动力渠道前池等"一线多点"处。防治冰害的措施在引水渠道"线"上,采取输冰或结冰盖运行;在各类控制闸及前池"多点"上,采用水力或机械排冰措施。另外,在渠首及引水渠道沿线,可利用适当地形修建塘坝或蓄冰库存蓄冰凌,防止发生冰堵及冰塞。同时,可对引水渠道结构自身采取相对应措施防冰及防冻,主要有基土补给水源回避、基土换填、隔温与保温以及结构抗冻等方法,实践证明,各项抗冰冻措施效果良好且有效。  相似文献   

4.
寒冷地区某长距离引水式电站防冰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工程为寒冷地区长距离明渠引水式电站,采取水库蓄冰增温、渠道防冰、前池排冰、金属结构防冰冻等防冰措施,为工程冬季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俊 《小水电》1995,(3):36-38
塘河水电站位于海拔3914m,冬季的冰害造成渠道决堤,无水发电。经过对溢流坝的加高,在引水渠上修建4个排冰闸,采用捞冰机以及用人工排冰等方法比较后,采用修建前池排冰闸,并在闸门槽设置4kW电热管。于1985年建成运行至今,电站冬季运行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刘刚  康少龙 《小水电》2020,(2):59-60
1概述1.1电站基本情况党河上游三级水电站(河道引水式电站)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海拔约2800~3000 m,冬季严寒,河道冰冻严重。水电站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暗渠、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厂房、尾水渠道、泄水陡坡、升压站等组成。每年冬季运行时间长,运行环境复杂。通过多年运行实践,摸索出一系列工作措施,可有效保证冬季运行安全。1.2冰情情况党河冬季水量小,来水流量一般在5~10 m^3/s。河道内冰凌严重,行凌始于头年10月,终于翌年3月。  相似文献   

7.
王晓强 《小水电》2009,(4):62-63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气候严寒,冰冻期长。河流水量多以高山融雪补给为主,河流洪枯比大,冬季河道水量小,冰凌严重,因此水利电工程设计中,防冰及冰冻工程措施是保证工程冬季安全运行的关键。结合吐木秀克水电站总体布置和引水渠首、引水渠道及压力前池各水力枢枢采取的防冰害工程措施,阐述新疆高寒地区引水式电站冰害发生的原因和防冰害设计。  相似文献   

8.
<正>李阳河渠道倒虹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内丘县城西约1.0km的李阳河西支、北支交汇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根据工程总体设计要求,总干渠在李阳河渠道倒虹吸上游设退水、排冰闸。其中,退水闸设计流量要求满足过渠道设计流量的50%,排冰闸满足冬季排冰需要。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为Ⅰ等工程,退水、排冰闸的引渠、闸室、消力池等均按1级建筑物设计,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按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区,冬季严寒且漫长,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修建引水式水电站工程,冬季运行面临严酷的挑战,引水渠道冬季冰情严重,引水渠道内的冰害是影响水电站能否正常运行的的关键所在。由于严寒地区昼夜温差大及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引水渠道内冰的生成和消融极其频繁,为了解决水电站冬季引水渠道打冰、捞冰、破冰等问题,水电站通常采用引水渠道结冰盖运行,现以新疆塔什库尔干河布达尔水电站工程引水渠道为例,阐述对寒冷地区引水式水电站引水渠道如何进行结冰盖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量工程资料收集和类似工程经验分析,对寒冷地区引水式水电站长距离输水明渠在冬季各种输、排冰运行方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对结冰盖运行方式的建筑物布置、流量控制和水位控制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分段壅水结冰盖输水方式的输水渠道建筑物布置、水位运行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控制方法,消除了寒冷地区电站输水长明渠冬季运行中的冰冻危害问题,并成功运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和运行。  相似文献   

11.
新疆引水式水电站输排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杰  惠遇甲 《水力发电》1997,(12):47-50
输排冰运行是引水式水电站冬季运行的主要方式之一,顺利有效地输排冰是清除冰害,保证水电站冬季安全运行的首要问题。新疆地区建有大批引水式水电站,由于该地区气候特点,大都采用输排冰运行方式,为此近年进行了大量压力前池输排冰结构布置型式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系列模型试验得出输排冰运行条件,给出了反映输排冰效果的无量纲参数冰水比K值最大时不同排冰形式的优化布置方案,为引水式水电站输排冰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方起分 《小水电》1995,(3):39-41
为解决高寒地区引水式小水电站冬季运行中的冰冻危害,一般是对引水渠末端的压力前池采用“正向排冰,侧向进水”的布置方式。但据实践来看,这种方式的压力前池必须要有足够的排冰流量,才能保证电站冬季的正常运行。故在哈桑河一级电站设置有格栅排冰堰的压力前池,经五年运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严寒区水电站引水渠道冬季引水,存在打冰、捞冰、破冰等问题,对水电站管理及冬季运行带来不少困难,为了解决电站冬季引水问题多采用结冰盖运行。本文以拉斯特水电站引水渠为例,对严寒区水电站引水渠道结冰盖设计进行了介绍,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涂俊宏 《陕西水利》2024,(4):140-141+145
寒冷地区水电站引水渠道在低温冰冻的影响下,会丧失输水功能,造成水电站无法正常发电,文章提出寒冷地区水电站结冰盖运行渠道设计。依托上游水库新建渠道工程,根据引水渠道结冰盖的设计条件,采取土渠梯形断面雷诺护垫护坡型式设计寒冷地区水电站结冰盖运行渠道结构。渠道运行结果表明,设计结冰盖运行渠道与输排冰运行渠道在来水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设计渠道每年在运行中可以发挥较好的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15.
依据2010—2016年黄河下游小开河灌区引黄闸附近河段的水沙资料,总结小开河引黄闸的引水引沙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近期小开河引黄闸引黄能力变化的原因,并对影响小开河引黄闸引水引沙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小开河引黄闸主要存在大河流量较小时引水条件差、流量较大时引水含沙量大两方面的问题;河道下切导致的同流量下闸前水位降低、渠道淤积严重、闸前局部河势的变化是造成小开河引黄闸上述引水引沙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严寒地区引水式电站在冬季发电时,必须要考虑排冰问题,根据新疆北疆地区引水式电站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在电站设计时考虑电站冬季运行的排冰问题。笔者在工程设计中总结出引水式电站冬季排冰的一些措施,并论述这些措施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黄河调水调沙以来山东引黄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黄河调水调沙以来山东段河道来水及引水条件的分析,认为影响山东省引黄闸引水的主要因素是黄河用水需求量的增大、河道来水量的减少和渠道的淤积,河道刷深也对部分引黄闸引水有影响。提出保障引黄灌溉与供水的对策:在工程措施上,应及时清除闸前和闸后渠道淤积泥沙、稳定河势、建设提水泵站、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平原水库建设;在管理措施上,应加大山东段黄河引水期的下泄流量,实施水量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加强对灌区尾水和其他水资源的利用等;在政策措施上,应出台有关平原水库建设的政策、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法制建设、理顺灌区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严寒地区,引水式电站的冬季冰害与冻害问题是影响电站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水电站防冰冻技术以及防冰冻设计内容,提出了引水式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防冰冻设计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叶尔羌河在卡群站以下修建各级引水枢纽后,其工程引水时大多采取了排沙措施,使得在引水的同时,将大量泥沙排于河道,使下泄水中的挟沙量相对增大,改变了河流天然形态,受人为因素影响,大量泥沙在闸前、闸后河段淤积。艾里克他木水利枢纽地处平原灌区,地势平缓,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槽,主槽不稳定,河床冲淤变化情况复杂,治理难度逐年加大。  相似文献   

20.
柴建江 《小水电》1997,(3):28-30
博尔塔拉垦区共建造27座水电站,这些水电站工程的水工设计中,遵循了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比较好地解决了引水、泄洪、排沙和排冰的问题。电站运行期间,没有发生过因泥沙磨损破坏和受冰冻破坏导致的停机事故。文中就引水渠首、引水渠道、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厂房设计及泄水陡坡等工程设计进行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